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群山,木棉绽放。在风景秀丽的桂西北山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境内,一道彩虹飞架两岸,雄峙长河;一颗明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这就是红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第一座建成的大型水电站——广西桂冠大化水力发电总厂(以下简称大化水电)。
2013年12月1日,距离大化水电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已过去了整整30年。30年来,大化水电步伐铿锵有力,不停追逐着点亮光明的梦想;30年来,大化水电科学谋划发展,织就了美丽的清洁能源蓝图。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画卷,去触摸大化水电人艰苦创业、改革崛起、持续发展的奋斗足迹。

大化水电站
开天辟地红水河上明珠闪耀
涛声阵阵,斗转星移。1975年10月,一声声炮响,掀开了红水河梯级开发的序幕,吹响了进军红水河的雄雄号角。在这片热土上,大化水电人挥洒万丈豪情,历尽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在桀骜不驯的红水河上建成了第一座大型水电站。1983年12月1日,大化水电首台10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从此,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广西城乡各地,点亮了人们的美好生活,把壮乡的山山水水装扮得分外妖娆。

大化总厂集控运行中心
30年来,大化水电紧跟时代的节拍一步步走来,管理体制历经了生产准备阶段、单厂建制阶段、梯级总厂管理阶段和股份制阶段。厂名也几易变迁,从“广西大化水力发电厂”到“广西红水河水力发电总厂”,再到“广西大化水力发电总厂”,直至今日的“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发电总厂”。
2002年12月,大化水电随桂冠电力公司归属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随着不断发展,企业总装机容量从最初的40万千瓦到45.6万千瓦,再到56.6万千瓦,然后再到75.8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31亿千瓦时。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从投产初期生产环境欠佳、设备不稳定到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从一厂单一管理到一厂多站的集控运行;从最初的粗放型管理到成为“大唐集团公司一流企业”、“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全国文明单位”,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可喜的变化。
科技兴企持续创新跨越发展
滔滔江水,滚滚东去。大化水电的30年,是持续创新、科技兴厂的30年,是实现跨越发展的30年。

技改挖潜提高设备可靠性
大化水电一期工程是“人海战术”和建设者以“揽月”“捉鳖”精神创造的结晶;随后4台机组的增容改造更是技改挖潜的创举;二期工程则提出“精品战略”的管理目标,最终成为“集团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科技进步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设备管理方面,大化水电稳步实施了科技兴企战略,大力推动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针对上世纪80年代投产的机组设备缺陷故障频繁、自动化水平低、安全隐患多等情况,在上级公司的支持下,大化水电下大力气整治设备。1998年10月至2002年5月,该厂利用机组检修时间,对4台机组进行了增容改造及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的建设。通过改造,4台机组容量增加了5.6万千瓦,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可靠性及安全系数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一代又一代大化水电人的艰苦努力下,大化一期主机设备、调速器系统、励磁系统、直流系统、自动化系统等主要设备都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技术升级改造,设备可靠性、自动化程度、健康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到2002年满足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
近年来,大化水电以“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异常”为设备检修、技改、管理的目标,着眼于防范,着手于细节,着力于治本,深化设备“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认真开展“动态对标,持续改进”工作,并创造性地开展设备缺陷管理“六不放过”、作业风险防控“六步走”,建立设备隐患排除、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有效地降缺陷、控“非停”,实现了长周期安全运行。至2013年11月,该厂机组实现连续长周期安全运行。
科技的进步,使得大化水电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变化、适应、提升。大化总厂下辖大化水电厂和百龙滩水电厂,两厂相距约30千米。2009年4月,大化水电厂老监控系统3号机现地单元成功接入总厂集控中心新监控系统,顺利并网交付系统运行。至此,该厂实现了大化一期、二期和百龙滩“两厂三地”的集控运行方式和水库联合调度方式,大大提高了电力生产的远程自动控制能力和水电的出力,为今后向智能电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履责反哺社会不遗余力
心系大电,履行责任。在大化水电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化水电人始终自觉肩负起提供清洁电力的光荣使命,企业一届又一届的领导班子成员接力长跑,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带领全厂员工务实创新,同心跨越,忠实地履行着安全责任、经济责任、文明责任和发展责任,每年都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截至2013年11月,大化水电累计发电700多亿千瓦时,实现工业总产值110多亿元,每年上缴税金近亿元,为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大唐集团公司和桂冠电力公司做强做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安全责任是企业的生命线,大化水电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安全为目标,企业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始终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围绕人、机、环、管理四大要素,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打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型员工,把排查隐患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作为安全工作的落脚点,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性评价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严规程、反违章、强意识,始终遵循“制度把关、案例教育、文化引导、全员防控”的方针,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大化水电志愿者探望敬老院老人
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大化水电关注民生,心系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谱写了一首首顾及全局利益、整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动人诗篇——坚持清洁生产,绿色生活;管理船闸,确保西江黄金水道畅通;执行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命令,为珠江流域和港澳同胞调水压咸补淡;在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为灾民捐款捐物,单是个人捐款捐物累计达100多万元;在库区广泛开展扶贫攻坚、拥军优属,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圆梦行动、平整道路安装路灯、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利用企业开放日,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开展普法教育,共建和谐库区。30年来,大化水电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塑造了“负责任、有实力、可信赖”的大唐企业良好形象。
文明创建铸就企业响亮品牌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多年来,大化水电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方针,在搞好安全生产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全力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在文明创建中,大化水电突出“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密围绕安全生产、资产经营、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目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制订一系列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激励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不断深化文明单位(部室)、文明班组、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文明小区等5个层面的创建活动,遏制不文明、不理智行为,在企业内形成人人遵纪守法、共建和谐企业的文明新风尚。
大化水电坚持“文化管心,制度管行”的原则,不断深化“责任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促进员工在负责任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同时,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共同愿景,广泛开展“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引导员工每年研读一本好书、学一两门技能等,推动员工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形成主动学习、勤于思考、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

大化二期电站上游景观
开心工作,健康生活。大化水电人用实际行动演绎了“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的同心文化要义——按照生产厂房星级管理,生活小区花园式建设的理念,持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厂容厂貌整洁有序,生活环境清新优雅,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走上新台阶;运动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保障了员工身心健康;宣传舆论阵地坚持“三贴近”,引领文明新风尚,弘扬人间真善美。
辛勤耕耘,春华秋实。近10年来,大化水电获得多项荣誉,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荣誉达80多项。先后获得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西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连续4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5年获得“全国大型水电厂劳动竞赛优胜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一流企业”,连续8年荣获“集团公司文明单位”。
泽润四方甘当水电人才摇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化水电大力弘扬“大舞台,共发展,同分享”的人才理念,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素质为重点,以专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协作为载体,以专业专项专题攻坚为抓手,持续加强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增添企业发展后劲。
该厂坚持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测评,用“想做事给一个机会,能做事给一个舞台,做成事给一副担子”的用人观,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习,构建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启动赛、学、培三联动机制,开展各专业、工种专业知识考试、技术比武、趣味竞赛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厂外技术比武、岗位技能竞赛以及上级公司举办的各类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促进人才快速的成长。此外,还利用国家西南技能鉴定站所在地的优势,大力实施人才森林培养规划,创造性地建立“1010”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人才在实践中历练,在实干中成长。
截至目前,大化水电拥有集团公司“112人才”、总厂“1010人才”达90人次,以及一大批具有丰富的管理、运行、检修和维护经验的优秀人才。30年来,大化水电不仅为本企业发展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同时也为系统内外的发展输送了近百名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有50多位同志还走上了厂(处)级以上领导岗位。大化水电人才辈出,享誉电力系统内外,更被誉为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大化水电员工参加技能竞赛显身手
风雨兼程30载,汗水凝成了光明,在水与坝的交响中,大化水电人用聪明和才智奏响了美丽的乐章,留下了一串串可圈可点的足印……展望未来,大化水电人踌躇满志。在新的征程中,大化水电人必将以30年作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会会精神,以安全发供电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维护社会稳定和队伍稳定为前提,朝着“本质安全,智能水电”的企业愿景,沿着梦想之路,不断开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