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1~2012年投产电力工程项目造价情况》(简称“《情况》”),此次发布的电力工程项目造价情况,共涉及2011~2012年投产的电源工程项目405个、电网工程项目4866个。《情况》显示,与2009~2010年投产项目对比,2011~2012年投产的工程造价中,火电工程造价小幅上涨,水电工程造价变化趋势不明显,风电工程造价呈下降趋势,交流输电工程造价呈上涨趋势,交流变电工程造价呈下降趋势,核电、光伏工程和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造价则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装机容量、建设地区、投资方等因素对工程造价也有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火电百万机组时代 超超临界机组单位造价最低

2015-02-06 08:32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 宋旸

5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1~2012年投产电力工程项目造价情况》(简称“《情况》”),此次发布的电力工程项目造价情况,共涉及2011~2012年投产的电源工程项目405个、电网工程项目4866个。

《情况》显示,与2009~2010年投产项目对比,2011~2012年投产的工程造价中,火电工程造价小幅上涨,水电工程造价变化趋势不明显,风电工程造价呈下降趋势,交流输电工程造价呈上涨趋势,交流变电工程造价呈下降趋势,核电、光伏工程和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造价则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装机容量、建设地区、投资方等因素对工程造价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百万千瓦火电机组单位造价优势明显

火电工程决算各部分投资包括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建设期贷款利息,以及其它费用,各项费用的占比分别为48%、19%、16%、5%和12%。由于 2011~2012年投产的火电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大多数集中在2008年前后,当时的主机(如锅炉)设备价格较高,所以直接导致投产项目的造价较高。

另外,火电工程造价还与地区、装机容量、建设性质、介质压力、燃料类型、投资方等因素有明显关联。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亚临界(30万千瓦)燃煤火电工程单位造价最高,超超临界(100万千瓦)燃煤火电工程单位造价最低。(如下表所示)

水电移民安置超出概算较多

水电工程个体建设条件差异悬殊,因此可比性较差。水电工程项目各部分造价构成分别为建筑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预备费用、独立费用、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其中,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和独立费用占比均超过百分之十。

2011~2012投产并同时报送了概算、决算的21个水电工程,决算单位造价超出概算12.15%。这是由于工程建设期间,工程变更、人工工资上涨、物价水平波动和国家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综合来看,施工辅助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造价控制较好,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独立费用超出概算较多。因国务院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颁布,移民补偿标准提高较多,再加上在工程实施阶段耕地占用税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导致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独立费用超出概算较多。

西北地区风电项目单位造价最低

在风电工程项目单位造价中,设备及安装工程所占比例最高,在概算、决算中分别占77.45%、78.42%。根据填报的工程决算数据,西北地区项目单位造价总体指标最低,为7681元/千瓦,这是因为西北地区 项目较多,地形条件大多为平原、戈壁、丘陵,建设条件较好。

按照不同单机容量分类,风电工程分为0.75兆瓦、1.5兆瓦、2兆瓦、2.5兆瓦和3兆瓦,其中1.5兆瓦项目最多,为191个,2兆瓦项目其次,有30个。根据填报的工程决算数据,单机容量1.5兆瓦的项目决算单位造价最低,为8017元/千瓦。

交流输电工程单位造价随电压等级升高而增加

随着电压等级升高,交流输电工程各部分概算单位造价也呈上涨趋势。750千伏工程其他费用低于500千伏工程,主要原因是750千伏工程位于西北地区,建设场地清理费用较低。同等条件下,导线截面越大,分裂数越多,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单位长度造价越高。主要原因在于导线截面越大,对设计要求越高,且自重越大,相应的影响塔重及增加其他工作量。另外,华东地区建设场地费用最高,西北地区最低在交流变电工程中,变电容量越高,变电工程单位造价越低,其中,500千伏工程单位造价比110千伏工程约低163.94元/千伏安,这充分反映了电网建设项目的规模经济效应,即变电容量越大、电压等级越高,工程单位造价水平越低。华东地区500千伏工程概算单位造价最低,内蒙古220千伏和110千伏工程概算单位造价最低。

原标题:火电超超临界机组单位造价最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