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冲击波又来了,一波又一波冲击着电力市场。新电改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很大,甚至在这个链条上的所有相关产业都受到了影响。我们国家在改革的同时,也会借鉴欧美等国家的改革,那我们从这些国家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吧。相关阅读:电改一波又一波荡起层层涟漪电改冲击波:新电改向全球展

首页 > 市场 > 正文

电改一波又一波 看那些年国外的电改

2015-06-25 09:50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电改冲击波又来了,一波又一波冲击着电力市场。新电改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很大,甚至在这个链条上的所有相关产业都受到了影响。我们国家在改革的同时,也会借鉴欧美等国家的改革,那我们从这些国家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吧。

相关阅读:电改一波又一波 荡起层层涟漪

电改冲击波:新电改向全球展示中国改革决心

导读:近日,在2015太平洋能源峰会上,中美能源和环保技术中心主任、美方代表S.T.Hsieh,就中国正在开展的新一轮电力改革话题,接受了中国电力报记者的采访。详情点击

电改冲击波:欧盟英国日本电改带给中国的启示

导读: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很多具体的改革措施还在不断试点试验,同时,最近几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也在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能不能介绍一些国外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情况?详情点击

电改冲击波 应确保终端用户分享改革红利

6月份以来,输配电价改革快速推进,试点范围新增贵州,蒙西试点方案得以批准,《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出台。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这一“先行棋”落子迅速,为发电侧、售电侧开展电价竞争积蓄着能量。

专家建议将受电大省、区域电网纳入试点视野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将贵州省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由此,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地区已包括深圳、内蒙古西部、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七地,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地方电网均有分布。

试点扩容,典型性凸显。

贵州,西电东送重要通道、发电产能过剩、高载能产业较多、大用户直购电试行多年,其被纳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贵州作为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要考虑一种情况———作为火电大省、高载能产业较多的省份,若其推进试点增加了交易电量,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说,要有所关注、控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曾在介绍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有关情况时表示,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是有序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落实的一个具体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总量限制,鼓励有积极性的地方,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来制定改革试点方案,经审批后实施。这方面的改革进度,取决于实施过程顺利与否。如果顺利,具备条件一个就推进一个。

可以预见,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18个省级电网电力直接交易输配电价基础上,国家能源局通过开展专项监管,有效促进了电网企业降本增效。

在国家能源局刚刚公布的今年7项重点专项监管中,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专项监管、典型电网工程投资成效专项监管名列其中。

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德宝直流等10项典型电网工程投资成效监管报告》,全面分析了10项典型电网工程从投产至2013年底的投资成效情况,披露了个别工程存在的突破核准投资、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监管建议,有效促进了电网企业降本增效。

新电改冲击波:日本电力改革方案带给中国哪些启示?

电力改革问题,备受国际关注。5月28日,在2015太平洋能源峰会上,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战略研究部主任兼首席经济学家小山坚就电力改革话题,接受了中国电力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电改需要政府促进

中国电力报:2013年11月13日,日本电力改革方案上升为法律,至今改革成效如何?

小山坚:日本在二十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电力体制改革,在2013年改革前,较为重要的是在销售方面引入了竞争机制。

2011年,日本关闭了一些电厂,导致西部电力供应不足。此后有许多声音说日本需要推进全面的且能同时兼顾东西部的电力改革,接着就有了许多相关的讨论。

我认为日本的电改需要经过三个步骤来实现。第一步已经在进行了,就是建立全国电网管理制度。以前,日本大都对电网采取区域性管理。后来人们普遍认为大规模的管理才是有效的。第二步是对零售市场的开放,建立电力批发市场。第三步是在2018~2020年实现对公司职能的分离。

现在很难讲日本电改的成就是什么。

美国和欧洲电改的最大目标是降低成本,但在日本,现在降低成本是很难的。需要指出的是,不管价格是否得到了下降,因为建立了市场公开竞争机制,使电力用户有了更多选择,这就是日本电改的一项成绩。

中国电力报:您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电改有哪些建议?

小山坚:由于要到2018~2020年日本才能实现电改的第三步目标,所以现在还不好说有什么特别成功的经验可以供中国借鉴。不过,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足够的投资来应对用电需求的增长,还有就是,如何在保证市场自由的条件下来满足相关需求。

我想建议中国可以设计这样具体的机制来同时满足这些需求。比如,英国正在建立的差价合同制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