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有一个特点,“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这似乎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总理的每次出访都极受欢迎,成果颇丰,以至于被冠上了“超级推销员”的称号。

2014年,一年间,李克强总理出访了五次,涵盖欧亚非10余国。据不完全统计,在32天的出访时间里,总理共出席了270余场活动,见证了250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至少为中国企业带来了1400亿美元的大单,其中多涉及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项目。
就责任来说,总理肩负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他所做的许多出访活动都与国家的经济有关,所以大单的签订和总理的“积极推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总理出访时签订的大单中,一般与民生相关的比如高铁、公路、能源等方面的协议所占比例较大。2014年,金额最高的大单,花落能源领域。李克强总理访问英国时,英国石油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达200亿美元。根据此协议,自2019年起,英国石油公司将每年为中海油供应150万吨天然气,供应期限为20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中国总理的“推销”实际已经进入了2.0时代,也就是制造业和大项目走出去的阶段。如果以后中国的服务、金融“一条龙”出去了,就到了3.0阶段。
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罗塞芙、哥伦比亚共和国总统桑托斯、秘鲁共和国总统乌马拉、智利共和国总统巴切莱特邀请, 5月18日至5月26日,李克强总理对四国开展正式访问。此次出访第一站是巴西,在访问之际,中国与巴西签署2015-2021共同行动计划,签署关于开展产能投资与合作的框架协议,促进两国在基础设施、物流、能源、矿业、制造业、农业贸易等领域的投资和合作。这是总理上任后首次出访拉美,也是2015年的出访首秀,面对已有的成绩单,总理推销3.0阶段也似乎有迹可循,但后续各项目的落实才是对总理推销成果的真正考验。
回顾总理出访推销的重点,能源单以高金额为特性备受关注,今天能源圈君就为各位细数总理出访中的能源合作项目以及相关活动。
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出访拉美四国,第一站在巴西主要成果:
巴西石油公司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达成50亿美元融资协议;
巴西政府官员称,长江三峡集团有意竞标巴西Tapajos大坝水电站项目;
比亚迪将在巴西投资5000万美元建太阳能面板厂;
见证世界第三大水电项目正式启动。
当地时间19日,正在巴西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巴西利亚总统府共同出席了美丽山水电站项目视频奠基仪式,见证世界第三大水电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首次走出国门。

2014年12月14日-12月20日,访问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

李克强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两国签署了总金额高达140亿美元的一系列协议,主要涵盖核能以及大规模能源和资源开发等领域。
通过这些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哈萨克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将加强在哈原油开采方面的合作;
哈是全球最大的铀资源出口国之一,中哈两国还决定成立合资公司开采该国的铀矿资源,向中国及其他国家核能发电厂提供核燃料;
两国还签署了高达38亿美元的钾肥开发项目协议,将项目产量从目前的100万吨提高至2025年的700万吨。
2014年11月2日-11月4日,访问缅甸

能源方面主推电力合作。李克强总理访问期间,中缅两国领导人就新形势下深化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交换意见,探讨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两国务实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农业、电力、金融等领域合作取得新成果。
2014年10月9日-18日,访问德国、俄国、意大利

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
双方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双方将共同开展专业领域交流,支持对方企业,加强能力建设,开展能效领域融资模式交流,推进能效示范项目。
在国际层面,双方还将致力于密切在多边能源组织及能源对话的合作,目标是确保全球能源结构适应未来能源政策挑战,有效促进世界范围内有序竞争、开放、透明的能源市场,有效开展气候保护,推动加强可持续能源供应领域创新。
2014年6月16日-6月21日,访问英国、希腊,成果:

中英两国签署40多个政府合作协议和企业商业合同,其中能源领域合作全年出访签单金额最高的项目:
英国石油公司(BP)6月17日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签署一项为期20年、总值118亿英镑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
荷兰皇家壳牌也与中海油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壳牌和中海油已经就南海莺歌海盆地签署了3份关于产量分成的合同。同时,壳牌也正在与中石油合作,共同开发中国的页岩气。
两国将按照《中英海上风电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精神,加强在海上风电技术、施工标准、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共同组建海上风电技术培训中心。

扫描关注北极星电力网微信
原标题:【领导人动态】“推销员”李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