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建成的微电网示范项目有:1、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巴塘乡10MW级水光互补微电网工程2、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大型独立光伏储能微电网项目3、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智能光储路灯微电网系统二、内蒙建成的微电网示范项目有: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赫尔洪德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风光储微电网项目海省玉树州

首页 > 输配电 > 微电网 > 项目 > 正文

青海、内蒙两省微电网示范项目大全(组图+案例)

2014-12-01 10:13 来源:微电网论坛微信 

一、青海建成的微电网示范项目有:

1、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巴塘乡10MW级水光互补微电网工程

2、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大型独立光伏储能微电网项目

3、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智能光储路灯微电网系统

二、内蒙建成的微电网示范项目有: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赫尔洪德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风光储微电网项目

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巴塘乡10MW级水光互补微电网工程

青海省玉树州巴塘2兆瓦水光互补微网发电示范项目

2011年  12月31日下午3时,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青海省玉树州巴塘2兆瓦水光互补微网发电示范项目”在玉树竣工并实现并网发电。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在现场介绍:“该项目包括2兆瓦平单轴跟踪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2.8兆瓦水电和15.2兆瓦时储能系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微网电站。”

玉树夏冬两季都呈现电力供应不足状况,夏季电力缺口达4940千瓦,冬季电力缺口为12550千瓦,加之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电力供应更为紧张。国家于  2009年启动了第一批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将“青海省玉树州2兆瓦水光互补微网发电示范项目”纳入国家金太阳工程,由青海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建设投资12978万元,其中70%由中央财政补助。 

为攻克兆瓦级水光微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和设备,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中科院电工所和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联合省水利水电公司实施了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青海玉树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同时,中科院太阳能行动计划资助960万元,启动了“兆瓦级玉树州水光互补微网发电科技示范项目”。科技人员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其中,研制的可调度、自同步电压源及双模式的并网逆变器尚属世界首次应用。在一年的建设期间,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不惧严寒,赶时间、抓进度,终于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在海拔3980米的巴塘草原建成并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太阳能光伏平均日发电8000千瓦时。

009-2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大型独立光伏储能

海北州门源县智能光储路灯微电网项目 

Solarbe(索比)光伏太阳能网讯:  2013-12-18,由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与中能华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建的大型独立光储微电网项目,已经在青海省杂多县4200多米海拔高度上顺利投入运营。该项目年平均发电能力为500多万千瓦时,解决了高海拔、偏远无电地区的供电需求难题,对于推动杂多县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据悉,大型光储离网供电系统具有以下几大技术优势:电站由3MW光伏、  3MW/12MWh的双向储能设施组成,系统不含任何火电或水电机组,仅以光伏发电为能量来源,完全由储能变流器作为电网支撑向杂多县新县城配电系统供电;系统运用6台储能变流器离网并联,实现了在无大电网支撑下多台储能变流器并联、光储互补协调控制的技术创新;储能系统在保障供电功率平稳和夜间正常供电的同时,也避免了独立光储系统的弃光、断电等问题;ES系列储能双向变流器最高转换效率达到98%以上,系统能经济、高效地使用。 

Solarbe(索比)光伏太阳能网讯:近日(2013-10-17),北京索英电气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已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建成了智能光储路灯微电网系统,该系统解决了当地道路照明问题。

据了解,该系统是目前国内首个运用于高原农牧地区的集中式离网智能光储路灯微电网系统。系统具有以下节能效益:采用了集中式光伏锂电池储能并以微电网形式供电,将传统的个体供电变为集中式微电网系统供电;以集中式、容量较大的锂电池替代了传统独立灯柱下埋放的铅酸电池,改变了目前户外铅酸电池使用寿命在两年的状况;由于光伏发电与电池储能系统适度集中,不仅能够提高发电效率,而且延长了微电网系统寿命;由于路灯的本体结构变得简单,节省了花费在灯柱上的成本,降低了维护难度。

据悉,目前我国电网建设还没有完全连入地处偏远的西部农村,而这些地区的太阳能联网发电条件却很优越。此次北京索英电气提供的智能光储路灯微电网系统设计架构,其光伏发电与储能装置的容量未来可以根据载荷的增长进行扩容,以此来满足更大的用电需求。此外,微电网也预留了和主电网的接口,未来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二者的互联,把若干个村落的微电网整体都纳入到主电网使用。

009-3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赫尔洪德的分布式电源

接入风光储微电网项目

 

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组织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电网实验研究,先后启动冀北围场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项目与蒙东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试点工程两个项目。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试点工程项目由蒙东公司和中国电科院共同承担。项目于2011年年初启动,2012年7月6日投运并网发电。

国网智能电网项目蒙东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试点工程通过验收

2012年  8月15至16日,中国电科院承建的蒙东陈巴尔虎旗赫尔洪德“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试点工程”项目验收审查会召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副主任张莲瑛、蒙东公司副总经理李敏强、中国电科院纪检组长、工会主席刘壮志及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项目验收委员会由11位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和农电领域知名专家组成,史立山副司长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 

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全面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验收。

悉,该项目首次提出了基于风光储互补发电与35kV  配电化电网延伸相结合的供电技术解决方案,为我国边远无电地区和轻负荷地区实现经济输配电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首次提出了分布式发电、配电网与用户负荷的分组优化设计方案,实现了分布式电源、微电网与配电网协调控制的多态运行模式和灵活网络结构,提高了系统控制水平和运行效率,为探索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网友好互动模式奠定了技术基础;提出了多模态、四维度运行控制策略和自平衡微电网平滑控制方法,研制了具备并/离网平滑切换性能的分布式电源/微电网保护控制设备,开发了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和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灵活运行控制与能量优化调度;提出了设备层、过程层、主控层三级保护技术方案,通过设备层配置双向潮流保护/欠压脱扣保护装置、过程层与主控层配置保护控制策略,为电网运行和作业提供了有效安全保障。 

史立山副司长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新形势下,蒙东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工程成功投运并网运行,为我国分散式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提供了重要示范,具有里程碑意义

原标题:我国边远地区新能源微电网专辑-2 青海、内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