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已开始实施 体改获突破最近,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阐明创新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强调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前,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在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战略引导下,中国电力投资公司(下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合并重组工作已于今年开春之初正式启动,并已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这次两大公司的合并重组是国家关于深化央企改革的重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市场 > 正文

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3.30-4.3)

2015-04-03 16:12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已开始实施 体改获突破

最近,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阐明创新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强调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前,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在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战略引导下,中国电力投资公司(下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合并重组工作已于今年开春之初正式启动,并已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这次两大公司的合并重组是国家关于深化央企改革的重要部署,也是核电体制改革自本世纪初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详情点击>>>

核电建设今日破冰:辽宁红沿河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

3月29日,中国核电建设重回正轨:中广核所属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于当天10点38分浇下第一罐混凝土,成为去年以来,中央提出抓紧启动沿海核电建设要求后首个开工建设的核电新项目。

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是2013年12月23日中广核阳江核电站6号机组开工建设以来,时隔15个月,中国再次有核电机组启动建设。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的动工,将拉开核电领域落实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序幕。至此,中广核在建核电机组达到14台,装机容量达1662万千瓦。

详情点击>>>

中国核电能力将快速扩张 核安全要跟上步伐

外媒称,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增加3万兆瓦的核电发电量,这将接近美国的核发电能力,作为这个雄心勃勃计划的一部分,中国解除了对建造新核电站的禁令。

中国目前有22家核电站,政府计划在5年内将这一数字提高至75家。政府官员表示,目前有26家核电站在建,未来几年将有另外27家设计建造。实际上,之前的禁令并没有影响在建的核电站,其中很多已经接近完工。

详情点击>>>

中广核已有14台核电机组在建

在今年3月份成功实现3台核电机组(阳江核电2号机组、宁德核电3号机组、红沿河核电3号机组)并网发电之后,作为目前国内最大核电运营商和全球最大核电建造商的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再次传来喜讯。

3月29日,中广核所属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这成为去年以来中央提出抓紧启动沿海核电建设要求后首个开工建设的核电新项目。至此,中广核在建核电机组达到14台,装机容量达1662万千瓦。

详情点击>>>

走出去“突破在即” 核电望获大订单

在去年展开招标的南非核电站建设项目,中方或将取得重大突破,近期南非政府和电力企业至少安排了三次来华参观和学习中方技术,并与国家核电公司进行深层交涉。

国家核电技术总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向记者透露,基于南非方面对中方的态度,对国家核电获得南非项目“充满信心”。

据了解,该项目投资约合830亿美元,将成为南非核电史上最大的投资。

详情点击>>>

媒体:重启沿海核电建设是现实选择

3月29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开工建设,这是去年中央提出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后的首个开工项目,成为我国重启沿海核电建设的标志事件。

在公众担心的核安全问题方面,我国一向把核安全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首要位置,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记录。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停建所有基础建设中的核电站,并全部改用三代核电技术。三代技术的安全指标已在二代基础上大幅提高。当然,核电站的运行并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但就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重启沿海核电建设、适度发展核电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详情点击>>>

核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标志

核能是国家战略必争之点。在全球低碳发展趋势下,掌握先进核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核能应成为我国战略必争的高科技领域,要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工业品牌,力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战略竞争优势。

首先,发展核电有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保证国家的核强国地位。核技术是当今国际社会维护国家独立安全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已加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形势背景下,“寓核于民”是实现完整保留和发展核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核电,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我国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和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核威慑力量和奠定核强国地位。

详情点击>>>

核电项目重启 核电设备市场最先受益

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受殃及而沉寂许久的中国核电因国家能源局一纸《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再次释放出重启,甚至加速发展的信号。

《意见》指出,我国将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稳步推进沿海地区核电建设,做好内陆地区核电厂址保护。加快完成AP1000(第三代核技术)设计固化、主设备定型,推动AP1000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设。制订核燃料技术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保障核电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详情点击>>>

核电放射性废物去哪儿了?

自1991年中国首座核电站——浙江海盐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中国核电事业在十几年间获得了飞速发展。随着我国核电站数量的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巨大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但这些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也产生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废物。

目前我国核电站每年产生约2000立方米的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和600吨乏燃料,预计到2020年这些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的积存量将分别达到3万立方米和1万吨。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详情点击>>>

争福建第三家核电站 福能股份抢到核电红包

由于核电站投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在经济下行,环境保护重压之下,核电投资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且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广受各地方政府青睐。

3月23日,福能股份公告称,在福建宁德市合资设立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霞浦核电),负责建设和运营福建霞浦核电工程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项目和1台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

详情点击>>>

铀资源供应不会制约我国核电发展

我国已探明的保有铀资源储量可以保障2020年核电发展规模的需要。”在4月1日举行的中国核地质创建60周年成果交流会上表示,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副主任、总工程师张金带说,铀资源的供应不构成对我国核电发展的根本制约,但从更长远角度考虑,我国核电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应立足全球。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23座运行的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0.1吉瓦。根据《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

详情点击>>>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