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由于华鹏创立的能源与环保微信公众号:imyuhuapeng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7《交直流线路输电能力和经济输送距离研究》相关新闻:相关新闻: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2:电网合理受电规模及三华联网安全性研究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3:大面积停电风险性评估研究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5:特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技术 > 正文

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7:交直流线路输电能力和经济输送距离研究

2015-07-09 11:00 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 作者: 蒙定中

来源:由于华鹏创立的“能源与环保”微信 公众号:imyuhuapeng

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7

《交直流线路输电能力和经济输送距离研究》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2:电网合理受电规模及三华联网安全性研究

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3:大面积停电风险性评估研究

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5 :特高压与超高压交流输电经济比较研究

前言

国网公司在宣传交流特高压全国联网时,就称一回交流1000kV线路输电能力为500kV线路的4 ~ 5倍(再按2012年刘振亚著[中国电力与能源]书第69页核实),所以号称交流特高压输电节约投资又节省线路走廊。

从特高压示范/起步工程表现它输送能力还不到500kV线路的两倍, 而且它每段线不能长(约为300公里), 必需靠500kV电网联接支持才能多送电, 构成不安全的电磁环网。从基本原理上对同塔双回的交流1000kV两回线路和两个同塔双回紧揍型的4回500kV线路的600公里输电计算分析, 证实它输送能力真不到500kV线路的两倍,和500kV线路输电相比, 它极不安全,更极其浪费。600公里以内,采用交流500kV输电既安全又经济;600公里以外,采用直流输电最佳。由於交流特高压在基本原理上存在致命弱点, 全世界都没有实用价值。

一.交流特高压与超高压输电

1.500/1000kV输电静态稳定比较(600公里)

具备50%串补的4×500kV输电的静稳为840万千瓦;2×1000kV输电的中间站无500kV网支持时的静稳为617万千瓦,而有支持的电磁环网时的静稳为820万千瓦。两者基本相同。

2.500/1000kV暂态稳定输电比较(600公里) (图1)

(1) 决定输送容量的暂态稳定比较:4×500kV线路中一回故障(N-1),祗损失1/4;2×1000kV线路N-1时,损失1/2;可见2×1000kV线输送容量较少。

(2) 4×500kV线路加约50%串补可以可靠送出600万千瓦。(图2上部)

(3) 2×1000kV线路在不和500kV并列输电时,祗能送出150~200万千瓦。(图2中部)

(4) 2×1000kV线路要靠500kV电磁环网支持才能多送(图2下部)

- 送2×300万千瓦时可行。

- 送2×350万千瓦(相当75%自然功率)而在一回线故障 (N – 1)时, 无功

功率损耗300万千乏, 靠发电机难以快速补偿, 有电压崩溃/失稳危险。

3.500/1000kV输电经济比较(图2)

总投资为工程投资加年运行费折算为2×1000kV输电总投资为4×500kV的 

2.4倍,两者总投资差131亿元。

2×1000kV输电靠500kV网支持也祗能送2×300万千瓦,构成极不安全的1000/500kV电磁环网。交流特高压线路的输电能力仅为500kV线路的两倍左右。

二. 交流2×1000kV和直流2×±660kV输电工程投资分析 

图3 是从工程投资/输电距离的关系分析交直流输电的世界通用方法。

1.比较条件:按交流2×1000kV线路1300公里分四段, 输电靠500kV电磁环网支持,设三个中间站;直流为两回

±660kV输电比较。

2.比较结果:上述交,直流输电投资比,输送1300公里时为430亿/131亿=3.3倍,两者投资差299亿元。

3.结论:600公里以内,采用交流500kV输电既安全又经济;600公里以外,采用直流输电最佳。从图3分析证明,交流1000kV输电毫无实用价值。 

远距离交流特高压和直流输电的经济比较

从交流特高压实际工程和±800kV和同塔双回±660kV直流输电工程按同等输电能力的单价比较为5.38/1.52 = 3.54倍;和±5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单价比较为5.38/2.33 = 2.31倍。可见输电距离愈长,交流特高压愈不经济。

三.交流特高压的致命弱点难以解决

1. 电压问题

国网公司在宣传交流特高压的自然功率相当500kV线路的5倍,就称一

回1000kV线路输送容量相当500kV线路的5倍。其实这在原理上恰恰是其

致命弱点之一。因为它充电功率大,负荷突变难以控制电压,突降时将出现过电压,事故中负荷转移而突增时,将造成电压崩溃/系统失稳;不得不装设100%(其中约20%在低压)并联电抗器去祗消充电功率,结果大大降低其输电容量。

全世界过去只有前苏联交流1150kV特高压线路运行,它们用接近100%并联电抗器抵消线路的充电功率,虽能限制过电压,但不能多送,结果一回线只能送150万千瓦,相当一条500kV线路输电水平。

交流特高压线路要多送,就不得不研究采用自动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 前苏联就未研究成功。线路满载时可控高抗将自动控为零,受端跳闸立刻出现工频过电压,300公里为1.43p.u., 600公里为2.18p.u.,还会引起危险的操作过电压,即使研究成功用可控高抗祗能延时增加电抗, 难以保护规定工频过电压祗为1.3~1.4p.u.以及操作过电压为1.7~1.8p.u.的交流特高压设备安全。

国际大电网2007年10月变压器会议指出,可控并联电抗器因为有不断转換动作和谐波影响,其故障比一般变压器又多又严重,如22年来南非765kV并联电抗器38组运行就损坏过20组。又如魁北克735kV电网的并联电抗器就可控失败,一旦可控失败,当可控的综合电抗小於一定值,在单相重合闸单相断开或断路器操作有单/两相断开时, 即发生极其危险的工频串联谐振过电压, 高达额定值的20~36倍,危害严重。

2. 输送容量问题

主要电源和负荷都在500kV网,应用交流特高压必须叠加1000/500kV的升/降压变压器,增大了联系阻抗。计算证明,2回1000kV线输电的静态稳定祗相当於4回500kV;而暂态稳定还不如4回500kV线输电。

图1可见, 在无串补时,2回1000kV线才能输送150~200万千瓦,而不得不要靠500kV电磁环网支持,结果才能输送300~330万千瓦。所以, 一回100万伏线路输送容量不如两回500kV线,能用上串补才接近。

三华交流1000kV线路输送超2000公里,构成所谓“五纵六横”网架,实际上是故障时负荷自由转移的不安全结构,每回线输送能力难以超过300万千瓦,永远达不到国家领导部门的500万千瓦要求。

3.总投资问题

由於交流特高压输送容量低,一回1000kV线路输送容量最多等於两回500kV线,按总投资计算前者为后者的2.6~2.8倍, 两者投资差162~188亿元。

特别是有关部门违反世界公认的交直流输电技术经济决策,联合国经济社会

事务局2005年在纽约发表“国际电力联网多方面要点颁布”文件指出,超出600公里都是直流输电的经济距离,而且直流输电比较安全、可靠。但目前输电超出1000~2000公里都不用直流, 而用交流特高压,结果图3比较两者投资:输送1300公里为3.3倍,所以交流特高压输电毫无实用价值。

四. 交流特高压的回顾和展望

上世记前苏联、日、美、意和巴西对交流特高压曾作大量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长距离输电”, 前苏联还共建1905公里1150kV在1985年投运, 最大输送160万千瓦, 因问题多在1994年降500kV运行。日本东京电力建426公里1000kV线路,但末建特高压变电站, 祗能降500kV运行。

在此期间, 世界上对直流输电研究成功‘晶闸管’, 代替了原有不实用的‘水银整流器’,使直流输电更为安全/经济适用於“长距离输电”, 交流特高压就没有实用价值了。

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局2005年在纽约发表“国际电力联网多方面要点颁

布”文件指出,提到交流1200kV曾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长线路使用, 并指出:“达到交流百万伏以上, 无论如何,能承受如此高电压的实际难度和设备和绝缘的代价,都过高而难以采用”;联合国文件所指包括两个风险:一个是技术难度风险,另一个是经济代价风险。所以欧美俄日等将来都不考虑在现有交流电网上再叠加高一级电压,更不考虑采用交流特高压;而充分发挥直流输电的作用。

国网公司用交流特高压祗是为了全国联网, 在2005年北戴河会议上, 更宣传日本东京电力将在2010年升为交流特高压运行,在2007年底日本大阪的国际大电网会中, 东京电力回答根本不考虑升压交流特高压运行。 

现有交流500/750kV电压完全可以满足中国将来发展的需要, 按上述论证, 交流特高压极不安全, 极为浪费投资和能源, 根本没有实用价值。如果批准交流特高压工程走一步, 国家经济必将损失一大步。特请国家领导高度重视交流特高压问题, 应按科学发展观进行民主讨论, 充分论证;并继续贯彻30多年来对我国电网安全起重要作用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慎重决策, 避免将来难以挽回的决策失误而造成近万亿元的国家损失。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北极星电力网的立场和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2:电网合理受电规模及三华联网安全性研究

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3:大面积停电风险性评估研究

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5 :特高压与超高压交流输电经济比较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