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宁波500千伏春晓变“无人值守”智能辅助一体化平台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并进入24小时试运行阶段,标志着浙江电网率先迈入“物联网”时代。
“该智能辅助一体化平台投运后,在国网系统内首次使变电站具备智能化识别、远程监控、环境监测等功能,全站设备工况、环境温度、室内湿度等均进行实时监控,为变电站‘无人值守’奠定坚实基础,”国网浙江检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天一运维站监控室,国网浙江检修公司运维人员陈鹤打开智能辅助一体化工作站,登陆到“无人值守”操控系统内,对距离46公里以外的500千伏春晓变继保小室内的灯光设备进行控制,并与小室内摄像机进行联动控制。短短数秒,远在数公里外的灯光设备自动开启,摄像头旋转至指定角度。而在此之前,运维人员需对继保小室内的保护屏、开关柜等运行设备检查,必须两人驱车赶往指定的变电站进行现场巡检,光是来往车程就要1个多小时。
为适应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管理模式的转变,加强“无人值守”模式下快速发现并及时隔离故障的能力,提升电网事故应急处置水平,该智能辅助一体化平台的建立必不可少。据悉,这一平台的搭建在国网系统内尚属首次,该平台包括环境监测子系统、灯光控制子系统、监控视频子系统、屏柜设备、线缆设备以及工作站。平台配备具有“物联网”特性的温湿度传感器、水浸探测器、红外感应器等仪器,通过网络接入,将传感器、控制器、设备、人相联,可实现智能化识别、灯光控制、远程监控、环境监测等系统功能。
运维人员通过工作站操控系统上设定的各种参数,包括继保小室室温和湿度等参数,还可以远程操作空调、门禁、摄像机等辅助设备。一旦继保小室内发生危险,运维人员就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提前掌握继保小室内保护柜的运行情况,对故障进行预控,减少危险点对设备的伤害。另外,“无人值守”智能辅助一体化也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对设备巡检的工作量,让他们切实地体验电脑前掌控设备运行工况的“千里眼”、“顺风耳”的感觉。
据介绍,500千伏春晓变作为一体化平台首批试点站24小时试运行正常后,该平台将在全省33个500千伏变电站及特高压浙北、浙中、浙南站逐步开展。届时,一张覆盖全省10万平方公里的电力“物联网”将全面铺开,这将大大提升浙江电力主网的智能水平,为“大检修”体系下“无人值守”和运维一体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原标题:国网首个变电站“无人值守”智能辅助一体化平台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