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不断扩大,充电市场亦已成为电动汽车产业链必争之地。此前,有业内人士称,电动汽车增长倒逼充电桩投资加快,应该是产业链最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对应市场规模或在千亿元级别。然而日前,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在北京时曾拜访过一家充电运营商,该公司向记者表示已获得某即将进军新能源汽车行

首页 > 储能 > 充换电站 > 市场 > 正文

充电桩建设“烧钱”模式 “先下手为强”的一场豪赌

2015-09-11 14:27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不断扩大,充电市场亦已成为电动汽车产业链必争之地。此前,有业内人士称,电动汽车增长倒逼充电桩投资加快,应该是产业链最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对应市场规模或在千亿元级别。

然而日前,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在北京时曾拜访过一家充电运营商,该公司向记者表示已获得某即将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公司的的投资和扶持,只是当记者问及其未来规划时,对方表示,目前对未来发展并无建设性规划,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摸着石子过河。对方坦言,到目前为止,所做的都是寻求投资,“烧钱”。这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企业未来发展无法预期,只有“烧钱”烧的多了,在这个行业留下来,才谈得上盈利。

产业视野

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底建成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可截至2014年底,全国仅建成了2.8万个充电桩和723座充电站,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两者之比约为4:1,远未达到1:1的标配。虽然十二五规划的任务还未完成,国家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又加大了充电桩和充电站的建设规模,到2020年,充电桩要达到450万个,充换电站要发展到1.2万座。

业内计算,如果每辆私家新能源车标配1个慢充和2个快充(单价分别为0.3万元/个和2万元/个);加上国家电网单独投建的城市公用充电站造价300万元/座。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充电桩(站)一项的直接市场规模即可达到2450亿元人民币。

另外,2020年目标的实现同样意味着国内公路充电站的密度需要比肩目前加油站的密度,即4座加油站/100公里。如此,仅依照2014年底交通部关于公路里程的统计数据,我国440万公里的公路里程所匹配的充电站建设规模,即可达到5280亿元人民币。

如果连同产业链衍生的其他服务计费,如安装工时费、充电服务费等,2020年国内充电桩(站)市场规模远超10000亿元。

随着充电设施领域的蛋糕被做大,不少公司也纷纷跑马圈地,进军充电设施领域。电桩就是其中之一。电桩三个月完成天使轮融资半年完成A轮融资的神速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于充电桩市场的青睐。

行业状况

2014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开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将引入社会投资参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社会资本正式成为城市充电桩这块产业大蛋糕的主要切割者。很快,包括特锐德、富电科技在内的一批与电力能源和充电技术设备相关的企业开始筹划布局充电桩市场。

据电动汽车资源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主流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商约有十余家,包括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特斯拉、青岛特锐德、南方电网、中石化、华商三优、上海富电科技、江苏万邦、爱充网、充电网等。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小型充电服务商。

此外,9月7日,宝马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发布“BMW创新出行服务中国战略”,作为此战略的首个项目BMW即时充电TM(ChargeNow)也宣布正式启动。9月9日,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综合服务运营商“电桩”,在北京正式宣布获得“乐视”数千万A轮战略投资,并联合启动下一轮全球融资。

发展现状

在全国各大充电运营商跑马圈地“超前”建设充电站的同时,充电站却普遍面临亏本的厄运。

假设充电站有10台充电机,充电机、电池维护设备、充电站监控及安全监控设备的成本分别为200万、20万、20万,基础设施成本为240万元。充电站配电成本相对固定,充电站配电设施一般包括2台变压器、1台配电柜、1公里0.4KV电缆、2公里10KV电缆、容量700KVA以上的有源滤波装臵,充电站配电成本在192万元左右。充电站运营成本包括员工费用、站内设备消耗费用等,总计21万元/年,配电设施维护成本一般为配电成本的3%左右,大约每年6万元。有人计算过,假如想靠收取充电服务费来盈利,一个投资4到5万的充电桩也得5到7年后才能达到平衡。

赚电费和服务费,对于充电运营商来说是远远吃不饱的,即便是如此,电动汽车资源网查访发现,充电桩的建设本身是“超前”建设,只有在搭建好了充电网络,电动汽车才能更好的被接受,实现有效的推广。这也造成了大部分“超前”建设的充电桩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连电费和服务费都谈不上。

据国家电网内部人士透露,2014年已建成的400余座充电站几乎处于全线亏损状态;南方电网分公司则表态,其在深圳建成运营的7座充电站,每年亏损额为1300万元。

“电动车的车主数量达到一定体量才能谈得上盈利”,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振飞说到。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形成足以盈利的规模,这还是一个不太确定的答案。此外,在一些地方,利益分配模式都没有形成,企业的投资回报周期仍然难以预测。

“今年我们的投资不少于10个亿,而且已经做好了亏三年的准备。”6月3日,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于德翔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未来如何

关于充电桩的发展可以从加油站的发展窥视一二。国内的加油站公司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家占大头,其他的要么与三大巨头合资,要么是私人的小加油站。

1992年国内零售市场实验性开发,国内社会各业和各种经济成分纷纷涉足加油站,数量急剧增加,1998年石油、石化两大集团成立,双方通过收购、新建等方式,很快将原各自自成体系,分散经营的加油站集结成为全国两个最大的销售网络。

在我国,加油站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有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的过程。电动汽车资源网认为,虽不能像建设加油站那样去建设充电站,充电桩运营的发展也必然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就长远来看,当充电市场形成规模化,必然会淘汰部分充电桩运营商,而对于企业而言,这样的“烧钱”投资不亚于一场赌博,发展到最后,留下的都只有少部分。而另一部分要么直接死掉,要么被合并。

原标题:充电桩建设“烧钱”模式 “先下手为强”的一场豪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