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内输电距离最长特高压交流工程——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开工。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建的第4项交流特高压工程,也是第5条核准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特高压输电通道。这项特高压工程对沿线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4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送出陕北、晋中电力 特高压承载厚望
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非常符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
国家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等措施替代燃煤。从陕北、晋中等地向华北东部输电的榆横至潍坊特高压工程因此成为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首批“四交四直”重点输电通道工程之一,也成为治理华北严重雾霾问题的重要举措。
华北京津冀鲁是我国主要的负荷中心,陕北煤电基地距离“三华”电网受端负荷中心约700千米至1500千米,非常适合发挥交流特高压的作用。榆横—潍坊输电通道将汇集陕北、晋中的电力,向华北东部地区输送电力,这也符合我国总体能源流向和战略部署。
对送端省份陕西来说,这项工程是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陕北地区具备建设大规模煤电基地的有利条件,其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电源建设成本及发电成本均相对较低。榆横至潍坊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将大大增强陕北煤电基地电能外送能力,有效引导电源合理布局,推动陕北煤电基地发展,提高煤炭、发电行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提高资源开发效率,节约电源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对工程所在地榆横来说,该工程对加快当地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这项特高压工程对大型煤电基地、电力送出大省的山西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山西是最早建设、实施特高压输电的省份之一,是特高压工程建设的首批受益省份。山西与特高压的“亲密接触”证明:特高压工程有力促进了山西电力工业的升级跨越,是推动山西能源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数据显示:世界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项目——晋东南至南阳至荆门特高压工程投运以来,已经将山西500多亿千瓦时电力送到了华中地区,相当于输送原煤2300多万吨,充分发挥了特高压安全、经济、清洁、环保的综合效益和巨大作用。
当前山西省正在规划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电基地,集约化发展大型坑口电站,统筹能源资源的高效配置是山西省面临的重大课题。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是第三条以山西为送端的特高压工程,将增加山西电力外送200万千瓦,对于促进晋中煤电基地开发,带动山西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为山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冀鲁又获外来电 提速“绿色发展”
送端高兴,受端更满意。受端的河北、山东在获得省外电能的同时还将迎来转变发展方式的加速度。
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的开工,标志着列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4项特高压交流工程全面进入建设阶段。位于河北的石家庄1000千伏变电站将新建1000千伏主变2台,新增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建成后河北南网每年可新增受电约200亿千瓦时,这将为河北省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提供有力支撑。
而当纳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河北送电550亿千瓦时以上,减少省内煤炭消耗27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2万吨、氮氧化物11万吨、烟尘2万吨以上。特高压对河北的意义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能保障能源供应、防治大气污染,还将显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河北经济转型升级,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
作为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的终点,山东对省内第二条特高压工程开工倍感振奋。山东省认为:这标志着山东已经进入了特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期。
山东省水能、天然气等可供利用的清洁能源资源匮乏,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全省年煤炭消费量超过4亿吨,居全国第一位,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高达74%。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煤电装机规模6931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87%,居全国第三位。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山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达到了164万吨和165万吨,均居全国首位。
为转变山东就地平衡的能源发展模式,早在2005年,山东就建成了首条外电入鲁通道——500千伏辛聊双回线,结束了孤网运行的历史。2009年至2011年,山东先后投运了500千伏黄滨双回线和±660千伏银东直流工程。借助三条外电入鲁大通道,山东接受外电达到750万千瓦时,为保障省内能源可靠供应,促进节能减排、助力绿色化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尝到了“外电入鲁”甜头的山东对“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更加期盼。当前,山东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预计今年最大负荷缺口将达700万千瓦、2016年将超过1000万千瓦,加之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繁重,加快推进特高压入鲁,对山东显得尤为迫切。随着锡盟—山东、榆横—潍坊、上海庙—山东、锡盟—江苏、山西—江苏特高压工程的全面建设,山东电网将新建5座特高压站,新增变电(换流)容量3400万千伏安(万千瓦)。
榆横—潍坊工程建成后,将与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形成互联,有力支撑华北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构建,提升华北地区电网承载能力。初步估算,两项特高压工程每年将为山东输送约440亿千瓦时省外电量,可减少省内标煤消耗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00万吨、二氧化硫3.6万吨。
预计到2017年,山东接受外电将达到1750万千瓦,外电比例将提高到19.3%,这对保障山东能源安全,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见,随着特高压入鲁的全面提速,山东的绿色化发展也将同步提速。
作者:王志 徐宁 张一龙 惠悦 段琨
原标题:优化资源配置 加速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