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环保部公布了19家企业的脱硫存在问题,又正值《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以下简称《标准》)7月1日这一实施节点,所以火电厂的环保问题再次成为业内焦点话题。有的报道更是以环保政策“难落实”、“如何落地”等字眼描述或预测环保新政。
但是,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当前的环保改造形势,便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中电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当年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3600万千瓦,截至2013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7.2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1.6%;当年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2亿千瓦,截至2013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4.3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的50%。而目前各地也正在紧张进行脱硫脱硝改造,以达到《标准》的要求。甚至,有的地方和发电集团已经提出严于《标准》的要求,推动火电机组的“近零排放”或向燃气电厂排放水平看齐。在此次公布的企业中,虽然问题企业中热电联产企业多,但应该看到,对整个热电行业来讲,其比重十分有限。
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庞大的行业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企业。法律、法规也许无法保证杜绝违法犯罪发生,但可以保证有法所依。电力行业企业众多,问题复杂。电力行业的名声需要严厉的执法来维护。
原标题:电力行业名声需要严厉执法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