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她宛如绽放在山谷中的一朵兰花,默默地装扮着一方天地,把青春和智慧无私地献给了临汾热电文书档案管理事业,她就是山西临汾热电有限公司文书档案管理——张艳红。8个春夏秋冬,8年不辍劳作,她以满腔的心血和汗水,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励志耕耘,诠释着一位普通党员对生命品质朴实无华的追求。

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2007年6月她被招聘到临汾热电公司从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当时的她,整日面对一堆堆烂纸收收整整,抄抄写写,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让她充满了困惑。但当她把项目从2002年立项到2006年12月核准的所有支持性文件整理完成后,她感动了,这个项目经历了什么,一次次股东变更、一次次夭折,一次次重新开始。她从中体会到了这个项目的来之不易,体会到了这些文件的珍贵。从此她对这份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对项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项目的变迁使得存档的文件好多都没有原件,为了找回这些弥足珍贵的东西,她一份份对照,一份份到股东方查找,一份份扫描备份,做到了心中有数,通过努力,她硬是让自已成了临汾热电的“活档案”,做到了室藏档案了然于胸,查找档案信手拈来。
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党员应有的素质
在学习上她有股钻劲,工作上也有股撞劲。她总是说,要做一名出色的档案管理人员,仅熟悉业务是不够的,关键还要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临汾热电项目从2007年12月18日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到2013年12月31日两台机组全部投运,历经六年,这是两台300MW机组最长的建筑史,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要想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基于这种认识,她紧抓每次档案培训机会,向专家、同行请教项目档案归档具体事宜;工作中边学习边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面对工程停工、技术人员更换、脱硫工程变更所带来项目档案收集整理难题,她积极与总承包、监理沟通,积极利用每次培训所学知识,寻求解决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针对临汾热电特殊情况,她提出了各施工单位按单位工程施工逻辑对文件进行整理,对缺少的签字的文件由监理、总包、业主集中签字的方式来解决,有效地解决了资料滞后、签字不全的问题,为施工文件整理奠定了基础。通过她的不懈努力,项目档案顺利完成了移交归档工作。
在敬业奉献中树立党员良好的形象
作为一名文书档案管理人员,面对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她义无反顾、勤勤恳恳、从不叫苦叫累,也从未向领导提出过非分要求,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公文处理上,坚持从严、从精、及时、实效的原则,严把时效关、格式关、文字关和校核关,力求文字表述精确、格式规范,准确及时。收文及时登记、上网,送批,送相关部门办理,杜绝了公文积压、延误,保证了公文运转的通达高效。付出总有回报,公司先进工作者、集团公司档案先进工作者都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诠释。(张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