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伴随着动感轻快的音乐节拍,在陡河发电厂灯光球场,一群快乐的舞娘正在此跳舞锻炼。她们舞姿轻盈,满面春风,脸上弥漫着欢笑,感受着生活的美妙。如今,这群快乐的舞娘已经成为了陡电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除了雨雪天气,每天傍晚七点,在陡河发电厂灯光球场、休闲广场等地,都会准时地聚集起几群人,她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跳着属于自己的舞蹈。随着轻快地乐曲声,她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你可别看她们大多上了年岁,跳起舞来,跨步甩臂,扭腰摆臀,扭头转身,不比大姑娘们逊色。而且她们跳过的舞不可胜数,其中一部分人还参与过省市区的各类竞赛呢。
这群快乐的舞娘,大多是陡电职工和家属,同时也是文艺爱好者。随着广场舞的渐渐兴起,她们渐渐走到了一起,从最初的三五个人在一起跳舞,逐渐发展到两三百人,场面非常壮观。
在几支舞蹈队伍中,规模最大、参与人员最多的就是新之光舞蹈队。严英既是这支舞蹈队的队长,同时又是舞蹈队的教练。在她的精心指导和排演下,舞娘们跟着严英认真学习,快乐舞蹈,演出了《天边的格桑花》、《心爱的卓玛》等一个个精彩的优秀节目,大家喜欢跳舞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要是哪天要学习新的舞蹈,大家都会提前相互通知,准时达到。一般只需两三个晚上,她们就能学会一支舞,每天轮换着跳,大家感到既新颖又有滋味。
队伍中,有一个78岁的老阿姨董玉芹,是舞蹈队年龄最大的成员。一次走步健身时,董阿姨看到很多人在跳广场舞,便站在一旁观看,而后的几天她就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合着曲子比比划划。严英看在了眼里。恰巧,第二天去赶集买菜的过程中,她又遇到了董阿姨,严英主动邀请董阿姨晚上跳舞时站到前排来,这样能看清领舞的动作,而且还和董阿姨讲了年龄大的阿姨跳舞时的注意事项。这让董阿姨可是感动不已,从此每天坚持跳舞。时间久了,董阿姨说,她呀就好像“中毒”了,每天白天浑身没劲,可是等到晚上一走上舞场,胳膊呀腿呀都灵活了,浑身那也不疼了。
在舞跳得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的同时,这群快乐的舞娘们彼此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沉。每天晚上九点钟,在跳两小时舞之后,她们都会准时关闭音响,以免影响别人休息。可是结束后,大家很少立即离去,而是在一起说说笑笑,拉拉家常。哪位阿姨做奶奶了,哪位阿姨娶儿媳了,大家互相祝愿。要是哪位阿姨遇到不快乐的事情,都会向其他的姐妹们说起,经姐妹们热情劝慰后,心宽了,心情好了,烦恼的事情也就丢得无影无踪了。而且,她们生活情味浓重,每天生活得有滋有味,谁家办喜事,少不了老姐妹们的帮助,大家有说有笑,不亦乐乎。她们都说,“我们都是来寻开心的,来到舞场,听到乐声,脚底就会发痒,见到这些老姐妹们,心里格外快乐。”
在跳舞中,这群舞娘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升了。不再像过去那样,生活困难,只求吃饱,只讲节约。如今,她们讲究营养,讲究时髦,讲究安康。最明显的变化是,她们的穿着发生了大变化,“讲究”起来了。今天这位阿姨穿着一件得体的大方新衣裳,明天那位阿姨穿着一件时兴的新套衫。大家互相影响,个个穿得有模有样,色泽光鲜,款式时髦,称得上是新时期的阿姨了。不过,她们的服饰,大多还是讲究经济实惠的,毕竟她们是节省持家的一代,本性仍然。
陡河发电厂工会主席吴春民曾热情地鼓舞这群快乐的舞娘们展开更多的文化文娱活动。他说,“陡河发电厂有摄影、书法、羽毛球、乒乓球、戏曲、大众舞蹈、骑行等文体协会近20个,其中参与人数最多的就是大众舞蹈协会。社区里有了这样的文艺团队,既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她们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当然,我更希望你们能走出‘家’门,迈上更高的舞台,亮出你们的绝招,闪出你们的光芒!”
如今,这群舞娘们不仅经常出现在该厂的各种文艺演出活动现场,还走出了厂区,走进了唐山市大众舞蹈比赛现场、《我要上春晚》选拔赛现场等赛场。带给大家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她们自身也开心极了。她们说,老姐妹们一块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跳舞中,不仅陶冶了情操、养心健身,还激活了多个家庭的活力,焕发了青春,更使老年人生活得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