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在美国大闹一场,终于意识到:无论什么时候做生意都不是单纯的做生意7月19日下午3点,北京金融街(000402,股吧)丽思卡尔顿酒店一大厅里,人声鼎沸。主席台上坐着三一重工的高管、代理律师和中美问题研究学者,主席台下则挤满了来自全球的新闻记者。他们都来见证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事件:三一集团美国风电项目诉讼案取得阶段性胜利。两年前的10月18日,三一集团也是在这里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就风力发电项目在美受阻起诉奥巴马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集团控股子公司三一重工副董事长兼总裁向文波表示:“我们是被迫高调&hel

首页 > 风电 > 风电产业 > 企业 > 正文

三一赢了?赢了什么?

2014-08-04 13:48 来源:《国企》 作者: 肖隆平

三一在美国大闹一场,终于意识到:无论什么时候做生意都不是单纯的做生意

7月19日下午3点,北京金融街(000402,股吧)丽思卡尔顿酒店一大厅里,人声鼎沸。

主席台上坐着三一重工的高管、代理律师和中美问题研究学者,主席台下则挤满了来自全球的新闻记者。他们都来见证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事件:三一集团美国风电项目诉讼案取得阶段性胜利。

两年前的10月18日,三一集团也是在这里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就风力发电项目在美受阻起诉奥巴马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集团控股子公司三一重工副董事长兼总裁向文波表示:“我们是被迫高调……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法令,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我们认为不公正的裁决或者处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今天,向文波所要表达的不再是委屈,而是喜悦:“通过美国三位大法官的判决,三一得到了平反,三一在美国的产权受到了法律保护。”

在美国这样一个号称市场经济典范、法治首善的国家,三一重工却被迫对决奥巴马,殚精竭虑才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其中得失,无疑值得所有志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研究和借鉴。

美国劫

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开拓美国市场对于三一重工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不仅因为美国消费者的挑剔和美国行业的高标准,而且因为全球最大也是美国本土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已经深植于这片大地之上。

2014年3月4日,三年一届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和传动机械博览会开幕。作为本届展会最大的中国参展商,三一重工以3252平方米展出面积和20台产品展示。在三一变型金刚挖机展示区,参展观众纷纷拿出手机、相机合影留念。三一“变形金刚”的照片还登上了美国当地媒体Las Vegas Sun报和主办方Daily News等媒体头版头条。此次参展,三一重工不仅收获了人气,而且得到1.3亿美元的销售及意向订单,为历届参展最好成绩。

八年前,三一重工第一次踏上美国版图设立了三一美国有限公司(下称三一美国)。这是三一重工国际化继印度之后的第二站。彼时,没有人知道三一重工是干什么的。

成立三一美国一年后,三一重工加快了国际化步伐。2007 年 9 月 12 日,三一重工与美国乔治亚州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协议,计划在五年内实现5亿美元的产能。这一年,三一重工的营业收入才91.45亿元人民币。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乔红及佐治亚州州长等当地政要出席了签字仪式。

三一重工开拓美国市场背后一直有着政府高层的介入。2011年2月,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访问美国佐治亚州,出席三一美国公司一期工程落成典礼并为之揭牌。同年10月20日,美国佐治亚州州长内森˙迪尔一行到访长沙,与湖南省签署了省州友好合作关系协议,并专程参观三一重工长沙总部。

作为三一海外市场的重要部分,2009-2011年,三一美国再次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258万美元,用于开发越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等新产品。2011年5月,三一在美国乔治亚州Peachtree市的研发制造中心正式投产,三一重工从“中国制造”变身为“美国制造”。但这并没有给三一重工真正带来多少收益。

糟糕的是,三一美国的风电项目也不顺利。2012年2月28日,三一集团子公司Ralls公司正式收购Terna US公司的Butter Creek项目资产。该项目位于美国俄勒冈州西南12英里处,包括4个10兆瓦风电组。项目预付金的项目共享,已获得并网协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等所有的合法手续。

2012年4月,Butter Creek项目公司与美国当地知名建筑商签订合同,由后者负责项目建设。Ralls公司作为项目监理,负责项目建设管理、进度协调等工作。

2012年5月,美国海军西北舰队以Butter Creek 项目中一个风场可能影响空军训练为由,与三一美国交涉迁址事宜。尽管美国海军无权审批风场建设和空域管理,Butter Creek项目更是早在2010年9月就已取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无潜在危险”许可,Ralls公司仍配合美国海军将风场南移了1.5公里。

美国海军对Ralls的配合工作表示了满意,并出具了信函支持Butter Creek项目再次申请FAA许可。但当Ralls公司代理律师根据之前约定向美国海军索取搬迁补偿时,他们开始推诿。更糟糕的是,2012年6月14日,美国海军邮件告知三一:已接到美国国防部通知,Butter Creek项目受到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关注,故不能再与三一直接沟通赔偿事宜。

2012年7月25日和8月2日,CFIUS以“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分别做出两次阶段性裁决:Ralls公司必须停止修建这些风电场项目,在没有获得美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也不能将风电场及建设风场所需设备出售。

为了避免损失,Ralls公司随后与CFIUS积极沟通,认为CFIUS的两次裁决超出管辖权限,使得公司遭受了不公正和歧视性待遇,但未能得到正视。

2012年8月29日,CFIUS向三一重工代理律师提供了准备下达的最终裁决草稿:命令Ralls公司撤出Butter Creek项目所有的股权和所有设备,却不允许Ralls公司将产品和风场转让给第三方,而且不允许将Ralls公司及其资产转让给第三方,除非拆除了风场所有三一重工生产的设备,且受让的第三方经其审核为美国人而非三一重工员工。更为离谱的是,拆除Butter Creek项目过程中,除了美国国籍员工外,三一重工工作人员禁止再进入风场。

问题还在升级。2012年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Ralls公司兴建风力发电厂。

2012年10月1日,原本已经将“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告上法庭的Ralls公司再次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递交诉状,追加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被告。半个月后的10月18日,三一重工在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文波和三一集团副总经理兼Ralls公司首席执行官吴佳梁到场向200多位全球媒体记者控诉美国政府。

“三一对美国完全出于友好的初衷,对在美投资兴业抱有极大热忱。三一没有理由也绝不会做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事情。”吴佳梁解释,CFIUS的做法不仅让三一重工损失金钱,而且损害了三一重工的名誉,“这是三一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本来,三一重工历年在美国的投入就鲜有收益。2013年1月29日,《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的一篇报道描述道:三一重工在美国有6万平方英尺(5574平方米)的办公区,员工仅85名,相当于大约每人65平方米。虽然美国风电项目的交易额仅为600万美元,但如果三一面对美国政府的贴标签行为忍气吞声,那么三一的美国之路必然走向穷途末路。

“以美治美”

“三一是不是疯了?”三一重工宣布起诉奥巴马之后,人们开始对这家中国工程机械公司有了新的看法,包括美国人和中国人。这是一场蚂蚁对巨人的战斗,而且是在巨人的本土作战。人们无法预测这场官司能否打赢。

转机出现了。2013年2月22日,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法官AMYBerman Jackson于当地时间签署了裁决结果,称“本法庭没有被禁止对Ralls对总统令提出程序正义挑战进行审查”,即认定美国地方法院有权审理三一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及CFIUS一案。

在美国历史上,CFIUS从来没有受到过法律挑战,而美国总统遭受外国企业的诉讼也极其罕见。但三一重工的绝地反击,打破了全球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起诉CFIUS的“禁忌”,也令美国总统近50年来第一次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法律诉讼。向文波说:“我们希望三一此举能促使CFIUS更加慎重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更加透明公正地处理外国企业赴美投资问题。我们更加希望这一行动能够为中国企业在美开展业务及投资提供借鉴。”

回顾三一的诉讼策略,最大经验是充分利用了美国的法律资源和党争的现实来维权。风电受阻案诉讼的结果无非两种,一种是和解,一种是赢。吴佳梁从美国高水平律师中挑选出两个团队,一个偏共和党,另一个偏民主党。如果倾向于和解模式,就选择偏民主党的律师团;如果倾向于诉讼到底,则选择偏共和党的律师团。“因为他们的律师本身就跟白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一重工最终选择了偏共和党的律师团。这个律师团包括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司法部总检察长保罗˙克莱门特、司法部副部长丁越(Viet Dinh),以及克林顿时代的海军部首席律师和小布什时代的白宫副首席律师。

三一重工做这样的安排并不是没有根据。共和党一直都在质疑奥巴马的执政能力。2013年是奥巴马的中期选举年份,选举结果直接影响此后两年奥巴马是否继续当选美国总统。而彼时奥巴马在美国的政绩表现不佳,在国会经常受到共和党攻击。如果三一重工让奥巴马败诉,对于民主党来说是增加了胜算筹码。

三一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2014年7月15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奥巴马政府禁止Ralls公司一案侵犯了原告Ralls公司的合法权益。

三一重工代理律师、美国美瑞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夏廷康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美国华盛顿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下达,从那一时刻起,美国奥巴马总统就BC风电项目下达的命令在法律上已经失效了,三一的诉讼取得了“彻底胜利”。

当然,此案还存在变数,客观上存在CFIUS和奥巴马上诉及地方法院重审的可能性。但是,三一集团董事向文波认为:“一旦重审,CFIUS的决策程序将完全公开,而完全黑箱操作的CFIUS很可能没有底气公开。巡回法院‘CFIUS裁决违宪’的判决即便发回重审,也不能推翻这个结论。所以,从概率上讲还不是最后胜利,但是对于对美国司法有体会的人来讲,实际上是一个胜利。”

因此,此案下一步发展仍有三种可能。一是CFIUS和奥巴马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二是他们放弃上诉,这就是最终裁决;三是双方和解。“三一下一步行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反应。”

赢了什么?

“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是欧洲、中东国家,还是加拿大企业,没有人敢对CFIUS提出挑战。中国企业对西方国家首脑的行政行为进行维权,此案是第一次胜利。”夏廷康说。

在美国的外资企业一直面对着一个“秋菊打官司”的怪圈:CFIUS基于“国家安全”理由阻碍企业在美国投资,又不给出明确理由。一旦企业起诉CFIUS,禁令就会被总统令所取代。夏廷康说:“而总统令是不受司法审查管辖的。这就造成所有投资者一旦遇到CFIUS,就‘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之所以各方面都对这个非最终的胜利如此欢欣鼓舞,是因为此案挑战了CFIUS的“独裁”。即使CFIUS和奥巴马选择上诉给案件带来变数,最低程度也能够推动CFIUS从黑箱操作变得透明、可交流。正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贾秀东所说:“今后我们的企业在美投资,可以援引这一判例,增加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经验。”

对中国企业来说,要走向国际,关键在于文化适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副院长曹和平表示,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在国外寻求更好的发展,不是将企业搬到国外简单了事,而是应该学习当年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经验与教训。企业要了解自己在陌生的文化土壤上生长的前提条件,包括竞争模式、营利模式和成长模式。

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提醒,中国企业必须有这样一个意识,在美国从事贸易投资,法律的成本要算在内,不能一心只想赚钱。如果遭受不白之冤,就必须拿出钱来打官司。“三一重工如果不是顶着这个精神,它就完了,跟过去的华为、中兴一样。”

CCTV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马宇(博客,微博)则质疑,在收购这个风电项目之前,三一是否做过法律评估?为什么没能避免这样的法律风险?在美国,有关外国投资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必须申报是很明确的,中国公司不同于美国的盟国希腊公司(意味着会有更加严格的安全审查),三一应该也是很清楚的,为何没在收购前向CFIUS申报呢?

而对于三一重工而言,绝地反击至少赢了市场。有观点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在美国打这样的通天官司,推动了三一集团在短时间内主动融入美国文化、经济和政治圈,提升了知名度,客观上起到了开拓美国市场的作用。2013年,三一美国首次实现盈利,三一重工在美国市场持续了六七年只见投入不见盈利的局面在这一年扭转。三一美国公司这几年还研发出了适合美国市场的本土化产品,开发出了履带起重机、越野起重机、平地机,其中履带起重机已经位列前三。

原标题:三一赢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