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1日从中核集团获悉,中核集团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生产经营总体可控,“走出去”和重大工程取得新进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全面推进,成果呈现“多点开花”。在基础科研方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世界先进质子回旋加速器7月4日建成。据悉,此次建成的100兆电子伏质子回旋加速器可将质子加速至接近一半光速,是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也是中国目前自主创新、自行研制的能量最高的质子回旋加速器,无论是经济性还是实用性上而言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核燃料方面,中核集团两大核燃料元件基地之一的中核建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报道 > 正文

中核集团:自主创新“多点开花”

2014-08-06 16:39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 朱学蕊

记者8月1日从中核集团获悉,中核集团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生产经营总体可控,“走出去”和重大工程取得新进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全面推进,成果呈现“多点开花”。

在基础科研方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世界先进质子回旋加速器7月4日建成。据悉,此次建成的100兆电子伏质子回旋加速器可将质子加速至接近一半光速,是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也是中国目前自主创新、自行研制的能量最高的质子回旋加速器,无论是经济性还是实用性上而言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核燃料方面,中核集团两大核燃料元件基地之一的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扩建工程6月30日投产,实现了年产金属铀从400吨到800吨的跨越,产能跻身世界前列,可满足30多个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换料需求。目前,中核集团已经掌握了世界上主要类型的压水堆、重水堆等核燃料组件制造技术,产能可完全满足国内核电站燃料元件所需。

此外,中核集团自主研制的CF3燃料元件7月10日实现入堆,标志着CF3完成研究、设计、试验、制造等主要研制工作,进入随堆运行考验阶段,对其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最后验证。CF3具备优良的性能,可用于长周期换料,可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建设及“走出去”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2017年开始,CF系列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应用。

而在铀资源方面,CO2 + O2 地浸采铀技术“盘活”了数万吨复杂砂岩型铀矿,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成功掌握CO2+O2 地浸采铀技术、并已工业化应用的国家。这一在国内首创的技术,颠覆了传统的铀矿开采模式,拓展了砂岩型铀资源开采利用范围。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盘活了数万吨复杂砂岩型铀资源。该技术更加绿色环保,配制的溶浸液其实就是CO2 和O2 含量更高的水,注入矿层后不会对原有的地层结构形成大的破坏,更不会在地表形成大面积的尾矿渣堆存、地面塌陷和次生环境污染,还节约了大量的矿山建设用地。

在后处理方面,我国首个高放废液处理设施6月27日开工,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填补国内在高放废液处理方面的空白。据悉,玻璃固化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高放废液处理技术,其优势在于能长期保持高放废液的稳定。

据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介绍,上述自主创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中核集团多年来通过自主创新造就的完整的核科技创新体系和雄厚的科技人才队伍、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设,以及从2010年以来科研自主投入以每年不低于20%速度的稳步增长。

原标题:中核集团:自主创新“多点开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