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国用电量的13%左右,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意义重大。而LED照明在中国市场发展如此迅猛,政府全力支持是一个重要的推手。我国自1996年启动实施绿色照明工程,2003年,我国科技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立,正式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至今整十年。全球:2月20日,环境署公布研究显示,全球每年约有超过250亿吨煤油被用于照明,在没有考虑政府补贴因素的情况下,其费用高达230多亿美元。以太阳能照明取代传统油灯可产生社会、环境多重效益。环境署指出,尽管采用太阳能发光二极管系统的初始成本较高,但投资回收期很

首页 > 节能 > 合同能源管理 > 政策 > 正文

盘点:2013年LED照明行业的政策东风

2013-12-06 14:16 来源:中国之光网 

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国用电量的13%左右,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意义重大。而LED照明在中国市场发展如此迅猛,政府全力支持是一个重要的推手。

我国自1996年启动实施绿色照明工程,2003年,我国科技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立,正式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至今整十年。

全球:

2月20日,环境署公布研究显示,全球每年约有超过250亿吨煤油被用于照明,在没有考虑政府补贴因素的情况下,其费用高达230多亿美元。以太阳能照明取代传统油灯可产生社会、环境多重效益。环境署指出,尽管采用太阳能发光二极管系统的初始成本较高,但投资回收期很短。在大多数国家,其投资回收期不到一年。

中央:

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规定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公共建筑改造600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改造6000万平方米。

1月23日,《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发布,稀土行业支持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编制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是近期我国 LED 照明节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中称,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全部淘汰,市场占有率将降到10%以下;节能灯等传统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观照明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与传统照明产品相比,LED道路照明节电30%以上,室内照明节电60%以上,背光应用节电50%以上,景观照明节电80%以上,实现年节电6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万吨。LED照明节能产业大发展目标是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达到4500亿元(其中LED照明应用产品18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集聚区。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质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2月22日,国务院将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2月27日,《中国逐步降低荧光灯含汞量路线图》发布。

4月,住建部发布关于2012年城市照明节能工作专项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包含59个城市的781个城市照明项目。

5月,工信部公开征集对《LED球泡灯性能要求》等5项轻工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

5月,工信部发布2012年稀土行业兼并重组总体情况分析,表明我国稀土行业2012年并购交易活动表现较为活跃,2012年稀土行业全年发生兼并重组交易34宗,交易金额为37.8亿元。

7月,经济建设司表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中央财政从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入手,支持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对大宗用户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30%给予补贴,对城乡居民用户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50%给予补贴。截至2012年,已累计安排近41.57亿元资金,支持推广6.55亿只高效照明产品,直接拉动内需80亿元,实现年节电185亿千瓦时。

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明确“十二五”期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3亿只。8月11,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9月,工信部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3年),明确提出将LED芯片、荧光粉等环节的关键技术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创新驱动战略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