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完毕,所有例检工作及缺陷处理核查无误,检修工作结束。”5月4日下午,随着工作负责人武斌与当值值班长李晓杰全面验收后,山西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站完成年度大规模综合“体检”。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起于山西晋东南(长治)站,于2009年1月6日投运,是我国第一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运行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截至2025年4月1日,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站已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6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12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38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亿吨,实现了华北电网和华中电网的水火互济、优势互补,以及错峰、调峰和跨流域补偿等综合功能。
据了解,本次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站年度综合检修于4月23日到5月4日开展。此次集中检修主要包括1000千伏长南I线、1号和2号主变及三侧开关、1000千伏1号和2号母线、1000千伏湛长I线设备例行检修及试验、间隔内缺陷处理等工作。
年检时间紧迫、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共计18家单位,217人参与年度检修工作。特高压长治站精心谋划、有序准备,对本次作业计划、队伍人员、检修现场严格把控,对检修设备、隐患缺陷认真勘察,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制定预控措施,编审作业方案、工作票。
同时,长治站提前开展各专业工作梳理推演,细化人员分工,将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到了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作业人员,确保检修工作推进过程中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
“本次检修倒闸操作任务繁重,我们进一步强化停电倒闸操作作业现场安全管控,针对性开展停役过程中故障反事故演习,增强操作人员遇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长治站站长关远说。
“拆接接线端子至少要有两人进行,高处作业一律使用工具袋……”检修过程中,到岗到位人员王宇、郭宝锤在现场严把安全、质量关,确保作业人员行为规范、检修设备应试尽试,保障年检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号主变A相吊车就位,可以进行电流互感器吊装。”4月26日14时30分,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站2号主变年检现场,检修工作人员高吉与同事协作配合主变调补变保护装置改造,准确地确定吊装改造路径和位置,确保其安全进行。
工作负责人武斌介绍,长治站运行近17年,首台套调补变保护已达退役年限,且不满足“九统一”要求,需新增电流互感器。传统增加内置调补变电流互感器方案停电时间长,严重影响主变可用系数。经过多次可行性论证,首次提出在调补变低压侧加装外置电流互感器,运用VR虚拟技术搭建变电站三维模型,开展引线拆接、底座安装等仿真模拟,结合现场实际开展激光测距、构架强度计算等,制定整套安全可靠的停电加装方案和工作流程,确保满足运行标准。4月28日,自主完成特高压长治站调补变外置电流互感器加装,作业时长由15天缩短至3天,极大缩减保护装置改造工序,避免拆装调压补偿变压器的设备风险,提高设备利用率。
本次年度检修后,特高压长治站老旧保护装置更换已完成56套,接近全站保护装置69%,切实提升交流特高压首台首套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
关远表示,依托站内在线智能巡视系统建设,检修期间通过“高清视频+在线监测+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室内挂轨机器人”的立体巡检体系,着力实现全景管控和智能巡检全覆盖,当前智巡点位数已达到10210个,高质量完成运行设备特巡。
原标题:山西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站完成年度大规模综合“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