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联合晶报,邀50人亲子科普团“探秘”大亚湾核电基地等能源项目。
核电站长什么样?它是怎样安全运行的?不可再生的天然气为何属于绿色能源?……5月31日上午,大鹏新区联合晶报组织的绿色能源亲子科普团活动一行50人,走进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接收站和大亚湾核电基地,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亲子探秘之旅”。
据悉,本次“走近绿色能源爱上低碳生活”主题科普活动,大鹏新区从全市征集了22个家庭参加。这是新区响应国家科技部“201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新区迎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一项重要宣传活动。
首访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天然气是位爱环境爱清洁的朋友
当天上午9时40分,科普团首站抵达位于大鹏下沙的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接收站。据悉,作为中国首个进口液化天然气试点项目,该接收站供气范围包括:深圳、惠州、东莞、广州和佛山等地的城市燃气用户和香港电厂用户,是珠三角重要的能源基地。
天然气从澳洲远航而来
在大门口,团员接受了一次严格的安检。接着,又上了一节安全教育课,了解参观时的安全知识和要注意的问题。原来,天然气在接收和输送的过程中,存在火灾、低温、高压等危险,进入核心工作区参观者,严禁携带打火机、手机,照相机要装上特殊的防爆装置才可使用。
“你们是我们公司成立以来接待的第一批小客人,不知道大家对天然气这位‘朋友’了解多少?”送上“安全礼包”之后,接收站的工作人员崔叔叔开始通过PPT和视频把天然气介绍给大家认识:天然气虽然与石油和煤等同为化石燃料,但它无色无味无毒、热值高、燃烧稳定,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它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
经崔叔叔这么一介绍,大家马上便喜欢上这位“爱清洁”的新朋友,而更让大家感兴趣的是它还是位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原来接收站里的天然气是从西澳大利亚海上气田,经过液化厂的处理,变成液态之后,用专业运输船航行2800海里,才抵达深圳大鹏。此外,天然气还是位“魔术师”,从-162℃的液态,经海水汽化,又变成可燃料的气态,之后通过管线,输送到千家万户和电厂及工业用户。
据了解,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管线运营长度约为440公里。为了宣传保护天然气输送管道免遭人为破坏,沿线管道上放置有各种警示牌,管道标志桩上还有管线保护24小时应急呼叫中心号码:4006788600。“天然气的旅行路线太长、太复杂了。”小女生邓玉蕾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画上天然气的旅行路线和生产路线图,俨然一个小工程师。
接着一场有奖知识竞答活动上场了,“天然气有哪些用途?”“可以烧饭”“可以发电”“还可以让汽车跑起来”……这些问题可难不倒大家,小礼物一下子被领走了一大半。 “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的天然气还能供人类用多少年?”100年?80年?60年!地球上的天然气探存仅120万亿立方米,只能使用50至60年!崔叔叔最后呼吁大家:请随手关灯不乱砍树,培养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安全的“大罐子”
在了解天然气的“出生地”和“脾气”之后,崔叔叔陪着大家观看了基地模型,还带着大家坐上参观大巴进入接收站的核心区,实地了解天然气是怎样在各种容罐和管道里完成从液态到气化的“超级变变变”的。
车子一走进作业区,三个巨大“罐子”一下子便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原来,远航而来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抵达接收站卸料码头之后,通过卸料臂将液态的天然气输送到“大罐子”储存起来。这个完全密封的大罐子里便是液态天然气的家,它高80米,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安全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顶全容罐,能够承受巨大的外力冲击,还有特殊的双层罐设计防泄漏。
这是高压泵、那是海水气化器,大家在现场看到各种各样的管道,液态天然气在其中实现气化,再通过计量站之后输送到城市管网用户及电厂,完成了它最后的“旅行”。
路过槽车灌装站时,崔叔叔告诉大家,这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槽车灌装站。你造吗,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创下了不少个“全国第一”呢!它不仅是中国第一个进口LNG项目,还拥有全国第一艘专业运输船“大鹏昊”呢?参观结束时,科普团成员还以蓝天和“大罐子”为背景来了一张合影,用最诚挚的掌声感谢接收站叔叔阿姨们的热情招待和赠送的小礼物。
大亚湾核电基地探秘:
蓝天碧海间一座 花香鸟语的小城
离开了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亲子科普团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大亚湾核电基地,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车子穿行在绿树掩映的核电大道上,只见宿舍楼林立,超市、食堂、运动场……人们怡然自得地走着,还有老人带着小孩在玩耍……这就是传说中的核电基地?正当大家深感意外之际,大鹏新区经服局的叔叔阿姨早已在核电基地的食堂准备好了一顿特色午餐,先让大家体验一下核电基地的日常生活。
核电是“节能减排王”
午餐之后,科普团走进大亚湾核电基地科普馆。这里安放着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全景沙盘模型、核岛、常规岛及相关设备模型,还有许多科普图片、文字、模拟机、问答机等展品,从中可了解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全貌、核能发电原理、压水堆核电站的安全可靠性及核电站建设情况等。
在观看了一部介绍核电基地的科普短片之后,科普馆的小罗姐姐开始领着大家参观。据介绍,大亚湾核电基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共6台机组,年发电能力达450亿千瓦时。其中,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的电力70%输送往香港,30%用于南方电网。
在核岛设备模型前,大家围着小罗姐姐,听她介绍核反应堆的发电原理。“在外形像圆柱形水泥罐的‘核岛’中,直径2米、高10米的核反应堆被置于中心点,3台圆柱形的蒸汽发生器和水泵分布均匀地围绕着核反应堆。”据介绍,核电站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铀235的原子核在裂变反应中产生的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而后蒸汽再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如果按上网电量441.6亿千瓦时计算,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核电站每年少消耗标煤约1440万吨,减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3551万吨,二氧化硫约34万吨,氮氧化物约22万吨,相当于种植了约10万公顷森林。
“核电真是‘节能减排王’!”上小学6年级的姚子弈是位小科学迷,他告诉记者,虽然他曾一次次地从百科书里了解核电有关知识,但如此近距离接触核电站却是第一次。
而展览厅里,不少小团员被像游戏机一样的核电知识问答机所吸引住了,大家轮番上阵,来个“人机对答”,玩得不亦乐乎。
核电站如何安全运行
“大亚湾核电站会不会发生日本福岛核电站那样的核泄漏事故?”在核能发电流程模型前,家长们边听讲解边提出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日本福岛采用的是废水式反应堆,一旦发生泄漏会随废水排出。”小罗姐姐解释说,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使用的都是压水式反应堆,采用三回路设计,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和安全的反应堆。据介绍,每个“核岛”都设有三道安全屏障:第一道是密封着燃料芯块的锆合金包壳,第二道是20厘米厚的钢质压力壳,第三道是90厘米厚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壳。
那大亚湾核电基地会受地震威胁吗?据了解,大亚湾核电基地20公里以内没有6级以上的能动断层,地壳安全稳定,发生强地震的概率非常低。同时,其建筑结构、系统和设备抗震设计为8级。
核电站里核废物如何处理?核电站周围辐谢值会偏高吗?如果发生核泄漏怎么办?面对着大家种种“担心”,小罗姐姐都耐心地进行解答。“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我们每做一次胸透所受的辐射是0.02毫希,核电站周围一年所受的辐射0.01毫希。”据介绍,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营20年,已形成一整套安全保障体系,根据核电站1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0个环境监测点长期跟踪监测数据显示,大亚湾核电基地环境放射性水平与电站投产前本底数据相比没有变化。
白鹭栖息之地
从展厅出来,科普团一行乘着大巴在核电基地里游览了一番,沿着基地的滨海大道,到材料码头看海。这里原是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初期的材料装卸码头,现在却有浪漫的名字——情人岛。目前,基地里住着七八千人,工人们在休息之余可以在这里垂钓、观海,带着孩子在沙滩上玩耍、在海里游泳。
路过一大片绿色的草坪,小罗姐姐告诉大家,这就是核电基地人最引以自豪的“白鹭草坪”,每年三、四月,成群的白鹭会在此栖息,白鹭已成为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形象代言人”。
最后,大家登上观景平台,俯瞰整个核电基地工作区域的全景:阳光下,蓝天碧海间,左边是岭澳核电站,右边是大亚湾核电站,圆柱形的“核岛”,一排排的厂房,就近在眼前,这是你想象中神秘甚至带有些“可怕”的核电站吗?来吧,让我们一起合个影留念。
□探索
大鹏下沙片区将试点LNG冷能利用
-162℃的液化天然气在汽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冷能,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冷能,变废为宝?
记者日前从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获悉,大鹏LNG接收站所在的下沙片区东面,将开发为5A级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而在这一片区的未来开发规划中,将试点LNG冷能利用,打造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示范样板。
据了解,未来的下沙国际度假区将集中酒店群以及冰雪世界等旅游设施,还包括附近的国家基因库,形成了一个集中的客户群,而片区西面的LNG接收站为冷能的利用提供了可能。冷水空调和制冰两种冷能利用方式,不仅能有效减少LNG气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冷污染,还将为下沙片区节省大量电能,并为冰雪世界提供冷媒,大大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如何在下沙开发时把整个社区的LNG冷能利用考虑进去,为整个中国循环经济走出新路?目前,市、区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相应的技术方案,据悉,相关技术障碍已取得突破。
据了解,LNG冷能可应用于多个商用或研究领域,如低温干燥与粉碎,冷能发电、低温养殖、栽培、医疗等,我国LNG冷能利用尚处起步阶段。
感言
整个核电站比我想象中小得多了,不过它发电力超强,年发电量450亿千瓦时。” ——女孩刘宇彤
希望核电站能向更多的人开放,让大家知道不仅核电站里环境好,核电对保护环境也很好。”——女孩吴也
地球上目前探存的天然气只能用上五、六十年,地球的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每个人都要爱护环境。”——男孩邬政霖
“这种近距离科普体验活动太棒了!这是我送给孩子一份最有意义的‘六一’礼物了。”——家长李庆栋
“这种移动科普活动深入现场,特别对孩子们来说是最直观、有效的教育,希望以后大鹏能组织类似科技夏令营等活动,时间可安排长一些,让孩子静下来学习更多的科普知识。”——家长王伟
“原先只知道大鹏有东、西涌和较场尾等景区,有纯净的海水和蓝天,但不知道它还是深圳、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的核电、天然气等绿色能源重要基地。看来大鹏的好空气、好环境,与这些低排放的绿色能源有很大关系。”——家长任亚欣
原标题:“你好,绿色能源,我们做个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