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M数据显示,2014-2018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将新增26117MW;到2018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达到32948MW,占到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的6%。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先天条件优越,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环境保护要求高、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好、工业基础雄厚,已具备开发建设海上风电的良好条件,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产业自身的逐步成熟,中国海上风电将健康、规模化发展,并逐步展现良好的发展势头。12月2日,在中欧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工程及装备制造技术论坛上,水规总院 谢宏文处长对中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进展及海上风电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做了介

首页 > 风电 > 海上风电 > 市场 > 正文

中国海上风电现状和前景展望

2014-12-09 10:15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BTM数据显示,2014-2018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将新增26117MW;到2018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达到32948MW,占到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的6%。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先天条件优越,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环境保护要求高、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好、工业基础雄厚,已具备开发建设海上风电的良好条件,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产业自身的逐步成熟,中国海上风电将健康、规模化发展,并逐步展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12月2日,在中欧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工程及装备制造技术论坛上,水规总院 谢宏文处长对中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进展及海上风电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做了介绍,北极星电力网编辑整理讲话主要内容分享给风电行业人士供参考。

一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1、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基本摸清。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冬、春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夏、秋季受热带气旋影响,海上风能资源较为丰富。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为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另外,还有部分潮间带及潮下带滩涂资源,深海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

2、海上风电建设已起步。从2007年中海油渤海钻井平台1.5mw实验机组开始,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场已投产约38.9万千瓦,次于英国、丹麦、比利时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五位。其中主要包括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102mw、江苏如东32.5mw潮间带试验风电场和江苏如东200mw潮间带示范风电场。

3、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国内已经可以生产制造5mw和6mw等大容量风电机组,金风、明阳、华锐、上海电气、海装、三一电气、联合动力、湘电、远景能源等企业已均有海上风电安装业绩。

4、专业队伍逐步形成。在施工方面,中交第三航务局、南通海洋水建、龙源和振华港机联合等承担了海上风电的施工工作;中交第一、二、四航务局等具有以主要设备参与海上风电施工的经验;中海洋石油、江苏电建、天津港航、上海电建、上海港务、水电八局、中铁大桥、三一、葛洲坝、道达重工等单位在海洋施工、大型海上施工设备研制和海上施工技术研究做了大量技术积累。

在勘测设计方面,华东院、中南院、西北院、上海院和广东院,从规划到前期、施工,配备了专业队伍,加强科技投入研究,参与了标准技术制定,具备了海上风电专业勘测设计能力。

在开发建设方面,五大电力企业和中广核、国华、三峡、河北建设、鲁能、粤电等能源投资企业,在国内已经或正在开发建设一些海上风电项目,并积极推进一批大型海上风电项目预可研、可研阶段的前期工作

5、海上风电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国家能源局已《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也有关于海上风电的13项技术标准,涵盖海上风电规划、预可研、可研、风能资源测量及海洋水文观测、地质勘察、施工组织设计、钢结构防腐、概算定额、概算编制规定、变流器等。

6、海上风电临时电价发布

今年6月,发改委发布了《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海上风电临时电价,有利于投资方评估项目风险,从实质上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

二 规划工作进展

2009年1月启动海上风电规划工作。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广东、辽宁(大连)海上风电规划已获得国家批复;海南省海上风电规划为报批阶段;福建、浙江省海上风电规划已完成审查正在完善;广西规划正在编制中。

截至2013年底,获得国家或省能源主管部门同意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共计17个,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福建、广东、海南、上海、浙江等地区,总装机容量为410万千瓦。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此外,全国约有1100多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开展可研、可研阶段前期工作,其中超过7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预可研报告编制完成。

(其中:近海1051万千瓦,潮间带项目95万千瓦)

规划中建设重点布局地区主要是江苏南通、盐城南北部、连云港;山东莱州湾、渤中、长岛、半岛北海和半岛南海;广东粤东、粤西、珠三角;上海东海大桥、南汇、奉贤;河北唐山、沧州;浙江杭州湾、舟山东部、象山、台州、温州;辽宁瓦房店、花园口、庄河等海域。

海上风电重点开发及规划建设项目

三、海上风电的主要挑战

1、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建设进展缓慢。目前,我国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还未系统开展,海洋水文测量、海底地质勘察工作也较薄弱,且这些工作条件艰苦、周期长,影响了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目前国家已经批复前期工作的4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到2015年全部开发建设,才能为实现国家500万千瓦的“十二五”海上风电规划目标提供保证,但难度大。

2、统一管理协调,有待加强。海上风电开发涉及多个领域,各部门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一,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实际执行管理标准不一,从而加大了前期工作周期。 目前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获得许可、通过海洋环评、通航安全论证的周期一般需要两年以上。

3、 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虽然制定了部分前期工作技术标准,但还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工程勘察、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缺乏技术规范,难以对工程全过程实践实现有效指导,海上风电面临技术风险和成本方面的控制。

海上风电工程复杂,运行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我国5MW和6MW级的大容量机组在制造方面还处于少量试运行阶段,海上施工设备还不能适应多种建设条件,对海上风电基础的设计、施工研究试验不足。离岸变电站和海底电缆技术等级也较低。

四、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强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前期工作。

全面系统开展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选择重点区域,开展海洋水文观测和海底地质勘察。

各沿海省份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批复的海上风电规划,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场址。

国家能源局协调海洋、海事等部门,提出一批重点推进项目清单。

2、支持海上风电发展,提高海上风电专题工作进展效率

针对前期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海洋、海事等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统一对发展海上风电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海上风电建设特点,在一些必要的管理环节和流程上进一步完善和简化,提高海上风电管理工作效率,支持和促进海上风电发展。

3、积极推进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建设

海上风电需要依托示范项目,重点突破总体方案设计技术、大功率风机制造技术、基础设计技术、工程施工安装技术等,同时还要探索深海海上风电技术的研发。

技术单位和开发企业在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

4、做好审批权下放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我国海上风电还处在发展初期,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还不成熟,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做好示范项目建设,不断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培育和推进海上风电健康发展。

风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方后,海上风电在规划阶段不仅需要国家做好宏观引导和加强用海协调,而且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