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实现远控窗、空调等家电,电网设备像“千里眼”“顺风耳”一般,只要一个app,也能轻轻松松掌控家里的一切;小电车不用充电,利用电跟磁场的相互作用,一样可以畅通无阻;人力检修线路危险而工作量大,无人小飞机高空拍照、电力机器人高塔作业让电网维修变得快捷准确;“电网小黄人”“带电大黄蜂”,这些可爱的动漫人物在电网里成了电力维修的英雄……以上新浪广西这两天体验过程中在广西电网系统里看到的神奇世界。
新浪广西了解到,广西电网从8月4日开始展开为期3天的新媒体探访活动,本次活动以“互联网+电”为主题,联合全区包括新浪在内的14家知名媒体的新媒体部门,走进大家好奇已久的电力世界,探访互联网基因如何贯穿电力服务各个环节,了解高科技给电力服务带来的改变。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新媒体行,让更多市民看到,广西电网正在利用强大的互联网优势和高尖端的新型设备,用心点亮万家灯火。
互联网远程检测 08年冰灾不复
2008年,南方多省遭遇寒潮,多地出现冰灾等极恶劣的灾害天气,广西桂北等地区的电线电缆上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包裹甚至受损,造成大面积停电,电网维修工人只能攀山越岭,爬上电缆塔台高空作业。为此,广西电网专门建设了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并投入使用,现在工作人员只要通过web方式登录监测预警中心,将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网路传往监控中心,就可随时掌握线路的覆冰情况并实现预警报警,达到降低电网覆冰事故损失,保障电网安全,保证了广大市民的可靠用电。
据了解,广西电网30套覆冰监测终端分别布置在桂林、柳州、河池、贺州、百色等中冰区、重冰区和特殊地理位置的输电线路杆塔上,实时监控,大大加强了覆冰观测的实效性和准确性,为广西电网抗冰保电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互联网与电珠联璧合 用电也能很智能
即使人出门在外,也可以关掉家里的窗帘和空调。这种情景在电力研究院研究之下,已经有了样板小屋,研究人员还开发了智能app软件,让智能用电变得简单可行。作为国家863重点技课题,灵活互动的智能用电技术研究,让未来的家居用电变得更智能合理,互联网与电的“珠联璧合”,让高科技用电的乐趣和节能减排,走进千家万户。
电网检修神器 提高工作效率保用电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电网系统展示的三样神器:无人机、绝缘服、机器人。这三大神器,不但让电力检修节省了大量时间,还确保了电力检修工人的人身安全。
此前,我们听说过淘宝卖家用无人机送货,汪峰用无人机向女神求婚,电视台用无人机拍摄大景。但今天,广西电网告诉我们,无人机还可以用来做电路巡检。用了这个神器,往日需要一个小时的电路巡检工作,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完成了;而电力机器人,则是另外一大神器,有了它,电力工人再也不用吊在几十米电路铁塔上,对绝缘体进行检测。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随便一次停电都会给生活带来不便,给企业上班工厂生产带来损失,带电作业就是广西电网工作的一大亮点,而绝缘服,便是能让带电作业更安全更寻常的一件“神器”。带电作业班每天都出没在城市的很多地方,对每一根电缆进行检测和维修,但这种检测维修是在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通过专业绝缘车辆、工具,直接接触带电设备进行各种工作。在参观现场,带电作业班的工人迅速穿上绝缘服,登上绝缘车,就升到电杆上,慢慢靠近10千伏导线街头,熟练进行检修工作。数据显示,6月份,广西完成配网带电作业本1213次,同比去年月考333次增长了264%,2015年上半年通过广泛开展配电带电作业,减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1.2小时,
广西电网与互联网的结合,两者契合基因是“互联网+”服务理念。在互联网经济常态下,广西电网寻求突破,让电力与新媒体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回归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与生活的便利及趣味,让用户感受到无微不至、环环相扣的心灵服务。8月5日,恰逢广西电网提交社会责任报告之日,广西电网运用高科技和新型设备,与强大的互联网相结合,为广大市民提交了一份满意的报告。
原标题:“互联网+电”珠联璧合 智能用电开启神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