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印发《指导意见》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目标和举措。到2017年底,全国所有设区市城区和大部分非设区市城区家庭具备100Mbps光纤接入能力,直辖市、省会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通信 > 报道 > 正文

网络提速降费“三年蓝图”确定——3年投资1.1万亿元 大幅提高网络速率

2015-05-21 11: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办印发《指导意见》

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目标和举措。

到2017年底,全国所有设区市城区和大部分非设区市城区家庭具备100Mbps光纤接入能力,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30Mbps,基本达到2015年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他设区市城区和非设区市城区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Mbps;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幅提升;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农村,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意见》,未来3年,我国宽带建设将有哪些着力点?提网速有哪些具体目标?降网费的潜力又在哪里?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

七大措施加快网络建设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要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到2017年投资不低于1.1万亿元,并针对影响用户网速体验的各环节提出了七大具体措施:一是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二是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三是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大幅增加网间互联带宽;四是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五是加快推动内容分发网络发展;六是提升网站服务能力;七是深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力保障4G网络建设进度。

这位负责人表示,到2017年底,固定宽带基本达到2015年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开展“宽带乡村工程”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以宽带为重点内容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着力缩小“数字鸿沟”。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持续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工作。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结合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支持基础薄弱区域宽带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为此,将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加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力度,2015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到2015年底,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4G网络要实现乡镇以上地区的深度覆盖。到2017年底, 80%以上的行政村要实现光纤到村,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幅提升;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农村,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打通光纤入户“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启动实施和持续推进,我国宽带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仍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用户期望差距较大。其中,城市中心区3G/4G基站进场难、进场贵以及光纤入户“最后一公里”等难题,成为制约“宽带中国”建设的顽疾。

《意见》对地方政府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对基础电信企业在融资、用电、选址、征地、小区进入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全面保障宽带网络建设通行。包括要在各类地方规划中同步安排通信光缆、管道、基站、机房等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禁止巧立名目收取不合理费用;探索通过地方法规保障宽带网络建设通行权等。三是规范通信建设行为。包括严格执行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支持现有住宅小区光纤改造,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宽带网络设施迁移或毁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偿等。

多措并举资费合理下降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降网费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意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措施。在企业层面,鼓励电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更多让利于民。在政府层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有序开放电信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和资费水平的下降。

《意见》还提出了宽带接入市场和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开放的时间表:2015年底,宽带接入业务试点企业将超过100家,试点城市将由16个扩大到30个以上,2017年试点城市范围扩大到全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到2016年实现全面开放。

(综合本报和新华社电)

原标题:网络提速降费“三年蓝图”确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