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华集团)是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并且已经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经销商,其对煤炭资源的掌控力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煤炭贸易中也具有毫无争议的地位。数据显示,2013年,神华集团生产原煤4.96亿吨,占当年原煤产量37亿吨的12.5%。由于神华集团生产的煤炭主要以动力煤为主,所以在动力煤市场中,神华集团的份额会更高。一、现货定价权的实际掌控者近年来,国家先后取消了由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制度、取消了重点煤炭合同,实现了电

首页 > 企业 > 正文

动力煤市场 神华的江湖

2014-05-23 09:55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赵智锋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华集团)是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并且已经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经销商,其对煤炭资源的掌控力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煤炭贸易中也具有毫无争议的地位。

数据显示,2013年,神华集团生产原煤4.96亿吨,占当年原煤产量37亿吨的12.5%。由于神华集团生产的煤炭主要以动力煤为主,所以在动力煤市场中,神华集团的份额会更高。

一、现货定价权的实际掌控者

近年来,国家先后取消了由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制度、取消了重点煤炭合同,实现了电煤价格并轨,煤炭市场的市场定价功能日益显现出来。2011年以后,神华集团变更了市场煤炭销售的定价机制,销售合同价格正式与“环渤海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指数”实行联动,完全参照该指数实行每周调整。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是反映环渤海港口动力煤的离岸平仓价格水平以及波动情况的指数体系的总称,素有“煤炭价格风向标”之称。不仅神华、中煤、同煤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基准定价,五大电力公司也都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自己采购煤炭的定价标准。

然而数据显示,2013年神华集团通过北方港口下水动力煤约2.3亿吨,占整个北方港口下水量6.1亿吨的31%。这说明,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大部分基础数据正是来源于神华集团。显然,通过调整自己的报价,神华集团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动力煤现货价格走势的。

二、电煤价格谈判的主导者

回顾2013年末的电煤价格谈判,早在9月中下旬,神华集团就开始不断上调动力煤出厂价。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12月26日,动力煤出厂价被连续上调13次,主流动力煤种累计上涨142元/吨,累计涨幅28.8%。特别地,同期的其他煤炭企业也纷纷跟随神华的步伐,不断地上调其动力煤的销售价格。

尽管当期秦皇岛煤炭库存不断走低,但是广州港煤炭库存却没有明显变化,相反山西省的煤炭库存还明显跳跃走高。可见,库存并非主导动力煤价格连涨的最终原因,否则动力煤期货的基差也不会异常走高超过80元/吨。这种反常现象的背后原因显然是不言而喻的。本人认为,上述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煤炭企业为了能够在年度煤电价格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利用资源优势人为造成的,也即通过控制港口的煤炭库存量,刻意制造动力煤市场供应紧张的表象,从而催生现货价格的接连上涨。

尽管煤电谈判迟至今年的2月份才最终落幕,而神华集团与下游电厂最终签订的长协价格大幅下浮,其中5500大卡煤港口平仓价为568.8元/吨,而对于大用户,神华集团还会根据其订货量的不同,再给予10元左右的优惠,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煤炭市场供应过剩,而煤炭价格呈现长期下滑趋势的背景下,神华集团在电煤价格谈判中仍然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主导地位。

三、现货市场的价格领导者

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通常表现为由各寡头相互协调的行为方式所决定。这种协调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价格领先制和成本加成法。价格领先制是指一个行业的产品价格,通常由某一寡头率先制定,其余寡头追随其后确定各自产品的售价,该寡头也就是所谓的“价格领导者”。成本加成法则是以厂商生产能力的某个百分比确定一个正常或标准的产量数字,然后根据这一产量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成本,然后在所估计的平均成本基础上加上固定百分比的加成,从而制定出产品的售价。

显然,中国的煤炭市场尤其是动力煤市场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这个市场的价格决定方式是价格领先制,而神华集团则是该市场的价格领导者。

历经年初神华集团不断下调挂牌价之后,动力煤期货价格在二月份开始企稳,考虑到3月份动力煤现货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好转,投资者普遍预期动力煤市场将会出现回暖迹象。然而,2月28日晚,神华集团突然宣布下调动力煤价格,将港口动力煤主流品种销售价格自3月1日起普降20元/吨。这一行为使得调价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也即3月3日当天的动力煤期货合约纷纷以跌停收盘,这也是动力煤期货上市后的首度跌停。而在现货市场上,中煤集团率先做出应对,同煤集团和伊泰集团等纷纷跟进,整个市场是一片降价潮涌动。

“神华出手,莫敢不从”。多年来,每当神华集团调整煤炭价格之后,其他煤炭集团和企业所能够表现出来的行为毫无疑义地一致,那就是跟随神华集团的步伐而纷纷调价,可真是“一呼百应”。这种支配型价格领先制在煤炭市场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期货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兖州煤业、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相继在3月24日、3月28日和5月13日发布公告表示要开展动力煤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根据相关公告,兖州煤业套期保值业务最大持仓量不超过150万吨,保证金规模不超过5亿元;中国神华套期保值的数量不超过该公司2014年度下水煤销售量的10%,保证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中煤能源套期保值的最大持仓量不超过400万吨,保证金规模不超过4亿元。我们据此计算,兖州煤业的最大持仓量为7500手,中国神华则在11.3万手左右,中煤能源为2万手,三家合计在14万手左右。

我们注意到,在这三家煤炭企业发布公告之前,以单边计算,动力煤期货的持仓量不足3万手,日成交量也仅维持在2到4万手之间。这和煤炭企业的套期保值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显然对于能够掌控动力煤现货市场价格走势的神华集团而言,其套期保值的操作必将严重冲击动力煤期货市场的稳定,甚至将左右动力煤期货价格的未来走势。

我们注意到,4月份以来,以双边计算,动力煤期货的持仓量从4月1日的3.18万手增仓到5月20日的6.67万手,增仓3.49万手,增幅高达109.7%,而同期动力煤期货的成交量则从最高点4月11日的7.21万手逐渐回落到当前的不足3万手。持仓量的大幅增加或显示了煤炭企业套期保值单子的入场,但成交量的下滑一方面反应了市场分歧的缩小,另一方面则可视为市场多空力量的失衡。毫无疑问,巨量的套期保值额度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笼罩在动力煤期货市场的上空,即便是5月1日神华集团将动力煤各煤种销售挂牌价上调5元/吨也不改动力煤期货震荡下行的步伐。

我们揣测,考虑到前期神华集团的突然降价虽然降低了港口的煤炭库存,冲击了动力煤的贸易进口商,挤压了中小型煤炭生产商的生存空间,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整个煤炭市场,因此,在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采取各种手段在稳定利润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煤炭市场的集中度,这仍然是神华集团等煤炭企业的诉求所在。也就是说,神华集团仍然有降价促销的动机,这意味着未来动力煤期货价格仍有大幅跳水的可能。而在主导现货降价之前,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卖出套期保值的操作,仍然是神华集团等煤炭企业的不二选择,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操控市场的嫌疑。

作者介绍:赵智锋,英大期有限公司研究所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硕博(期货从业资格证号:F0275972 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03055)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