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冈县石径乡洞卡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大山砍开,巨大的石块堆放着,美丽富饶的六池河在这里转了个弯。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一座小型水电站从这里诞生了,经过了43年的运行,“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大字依然鲜艳,三代电力人的青春、梦想却随着六池河的水,日渐远去。二十年,怀揣梦想的少年“当年来到这里工作,那时还是18岁的女孩,对未来充满了梦想和希望。” 说起当年的情景,黄小红充满了怀恋。洞卡拉电站离县城有14公里。建成于1970年,是当年凤冈县最大的电站。厂区背靠一座峭壁,从六池河引水发电。1992年,这些县城里的孩

首页 > 农电 > 人物 > 正文

在春风荡漾的六池河—遵义凤冈供电局洞卡拉电站三代人的故事

2014-05-14 15:09 来源:贵州省遵义供电局 作者: 黄国辉

在凤冈县石径乡洞卡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大山砍开,巨大的石块堆放着,美丽富饶的六池河在这里转了个弯。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一座小型水电站从这里诞生了,经过了43年的运行,“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大字依然鲜艳,三代电力人的青春、梦想却随着六池河的水,日渐远去。

二十年,怀揣梦想的少年

“当年来到这里工作,那时还是18岁的女孩,对未来充满了梦想和希望。” 说起当年的情景,黄小红充满了怀恋。

洞卡拉电站离县城有14公里。建成于1970年,是当年凤冈县最大的电站。厂区背靠一座峭壁,从六池河引水发电。

1992年,这些县城里的孩子们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了这里。

“那时,设备设施也很老旧,石头房子里很潮湿,最怕蜈蚣,有时候,打开抽屉就看到了。”想起以前,黄小红心有余悸。“上下班路上,还有不期而遇的毒蛇。”

慢慢的克服了恐惧,做饭、洗衣等一切还得从头学起。

九十年代,电站的交通很不方便,每天只有一趟客车从前面经过。10多公里的路程,就像千万里一般遥远。

“每上一轮班就要在电站呆7天,每天在厂房值8个小时,那里都去不了,恍如隔世一般。”

“最兴奋的是去乡镇上赶集。”

离电站不远有个小镇,一到赶集天,几个伙伴,背着背篼,提着竹篮去赶集。像大人一样讨价还价,买点豆腐、鸡蛋、土豆等食物,一起锅碗瓢盆的做,那就是最开心的日子。

“刚开始,什么都做不好,煮的饭是生的,炒的菜是咸的。天天吃面条,吃得碗里尽是泪水。” 黄小红说:“最怕的就是过年,外面都在放鞭炮,自己只有躲在被窝里哭。回家的愿望折磨得人都要疯了。”

二十多年了,能够安安心心留在家里陪家人吃年夜饭的机会屈指可数,每年只有4分之一的人能够有这样的幸运,其他人都只能陪着发电机过节了。

“时间久了,心,也变得硬了起来,过不过年都一样。有些却越来越好了,那就是坚持的耐心和娴熟的厨艺。”

“幻想中幸福的爱情,就是天天嗲在一起的甜蜜。没想到,到头来,聚得最多的竟然是自己的同事。”黄小红和同事罗成,相视一笑。每天8个小时,寸步不离,连吃饭都是别人送来。

从厂房到宿舍,有180多步的石梯,每梯都有三四十厘米高。“刚来时,走一次,脚痛几天,现在是如履平地了。”

褪去了青涩,而皱纹在她们脸上慢慢爬行。

三十年,修炼的“长征”

一脸黝黑的胡庆星,最大的爱好就是守在面前的那条河里钓鱼。“钓鱼让我内心宁静,与世无争。”

曾经在外工作的胡庆星,有着辉煌的过去。从小就品学皆优深得老师喜爱,当过知青,做过茶厂会计。在遵义长征电器三厂最辉煌时,先后被选举为车间团支部书记,厂团总支部书记,是厂部五董事之一。后来因为家庭,他放弃了优越的环境和光明的前程。1986年,来到了洞卡拉电站,和妻子陈德芬,一呆就是27年。

陈德芬是1983年来到电站工作的,经人介绍和胡庆星结了婚。

“以为回来可以照顾家庭、孩子,没想到,爱情照顾到了,孩子却成了‘留守儿童’。”胡庆星和陈德芬一起上班、下班,是电站的夫妻搭档,一起风里去雨里来。

而只能把把家留在远处的还有任达德。这个当年被同事们称为“有车一族”的“骑手”,家住二十公里外,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来上班,回家还要下地劳作。

“我要是参加山地车比赛,一定能够得奖哟!” 即将退休的任达德,想起当年的勇猛很是骄傲。

“最对不起的就是孩子。”说起孩子,电站所有员工都有些愧疚。

“上班时间到了,出门都要躲着他,怕他哭。但是,一岁多的孩子,每次他都好像知道一样,抱住我们的脚。” 陈德芬眼里还是有些湿润。

“我女儿,几岁就学会了煮面,就能够独自上街买粉吃了。”胡庆星说:“自理能力很强,比其他孩子懂事多了。”

放假的第一天,电站的亲子活动也拉开序幕。

孩子们随父母来到了电站。下河游泳、钓鱼,或者做游戏,这些亲子活动,对于这些电站员工子女们,有着童年最特别的快乐幸福。洞卡拉,也有了更多的欢笑和生气,成了大家的乐园。

“大部分孩子都是听着发电机的声音长大的。”

在铁桶般的厂房里,四周没有通风的窗口,屋顶也没有可供阳光穿过的缝隙,发电机的轰鸣声沉闷高亢。夏季,这里生产的滚滚热浪。到了冬天,全是刺骨冷风。

“这里的温度,都要比外面高或者低几度,说话声基本听不见,时间长了,连聊天别人都以为是在吵架。”胡庆星感叹着。“坐在这里,连太阳升起、落下都看不见,几十年就过去了!明年任达德、陈德芬、关启凤和我,就该退休了。”

“你看,毛主席诗词我不知读了好多遍,每一个标点符号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胡庆星指着墙上有些斑驳的《七律,长征》说。“这是陪我们几十年度过的“长征””

“当年上班都是骑自行车,现在可以骑着摩托回家了。”看着陪伴他的“坐骑”,任达德有着不一样的心情。

四十年 退休的老人

洞卡拉电站始建于六十年代,许多物件都是那个年代的,显得有些陈旧和古老。和电站一样古老的还有退休员工邓余信。

“工资每天3角钱,担沙要走1公里,碎石都是人工,手上的血泡一层盖一层的,都不知道痛。”回忆起当年修电站时的情景,邓余信有些佩服。

电站有两台发动机,每台630千瓦。当时,是全县最大的电站,肩负着凤冈县城的供电任务。为了赶在1970年国庆节前发电,全县从各乡镇生产队抽调人员参加电站建设。

“送电的那天,杀猪宰羊,好不热闹。”邓余信的脸上又恢复了当年的光泽,“使凤冈县城第一次成了不夜之城,我们电力工人也特别自豪。”

邓余信从建电站的时候就在这里工作,从当初的线路工,到后来的发电运行、检修。40多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去年退休了,回到城里住了几天,还是回来了。

住在电站空余的房子里,有时候也帮忙检修、送饭。

“对那些机器,比对我自己还要熟悉,遇上打雷下雨,醒来就往厂房跑,都成了一种习惯,改不了了,就尽一点余热吧。”

最初的时候,到电站没有路,为了运送设备,就在河道窄的地方,修了个浮桥。有的同志,就随河水远去了。

后来在巨石上拉起一座铁索桥,人们进进出出都从桥上过,遇到涨水的季节,河水摧枯拉朽的咆哮着。粮食蔬菜都运不进来,只有天天吃面条,从来没有一个人离开。

“最麻烦的就是跳闸,要用手关闭调速器的大手轮,要重新合闸,开关都很重,一个女同志根本搬不动。”

“现在好了,房子都翻修成新的了,厂房里也安装上了隔音室,也有了空调,设备也进行了改造,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邓余信感叹着。

“近年来,电站并入了国家电网。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机组设备的发电能力和稳定性有了提高。建立了职工小家,工作、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站长刘汉田说。

在这个只有10个人的电站里,三代人就这样守着机器日夜不停的旋转轮回,把青春和梦想放飞在大山里,随着六池河的水,一路歌唱着、奔跑着,融入这片深情的土地。

作者: 黄国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