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格局概述
技术品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将成为市场竞争关键。国内工控变频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将以两 条主线为驱动,1)以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为驱动的进口替代;2)以社会有效劳动供给不足为驱动的 人工替代。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引入大量的绿色智造设备,对传统工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网络 化的改造,将大大提升工业制造的高效性、灵活性。近年来全球化石能源价格的下行探底,预示着 旧有的能耗驱动型工业经济时代的难以为继,单纯的增加能源供给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已然让位于制 造业的智能化变革带来的创造性供给,用电侧需求端的动向将成为时代新的主题。因此,我们认为, 用电侧的工控设备市场将越来越重要,具备核心技术品牌优势、能够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 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总体来看,网络化时代的工控变频行业,总体的竞争趋势将是: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充分竞争格局逐渐向垄断型竞争演化;
由单一产品的工控设备供应商逐步演变为工业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
工控设备供应商将和计算机、互联网、通信行业厂商之间,有更多合作、渗透乃至互相收购。
变频器:行业龙头优势明显
2013 年国内中低压变频器行业市场份额排名前五位的均为外资厂商,依次为 ABB、西门子、安川、 台达和施耐德,合计市场份额近 70%,其中 ABB、西门子市场份额分别达 16.6%、15.4%。国内的 主要厂商有汇川技术、英威腾、新时达、合康变频等,其中汇川技术市场份额为国内第一达 3.4%。 对于高压变频器,国内企业占据了近 80%的通用领域市场份额,而高性能领域仍以外资品牌主导。
国内的变频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目前已有 300 家以上的变频器厂家,产品以技术门槛较 低的面向中低端应用的 V/F 型为主,少数领军企业如汇川技术、英威腾等已掌握矢量变频、三电平 等核心技术,正积极向高端领域渗透。
国内变频器企业初期的市场拓展主要以价格为导向,目前低端市场由于国内众多企业的同质化竞争 已渐趋利微,而高性能市场的毛利则比通用产品高约 50%,未来将成为国内企业开拓的重点。同时, 细分行业的独特性正受到不断重视,优势企业开始以行业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设计推出满足不同行业需求从而更具区分度的专属化产品,实现营销服务的创新,在部分细分领域已显示出一定的竞争 优势,市场份额更趋提升。
依托电力电子技术的同源性,变频器企业具备向伺服驱动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光 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UPS 等产品拓展的优势基础,面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外延衍生并购 是其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行业内龙头企业汇川技术、英威腾已开始涉足 PLC、伺服、电动汽车 控制器等产品,实现由单一的变频器向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转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 进一步提升。
建议关注品牌技术布局俱佳的汇川技术(300124)、英威腾(002334)、合康变频(300048)。
伺服系统:技术为突破,下游看延伸
目前国内伺服系统市场仍由外资主导,安川、松下、三菱、西门子等外资品牌占据了 80%左右的市 场份额,国内较大规模的伺服品牌有 20 余家,主要有深圳固高、新时达、华中数控、广州数控、 南京埃斯顿、汇川技术等。
国外领先企业的伺服产品多是面向用户提供通用型的系列产品,凭借高水准的技术特性及可靠性而 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国产伺服品牌的起步较晚,伺服系统的高技术壁垒决定了国内企业 起步初期的发展策略,提供专用型产品满足行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与变频器领域呈现的趋势相一 致。其中深圳固高集中在工业机器人行业;新时达面向 3C 行业;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集中在数控 机床行业;南京埃斯顿面向机械装备行业;汇川技术面向注塑机行业。
伺服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伺服系统与 PLC、变频器等一体化集成的不断加深,依靠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组成的解决方案向下游工业机器人领域拓展延伸。
技术突破引领下,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2013 年国产机器人销量为 9700 台,市场份额占比约 26%。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约 400 多家,机器 人本体的生产企业有 20 多家,其中沈阳新松、广州数控等是国内厂家的第一梯队,沈阳新松 2013 年机器人业务的营收达 4 亿元,同比增长近 33%,毛利率近 35%。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多从技术门 槛要求较低的系统组装集成开始涉足,依托成本和渠道优势进行市场拓展。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国际机器人巨头普遍配有自己的专属伺服系统,如安川、松下和 ABB, 而国内厂家仍多进口标准的交流伺服系统。国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采用多轴合一、模块 化的设计,独特的散热和控制方式,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而占机器人成本近 1/3 的减速机,目前的 高端市场基本为两家日企(Nabtesco、Harmonic)垄断。
目前国内市场上,本土品牌销售的多为坐标型机器人,占比超过 40%;外企则以多关节机器人为主, 占比超过 80%。多关节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制造和金属加工,而坐标型机器人则应用于搬运、装配、铸造与喷涂等。
针对工业机器人产业,我们按波特五力进行分析后发现:
国内外竞争:国外厂商在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其中ABB、发那科、安川、库卡遥遥领先;
上游供应商:主要为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生产商,国内企业新进入者不断增多,外企在高端领域较强的议价能力呈减弱趋势;
下游需求:主要客户是汽车企业、电子制造和金属加工企业等,下游分布广泛,但由于产业本身具有的高科技附加值特点,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议价能力、盈利能力是有保证的。
潜在进入者:主要的潜在进入者为变频伺服系统生产商,以及其他的机械设备生产商,但由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存在的技术、人才、市场方面的壁垒,预计高端领域的行业激烈竞争不会出现;
替代产品:目前暂无。
此领域的上市公司中,我们看好具备领先的驱控技术和丰富的渠道客户资源的新时达, 以及具备先发优势和技术储备的龙头企业机器人。
原标题:工控变频的竞争进入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