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2015年,对于华能来说,已然到了而立之年。从1985年创立至今,在30的发展历程中,华能坚持“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理念,在认真做好援疆援藏援青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华能一直组织所属企业积极开展抗灾救灾、爱心捐助等活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回顾刚刚过去的2014年,除了华能装机突破1.5亿千瓦成为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以及在世界500强排名中,华能上升至第221位这样值得拿出手的公司业绩外,华能在企业社会责任上也尽职地履行着央企的社会责任。100亿元的煤电环保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企业 > 正文

数字里看华能2014年的社会责任

2015-01-13 11:07 来源:新华能源 作者: 陈相乐

三十而立。2015年,对于华能来说,已然到了而立之年。

从1985年创立至今,在30的发展历程中,华能坚持“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理念,在认真做好援疆援藏援青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华能一直组织所属企业积极开展抗灾救灾、爱心捐助等活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4年,除了华能装机突破1.5亿千瓦成为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以及在世界500强排名中,华能上升至第221位这样值得拿出手的公司业绩外,华能在企业社会责任上也尽职地履行着央企的社会责任。

100亿元的煤电环保改造

燃煤电厂的环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一的发电企业,华能当然也不例外。

“华能集团逐年加大煤电机组的环保技术改造资金投入,2011-2014年累计环保改造的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其中仅2014年就安排改造资金100亿元。”2014年7月,华能集团科环部主任赵毅对外表示。

2014年,随着“史上最严”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执行,“近零排放”、“超低排放”成为煤电行业关注的焦点。华能集团近年来在煤电超低排放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上探索出独到经验,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以煤电大省山东为例,2014年,华能山东公司总经理王文宗以黄台电厂的排放数据为据说道,华能山东公司与西安热工研究院在黄台电厂8号机组上联合开展了具有华能自主知识产权的湿式电除尘器改造科技示范工程,并于2013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运行。机组烟尘平均排放浓度达到6.85mg/m3,除尘效率88.79%,PM2.5去除率85.79%,三氧化硫去除率62.5%,汞去除率37.11%,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可以说,华能把煤电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近零排放的奇想正逐渐变为现实。

山东省环保厅副厅长谢锋表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需要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而‘煤改气’又面临气源不足,因此,既要保证能源供应,还要保证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就必须走超低排放这条路子。“超低排放技改使煤电机组真正实现‘烧煤也可以像烧天然气一样清洁’,甚至比烧天然气还要清洁。”

2014年的最后一天,华能集团在其官方网站挂出了一则《2014年度“中国华能十大新闻”评选》的公告。在这则不足千字的公告中,华能挑选出了15条新闻作为“十大新闻”的候选稿件,而这当中,与绿色清洁煤电有关的稿件就有4条。这从侧面印证了过去的一年里,华能在清洁煤电方面所做的努力。

526万元的地震灾区捐款

将时间回拨至2014年的8月3日16时30分。

彼时,一场6.5级的强震袭击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根据后来的报道,此次地震造成108.8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8万多间房屋倒塌。地震同时引发的山体滑坡堵塞牛栏江形成了2.6亿立方米的堰塞湖。

“地震灾情,群众安危,牵动着华能14万员工的心。向鲁甸进发!华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按照云南省防汛抗震指挥部统一安排,立刻派出华能滇东矿山救护队奔赴鲁甸地震重灾区龙头镇救援。”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华能集团公司内部的一则新闻这样描述。

地震发生后,华能澜沧江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派出33名捞漂工作经验丰富的救援队,火速赶赴灾区,于次日凌晨抵达赴鲁甸地震灾区火德红镇,参与牛栏江堰塞湖排险工作,全面启动捞漂抢险工作。

与此同时,华能集团及华能澜沧江公司向鲁甸“8˙03”地震灾区捐款526万元,其中,职工捐款26万元。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华能澜沧江公司要求其下属有关部门各单位坚持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积极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帮助灾区群众度过难关。

实际上,华能为鲁甸灾区的捐款只是过去一年里诸多捐助项目中一部分。

2014年,华能为海南“威马逊”灾区捐款百万元,为陕西留守儿童捐衣捐书、在赣县茅店上坝小学开展帮扶共建活动、走进河北省保定市弘德家园开展帮扶孤儿助学活动……

51万千瓦水电站投产缓解藏区缺电现状

藏区缺电的历史将渐行渐远。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在6.76亿千瓦以上,为世界之最,所以有“中国水电甲天下”之说。而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2亿多千瓦,占全国的30%,居各省区市之首,因此我们也说“西藏水电甲中国”。

然而,就是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水能资源“富矿区”的西藏,却饱受缺电之苦。

以西藏人口最为聚集和经济最为发达的藏中地区为例,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西藏藏中电网最大电力需求为46.5万千瓦,最大可调电力为35.06万千瓦,最大电力缺口达到11.44万千瓦。

2014年11月,前后历时近8年、总投资96亿元、共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的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是西藏电力史上由10万千瓦级到50万千瓦级的标志性工程,更意味着西藏尤其是藏中地区缺电的现状将得到很大缓解。

实际上,藏木水电站的投产,是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的“第一桶金”,也按下了“藏电外送”的“启动键”。西藏电力由内需向外送的转折已摆在眼前。

在与西藏毗邻的青海省,华能也一直在践行着央企的社会责任。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着力实施教育、医疗、培训、无电区建设等一批惠及民生的支援项目,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2014年9月,华能与青海省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未来一段时间,华能将进一步加大产业援青力度,重点在海东、格尔木、海西等地开发建设一批太阳能、风电、清洁煤电项目。这将积极推动青海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原标题:数字里看华能2014年的社会责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