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核电项目获批在即 内陆未来几年或建试点
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我国众多核电项目遭遇停滞、搁浅三年之久,如今我国三大沿海核电项目将获得国务院批准重新开启,2015年核电业将迎来久违的春天。
一位核电业内消息人士对经济观察网透露,最快这几天几大沿海项目或将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
详情点击>>
去年新建核电项目为零 业内称今年迎来建设高潮
尽管中国高层在2014年屡次要求“抓紧”启动沿海核电项目,但是这一年国内新建核电项目数量依旧为“零”。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使得《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的目标很难完成。而要保证该目标不落空,今年显然是最为关键的一年。
“时间是宝贵的,就是现在批准建设核电站,机组投运也要到2020年,”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1月9日表示,“我们制定的核电发展计划,是很难完成的。”
详情点击>>
国家能源局:我国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
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和国防科工局今天联合举办《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新闻发布暨媒体解读会,相关负责人从不同角度对《声明》以及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情况进行介绍、说明。
据国家核安全局介绍,目前中国已投运核电机组22台,在建机组26台,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运行核电机组保持良好安全业绩,从未发生二级及以上事件或事故,在建机组质量受控。
详情点击>>
核电会否重回“大一统”?
相对于被市场普遍看好的水电、光伏和风电,核电的“十三五”前景近几年不够明朗,甚至被怀疑可能会下调装机目标。
直到2014年11月19日《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公布,才再次明确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详情点击>>
方家山核电站2号机组并网发电
2015年1月12日17时25分,继1号机组2014年11月4日并网发电两个月后,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成功,刷新了该工程1号机组创造的国内同类型机组“从首次装料到首次临界、再到并网发电”的最短工期纪录,再次展现了秦山“老把式”的底蕴与实力。至此,秦山核电基地9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4.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已成为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
详情点击>>
CAP1000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干燥器研发成功
日前,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和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CAP1000蒸汽发生器干燥器研制”成果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鉴定会。
专家组听取了成果研制报告,查阅了相关资料,考察了生产现场,对CAP1000蒸汽发生器干燥器给予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新研制的干燥器采用双钩波形板为国内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干燥器的制造厂装备齐全,工艺先进,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干燥器可用于后续核电机组,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详情点击>>
我国首次向社会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
记者14日获悉,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和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这是三部门联合推动全行业核安全文化培育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我国尚属首次。
声明指出,中国奉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其内涵核心为“四个并重”,即“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它是现阶段中国倡导的核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国际社会和中国核安全发展经验的总结。
详情点击>>
核电或成第二个高铁“故事”
眼下,经济的低迷与股市的火爆反差巨大,一些确定性高的板块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如券商、高铁、一带一路等。
相距福岛事故不过四年,那个令人“谈核色变”的板块如今又风云再起,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高端制造频频亮相国际市场之时,核电还面对国内、国外两个旺盛的市场。
详情点击>>
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核电
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400多台,只要按规程操作都能做到安全运行。历史上已出现的三次反应堆熔化、放射物质外泄的大事故,其中两次是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第三次是九级大地震和十二米高的海啸造成的。如果当时处置得当,都是可以避免的。地震中,距此8千米的福岛第二核电站,安然无恙。
技术在进步,现在的核电站在安全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我国现在运行的和在建的核电站,都能做到安全运行。而且第三代核电站是智能堆,运行更为安全,都不会出现反应堆熔化、放射物质外泄这样严重的安全事故,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详情点击>>
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 核电建设聚焦四大新热点
1月15日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纪念日,经过60年发展,核电建设正进入新时期。业内普遍预计,未来4~5年将成为中国核电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期。对于2015年的核电行业,重启、上市、技术选型以及走出去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详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