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其中,由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的线路途经沧州市青县、黄骅市、孟村、盐山4县(市)。这将是河北南网“四交四直”中计划最早开工、最早投产的特高压项目。
“我们要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努力提升参建员工专业水平。”自7月23日,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召开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锡盟—山东工程(河北段)建设动员会后,该公司各部门、单位立即行动起来,积极策划部署锡盟—山东工程(河北段)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特高压工程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突破思维 为建设领航
锡盟—山东工程(河北段)是河北南部电网第一个计划开工的特高压项目。“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我们的压力的确很大。”国网河北电力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坦言。
7月2日,该公司召开二季度工程建设协调会暨特高压工程建设属地协调启动会;7月9日,召开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协调会;7月23日,召开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锡盟—山东工程(河北段)建设动员会,明确指出建设锡盟—山东工程(河北段)将力促河北南部电网实现多方向、多通道、多输电方式分散受电,在更高层次上满足河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力需要,有效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保障河北能源安全、清洁、环保、友好发展。
“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策划、全面准备,把困难考虑在前,把措施制定在前,确保各环节目标如期实现。”随着该工程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国网河北电力接过了特高压发展的接力棒,从前期准备阶段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跨入了特高压建设的第一线。
创新管理 为开工提速
特高压建设除技术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外,能否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推进各参建方的协作配合,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沧州供电公司深刻认识外部环境对特高压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主动落实属地责任,创新管理体系,全力做好属地协调工作,确保特高压项目提前开工、顺利推进。
沧州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行人对户、所对村、县公司对乡政府、市公司对县政府的错级负责、专人跟踪管控机制,全方位加强与各级政府的互动沟通工作,对关键节点采取驻点办公、全程专人盯守,实现各层级政府协调组织机构、机制有效运转,建立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黄骅供电公司在初设审查之前就协调解决了黄骅区域路径重复跨越500千伏线路的重大问题,节约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
主动作为 管理无缝衔接
国网河北电力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成立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7月30日,该公司圆满完成了锡盟—山东工程(河北段)终勘定位工作,为下一步该工程初设审查、施工招标以及按计划开工奠定了基础。8月13日,该公司确定锡盟—山东工程(河北段)建设管理将按照“向上对口管理,对下专业管理”的原则进行职责划分,对各相关部门及单位管理职责分工进行细化,确保工程建设管理无缝隙衔接。
“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属地化协调工作小组及错级负责联动机制作用,严格落实各级管理责任。继续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认真研究塔基占地、青苗赔偿等方案,优化特高压建设施工方法,积极发挥规模化施工效率,确保特高压工程务期必成。”8月14日,该公司负责人全线踏勘了锡盟—山东工程(沧州段)线路全部路径,详细了解了路径选择、线路跨越、征地拆迁等情况,并针对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具体要求。
作为项目建设支撑单位,国网河北经研院在工程前期加快支持性文件办理速度,加强与设计、咨询单位沟通协调,密切跟踪前期工作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沧州供电公司促请沧州市政府修订了《沧州市输变电工程施工补偿标准》,以《河北省电力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规范场地征用、青苗赔偿等建场费用使用,提高项目技经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完善施工赔偿方案,确保项目合法依规建设实施,努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原标题:国网河北电力主动作为 跑好特高压建设“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