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国家电投成立后首个公众开放日如约在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现场举行。媒体记者、环保人士、周边学生、政府及居民代表近600人参加了这场绿色透明核电之旅,进行了激烈有趣的碰撞对话。他们都看到了什么?聊了啥?不要走开,详细内容马上呈现。1核电初印象之现场体验篇8月4日,海阳2号机组核岛钢制安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报道 > 正文

【绿色之旅】玩转核电——海阳核电项目公众开放日全纪录

2015-08-10 10:36 来源: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8月5日,国家电投成立后首个“公众开放日”如约在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现场举行。媒体记者、环保人士、周边学生、政府及居民代表近600人参加了这场绿色透明核电之旅,进行了激烈有趣的碰撞对话。他们都看到了什么?聊了啥?不要走开,详细内容马上呈现。

1核电初印象之现场体验篇

8月4日,海阳2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顶封头成功吊装就位。参观人员正好赶上了这一重大节点。近800吨的顶封头被3200吨的大吊车紧紧“抓住”,缓缓移向安全壳。

“哇,这么大的吊车!”第一次来现场的大家惊叹连连。更让人合不拢嘴的还在后面呢!1号核岛内,密密麻麻的脚手架、管道,几层楼高的蒸汽发生器、弯弯绕绕的楼梯,神秘的主控室、各种各样的安全设施、随处可见的安全标语、全身装备的施工管理人员,一切都在证明:这是个分工精细、团队作战的超级工程。

“太震撼了!太酷了!比我之前想象的还要壮观、还要复杂!”大家纷纷感叹道。

在海阳核电项目现场参观者合影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建设2台125万千瓦AP1000核电机组,分别于2009年9月和2010年6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84个里程碑节点,已完成56个。1号机组调试工作已全面展开。

与山东核电代表交流座谈

5日上午,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到车间了解安全壳、模块制造的原理和前端工序。

参观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车间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是国家核电控股组建的国内首家AP1000核电钢制安全壳、结构模块、机械模块、一体化顶盖组件等设备的专业制造公司。这里是三代核电设备国产化、自主化艰辛历程及丰硕成果的缩影,来到这里,更能深刻感受到由于三代核电建设引领的国内制造水平的飞跃提升。

2核电深接触之激情对话篇

“你核我,绿动未来”论坛是此次公众开放日活动的重头戏。论坛分为核电印象、我的核电梦、海阳核电我的家、大咖谈核电、互动交流等环节。

国家核安全局核一司副司长赵永康,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处长赵学顺,华东监督站总工程师冯建平,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德柱,国家核电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张福宝,山东核电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汪映荣以及参建单位、西屋公司等部门单位的代表,海阳一中师生、当地居民、环保人士纷纷发言,从国家、社会、生态建设需要到社区发展、个人成长,畅谈核电带来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

对核电充满了好奇的中学生,核能的未来就在他们手中

“海阳核电站安全技术水平怎么样?”“核电站对当地有什么好处?”“核安全局对核安全是怎么监管的,如何评价海阳核电项目的安全管理?”“核能动力飞行器会有可能吗?我们能不想像钢铁侠那样使用核能动力飞起来?”…… 互动交流环节中,大家的提问五花八门,嘉宾的回答也是精彩纷呈。

“依法取证,独立监督,严格执法”。国家核安全局主要通过在核电站设置现场监督组,对其核与辐射安全进行日常监督;对海阳核电厂的年度建设质量进行例行核安全建设,在工程重要节点进行前进行例行或专项的核安全检查等形式,对核电站进行全面监督。海阳核电项目质保体系有效运作,目前状态良好。

——环保部华东核与辐射监督站总工程师冯建平

重组后的国家电投使得原中电投和国家核电两家单位在核电领域的资源、能力等方面得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具备了更加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实力。国家电投核电业务的资源和实力进一步增加,支撑核电“走出去”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这对CAP1400“走出去”将起到强劲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国家核电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张福宝

海阳核电项目采用的是世界先进的AP1000技术,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它采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实行模块化施工,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能亲身见证三代AP1000核电项目的成长历程我感到非常自豪。

——西屋公司调试经理Jerry

海阳核电项目有别于国内任何一个核电项目的是,业主山东核电牵头成立了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通过这个平台建设项目大团队、构建了整个项目统一的文化,安全意识融入到文化上,最终落实在每一个岗位职责上,体现在每一项施工作业中。

——中核二四公司海阳核电项目总经理暴海民

最近这些年,对核电的认知被负面的信息和情绪裹挟着,不知如何沟通和化解。我对核电也曾有负面的看法。今年7月3日下午,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我直接来到海阳核电现场。山东核电以透明、开放的态度和系统的介绍,使我对核电有了初体验。

——环保人士、2014年全国十大“江河卫士”、有“黄河入海口的神仙姐姐”之称的任增颖

海阳核电站的建设直接增加了当地GDP、税收等,间接促进房地产、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2014年,山东核电缴纳的地方级税收为4812万元,在海阳市企业中排名第二。

——海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德柱

3背后的故事之我们与社区共发展

辛杰,距离海阳核电站5公里的辛家镇人,现在是山东核电生产计划部的一名员工。200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他选择读研方向时,正值家乡准备建设核电。他选择了哈工大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辛杰放弃了到北京某知名央企总部的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建设核电。

“五年的时间,我学会了承担、学会了钻研、学会了积淀、学会了分享。路很长,我相信我和我的‘核电梦’都会走的很远。”辛杰说。

像辛杰这样,把核电视作家乡发展机遇和个人事业机遇,成为核电建设者的海阳人还有很多。海阳核电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的就业。

据海阳市政府党组成员、核电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恩清介绍,依托海阳核电项目,海阳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离核电站不足五公里处,一个大型的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正逐步建成。

“目前,我们已引进涉核项目12个,总投资预计在1300亿左右。项目涵盖从核电的研发设计、设备模块及堆件的生产制造安装及后期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体系。”该工业园区是海阳核电站带动周边配套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见证。

在核电工业园区有一座小学,现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核电小学”,山东核电多次对学校进行帮扶,开展资助贫困学生、提供课外师资力量、提供综合教育实践基地等活动,还援建了爱心画室。孩子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送给“亲爱的叔叔阿姨们”,表示长大了也要到核电站工作。

核电小学学生手绘的核电站。小鸟、汽车,核电厂和社区融为一体

山东核电不仅走进学校,还走进社区、家庭、敬老院、SOS儿童村等,“有素质、有文化、有爱心、明事理”是核电人留给当地老百姓的印象。

山东核电对公众开放已形成常态化机制。2015年上半年,已经有近万人次亲身见证和参与了海阳核电项目的实地考察、参观体验科技馆、科普等相关活动,深入现场了解先进核电发展的真实状况。

在“公众开放日”期间,山东核电发布了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从安全、环境、责任等方面,对过去一年中公司推进发展共享、社区共建的情况进行了披露,这是国内首个以在建核电站为主体连续两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

原标题:绿色之旅•玩转核电|海阳核电项目公众开放日全纪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