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海外工程数量相应减少,因此国内企业在海外投标时大打价格战,最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应建立权威的部门组织国内企业去国外投标,确保让真正具备装备制造业能力的优秀企业来代表国家承担项目,充分保障项目质量,避免因恶性竞争带来的项目质量风险,树立好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姚金龙如是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电力设备技术仅限于生产一些小容量的发电机组,高电压等级直流输变电技术相对落后,需要从国外进行技术引进和合作。然而发展至今天,电力设备领域已经成为我国走出去有比较优势

首页 > 输配电 > 保护与控制 > 报道 > 正文

电力设备企业开启走出去新模式

2015-01-12 10:28 来源:中电新闻网 作者: 于海江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海外工程数量相应减少,因此国内企业在海外投标时大打价格战,最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应建立权威的部门组织国内企业去国外投标,确保让真正具备装备制造业能力的优秀企业来代表国家承担项目,充分保障项目质量,避免因恶性竞争带来的项目质量风险,树立好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姚金龙如是说。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电力设备技术仅限于生产一些小容量的发电机组,高电压等级直流输变电技术相对落后,需要从国外进行技术引进和合作。然而发展至今天,电力设备领域已经成为我国走出去有比较优势、相当规模以及技术竞争力的领域之一。

目前,我国设备企业销售模式也从过去单一的设备采购向提供成套解决方案过渡,EPC、BOT等商业模式正逐渐增多,不少企业通过在国外建厂、合资并购国外品牌企业等方式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设备企业开启走出去新模式

整体来看,我国电力装备尤其是火电和水电装备早已扎根印度、巴基斯坦、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苏丹、尼日利亚及巴西、洪都拉斯、智利、委内瑞拉等国家,可谓遍布亚非拉,而输变电装备也已叩开了欧美发达国家高端市场的大门。相关电力装备企业也已在国际舞台上与国外公司并肩而立,同台竞技。

“我国电力装备走出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力设备和产品走出去。

这一时期从最早的加工贸易,逐渐过渡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出口。第二阶段是工程总承包。在做国外工程的同时,国内企业带出去了电工设备和产品。第三阶段则是直接在国外投资建厂或者并购等。”姚金龙介绍说。

但从我国电力装备“走出去”的现状看,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目前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主要出口多种形式的产品,能发展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优势企业相对较少。今后电力装备“走出去”要在巩固第一阶段的同时,大力扶持优势企业特别是设备制造企业站稳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在走出去的形式上,原本单一的产品出口模式正在逐渐变得多元化。其中,有以主机厂为主的,也有以设计院为主的,还有以电建等施工单位和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经贸公司为主的组织形式。”姚金龙介绍说,其中,以、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为代表的发电设备主机厂和以西电集团、特变电工为代表的输变电设备主机厂,近些年来充分发挥设备生产商的优势,加速了走出去的步伐,已经在国外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以华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为代表的设计院,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带动了我国电力设备、施工企业走出去。

多举措推动设备企业走出去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市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布满荆棘。对新兴市场的文化、政策、经济环境缺乏深入了解,这是我国企业在国外遇到的共性问题。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没有仔细分析自己拥有的产品或技术是否涉及国外专利以及怎样运用好规则切实保护好自有知识产权。

“我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不少问题,许多行为也亟待规范,打‘价格战’可谓首当其冲。”姚金龙说,目前很多国家的电力项目都需要融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无法利用带资的优势向业主争取更多的利益。尽管当前我国电力设备制造和电力工程建设的水平和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设计、制造和土建施工标准却得不到认可。

事实上,在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过程中,要求国内企业无论是从技术、产品的可靠性、可利用率、发电效率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各个方面必须要做好准备,并控制好各国因政策、法律、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风险。

对此,姚金龙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增大中国援外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两优”贷款)的额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二是加大对有核心技术装备的制造企业海外建厂的补贴力度,以缓解国内的产能过剩,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三是针对“走出去”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国家外汇局能在外汇政策上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四是设立专门的电力装备产业“走出去”政策研究会。建议由工信部牵头,联合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策划走出去专项支持方案,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针对涉及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给与支持。

五是建立权威的部门组织国内企业去国外投标,避免国内设备企业、工程承包企业、设计院恶性竞争。

原标题:设备企业走出去需规范竞争秩序 成立权威机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