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工程全部线路标段已进入基础施工阶段。沿线地形河网泥沼密布,给工程物资运输带来了困难。施工单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千方百计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现场整齐堆放的钢筋。

施工人员驾驶挖掘机从铺设的桥梁上通过。

▲淮上线16标段大型混凝土搅拌车进场

■陕西送变电员工采用运输船装运砂石。

江苏送变电员工利用混凝土搅拌车直接将混凝土输进桩基孔。
运输船港口装卸砂石
9月10日下午,一艘满载20吨砂石的船舶行驶在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乡附近的淮河支流上,这是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正在运输1000千伏淮上线基础地材。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1000千伏淮上线10标段。这里地处长江三角洲,隶属淮河流域,是典型的河网化地形,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形成网状分布。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这群西北汉子眼前一亮;可是,他们的新鲜感很快就被巨大的压力所取代——项目经理任甲东说:“材料运输困难大啊!”
淮上线工程线路10标段,线路起自泰州市兴化市陶庄F071塔,止于海安县墩头镇禾庄村附近G042塔,线路长度38.8千米,新建铁塔80基。其中直线塔67基,耐张塔13基。平地只占16.37千米,河网占16.52千米,泥沼占5.91千米。砂石、水泥、钢管等重型材料的运输,不能用一种交通运输工具、一站式完成,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等运输方面的工作量。
开工伊始,陕西送变电公司10标段施工项目部就紧锣密鼓地筹划措施,最主要的方式是采用运输船。通过车辆运至港口,再通过港口的吊机将砂、石、水泥和钢筋等基础材料吊上运输船。根据不同水域的情况,选择载重量5吨到30吨之间不等的、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运输船进行运输。船需要运输的距离,从3千米左右至10千米左右不等。船舶将材料运至目的地岸边后,再用人力(人担肩扛等形式)进行卸船,并将材料再次倒运到塔位,岸边至塔位还有大约100多米的距离。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搭便桥。在部分河渠较窄、船舶行驶受阻或运距过短的情况下,不便采用运输船,就采用搭便桥的方式进行材料运输。便桥主要根据跨越距离选取相应长度和尺寸的木桩、钢管、钢板等连接铺设而成,长度大约20几米,宽度约4.5米。目前,工程正处于基础施工高峰期,施工项目部对每基基础都制定了具体的基础施工单基策划方案,尤其针对车辆无法到位的一些塔位的钢筋、砂石、水泥等基础材料运输问题采取措施。
10标段共有80基基础,F071号至F108号段38基中有30基需要用船舶运输基础材料,有1基需要搭便桥;G001号至G042号段42基中有4基需要搭便桥,其余靠车辆运至塔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河网地带材料运输取得很大进展,保障了施工进度整点推进。部分车辆无法通过的河网地带,基础材料也得以稳妥顺利地运输到位,有力地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动力伞测绘交通路线
初秋时节,连续10多天的雨水天气让江苏南通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辽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淮上线13标段的工人却显得格外轻松。因为前期动力伞服务队的空中测绘,淮上线的各条交通线路走廊在图纸上基本畅通,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
辽宁送变电施工的13标段处于南通近海区域一带,河网泥沼密布,外部环境和地下土质都十分复杂,给施工队员们带来很多难题——跨越铁路、公路、通航河流等施工手续办理,1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三级及以下通信线的拆迁,各级通信干扰处理,施工临时占地青苗补偿,其它因施工原因造成的青苗赔偿、林木砍伐补偿等。
本标段需要拆除房屋共计20余万平方米,其中64号至73号沿线房屋鳞次栉比,拆迁问题成为影响施工进展的一大阻碍,有些房屋不拆迁无法进行基础作业。如何能够最小成本地完成线路规划,最大限度地避开当地的经济作物区、养殖水塘,成为了前期交通侦查队的重要课题。由于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道路泥泞,行车不便,这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聪明的辽宁送变电工人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天空。
动力伞飞行队应运而生,本来要等到放线的时候才会登上舞台的“特种部队”如今提前投入战斗。动力伞空中侦测小组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地形,临时组织了培训,空中摄影是首要科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高空拍摄地形地貌,为选择最佳交通运输路线打下了基础。
“看得很清楚,比开车方便多了,而且还很有电影里侦查机的感觉。”动力伞飞行队队员兴奋地说着他们的感受。
在动力伞飞行队的努力下,13标段区域的大多数地形都在第一时间被掌握,工程队也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在茫茫三角洲平原选择出一条条最佳线路。线路打通后,动力伞的飞行员们分头开着越野车一户一户走访村民,积极沟通征地、用地事宜。在各组人员的积极努力下,看似高难度的交通运输路线问题迎刃而解。
南通一带有两条运河,一条是九洋河,一条是江海河。两条运河都是流经当地的重要河流。
运河附近的线路经过地道路均为“村村通”型水泥路,路面狭窄、弯直,且多有小型桥梁。建设单位要求集中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商混施工,应用比例不得低于80%。根据现场勘察,路面大多数不适合商混运输车进出。桩位位于水田内,且部分桩位有水沟、水塘、池塘相隔。辽宁送变电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赢得了部分道路的通行证,随后对原有桥梁进行加固,加宽原有的道路、铺垫水沟等,原有道路造成损坏的还需要维修。一系列的工作衔接紧密,一条条田间小路将成为这里重要的交通要道。
技术员姜俊仕说,未来面对两条运河放线时,将会采用索桥技术和跨越架,这样既不影响运河的正常运输,也会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索桥是比较先进的技术,结合传统的跨越架,可以让线路顺利通过运河。
搭桥铺路方案周密
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线路工程16标段,分布在江南水乡的江苏常熟、太仓、昆山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塘密布,整个标段共86基塔,只有12基大型车辆能够到达桩位,其余的均需要修路或者架桥。
“桥搭在桩位南面河上,方便挖掘机进场,从北面田埂进不去。”“北面有条小路是我们今天才找到的,桥搭在北面比较合理,砂石料进场和将来塔材进场都可以。”……9月10日下午,我刚踏进江苏省送变电公司淮上线16标段项目部大门,就听见项目副经理吕爱平和队长及技术员在讨论68号塔位的架桥问题。
吕爱平介绍说,他负责的这一段从53号到86号共34基基础,有18基桩立在鱼塘里面,要把砂石塔材运到现场,必须把塘埂垫上碎石加固,即使这样塘埂仍然很窄,稍微大一点的车辆就进不去。其余不在鱼塘里的那16基基础,也都分布在河网交叉的中间陆地或者水稻田,基本上每一基都要修路,有的甚至要修好几千米长。
了解了河网运输的难度后,我决定到现场亲身体验一下。车子沿着两米多宽的水泥路绕来绕去走了一个小时,来到一条宽30多米的河边,上面架设了一座40米宽的铁桥。项目部安全员徐堰江指着对面的百亩鱼塘说:“你看,有旗子围栏的就是76号施工现场,这基基础中心桩在四个鱼塘中间的埂上,四条腿分别立在4个鱼塘里面。架桥前,沿着河向村庄方向走近1千米,穿过一座1米多宽的小石桥,再沿着河岸折回,才能到达鱼塘边,不搭桥根本不行。现在这桥搭好了,就方便多了。”
84号塔位于高速公路北面,而高速路的这一侧没有维修通道,且被几条河流隔断,我们必须穿过高速路涵洞,沿着路南侧的维修通道走,然后到达桩位附近再穿过涵洞,走一个“工”字的半边才能够看到一大片鱼塘,沿着塘埂走了近300米才到达桩位。徐堰江说,这里要修300多米的简易路才能满足施工需要。
项目副经理李明说,完成全标段86基塔的施工,一共要架8座桥,加起来宽度达到300多米,还要修筑现场道路1.5千米。
“我们在线路复测的时候,就已经着手进行单基策划方案的制定,把运输作为重中之重,只要运输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也就好办了。”说到运输策划,项目总工何明不愧是搞技术的高手,“对于每一基我们都针对现场实际制定专门的运输方案,该修桥的修桥,该铺路的铺路,该筑坝的筑坝,对于现场实施有困难的个别修改。将来放线的张力场、牵引场都在线路复测时就选好了,考虑到导线、牵引机、张力机、吊车等运输问题,都选在相对宽一点的路边。”
看着17号桩位边上一条2米宽、厚度只有14厘米的乡村水泥路,项目副经理赵群力皱起了眉头,混凝土搅拌车肯定是不能进,用泵车又离路边太远。“我昨天在路上看见一辆农用翻斗车,一次能装一方多,只要1.5米宽的路就能走,我们能不能租一辆试试?”项目队长贝叶俊献计献策,赵群力眼睛一亮,试试!就这样,农用翻斗车(他们称“笨笨车”)成了该标段的主要运输工具。
“我们16标段,基础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运往现场浇筑的模式,有十几基在路边的,直接大型混凝土搅拌车运到现场,省时省力。离路边不太远的,铺设管道,用泵车打压混凝土通过管道输送。”项目副经理赵群力对该标段的运输这样概括,“路太窄混凝土搅拌机进不去的,我们用‘笨笨车’往里倒运,但是如果距离超过一千米,混凝土会被颠实,到桩位后就必须进行二次搅拌才能浇筑。钢筋运输首选货车,如果货车进不了场就用我们自行研制的炮车,塔材运输也用这个,只需要1.5米宽的路就能满足。这样我们基本上解决了混凝土、砂石、钢材、塔材的运输问题。另外还有一基离码头近,河流通航,我们采用船运。51、52号在泥泞湿地,我们用履带运输车把钢筋运进去。”
(摄影:狄松 宋飞龙 张加德)
【链接】
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工程概况
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工程起自淮南1000千伏变电站,经南京北站、泰州站、苏州站,止于上海西1000千伏变电站,线路全长759.414千米,途经安徽181.061千米、江苏519.053千米、上海59.3千米等3省(直辖市)。其中一般线路全长751.7千米,淮河大跨越2.661千米,长江大跨越5.053千米。全线以同塔双回架设为主,上海境内局部同塔四回架设,全部采用钢管塔。
沿线地形比例为平地46.9%、河网泥沼46.2%、丘陵2.9%、山地4.0%。
原标题:淮上工程运输妙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