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中国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多地环境“严重污染”,pm2.5濒临“爆表”。同时也是看到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上引来变革的一年,国务院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名单,国务院总理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杨洁篪任副组长。足以显示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国家决心。
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工业生产的推动,控制工业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节能减排课题。注塑机作为一种塑胶工业的重要设备之一,是国家塑胶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注塑机也是一个耗能非常大的生产设备。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注塑机行业的生产速度已不是最重要的指标,而是加工单位重量制品的能耗。因此,必须对注塑机的机械结构、控制模式,以及操作工艺条件进行基于最小能耗的优化设计。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了塑胶机械厂家和众多塑胶企业追求的目标。
加热圈,作为塑机的辅助加热设备,一般占整机能耗的15-30%,目前市场上众多科技型企业对加热圈的节能处理投入研发力度,基本推出了两大节能加热圈派系:纳米红外节能加热圈技术和电磁节能加热圈技术。
2013年也是这两种技术流派节能加热圈全面应用于市场,并展开正面交锋的市场元年。
电磁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因为是铁制容器自身发热,所有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技术原理的上先进性,保证了电磁加热方式的节能效果,目前电磁加热圈节能改造广泛应用于塑料注射机,挤出机,吹膜机,拉丝机,塑料薄膜,管材,线材等机器、食品加工、纺织、印染、冶金、轻工、机械、表面热处理及焊接,锅炉,开水炉等行业,可以替代传统能源。
纳米红外节能电热圈采用新型纳米红外发热元件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9.8%以上;采用红外线单向辐射的传导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发热元件与料筒之间的传热效率;采用航天专用气凝毡胶,导热系数低达0.013w/m.K,保证电热圈的表面温度不高于70℃,第三代防热辐射表面涂层可确保表面温度低至50℃,从而改善了传统加热圈电热转换效率低传、热效率低、表面温度高的两低一高的致命缺点,不但可实现节能30%以上,还可以改善车间的作业环境。
2013年的两种技术流派在市场上正面交锋,通过行业人士的分析调查,之前是电磁加热作为市场的主流方式,目前这种主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纳米红外节能加热圈正在逐步取代电磁加热技术,成为市场主流。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电磁加热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可以有效保证节能率,但是也面临着很多对注塑行业致命的确定,如电磁产生的干扰会影响注塑机的电脑主机以及塑机伺服控制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产品生产效率。电磁加热方式本身需要大量的精密的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带来比较高的故障率,产生大量的售后时间成本,
进而影响产品生产效率。这些致命的缺陷也正逐步让后来的纳米红外电热圈技术成为主流。我们走访义乌润信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了解到,之前这件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电磁加热圈节能改造服务,在2013年6月,他们果断选择纳米红外电热圈作为主要节能改造方式,也真是基于大量的售后服务成本以及高技术含量带来的不稳定性;
目前电磁节能加热圈厂家比较多,如浙江中尔、源润达科技等,主要应用在江浙、山东等地,而在塑胶工业占比重最大的广东市场,则是纳米红外电热圈;通过分析发现,纳米红外电热圈的始创者能之原(NEZOY)公司就在广州,并且通过产品品质的高稳定性和能之原不懈的推广,华南片区注塑机的电热节能改造基本都选择了纳米红外电热圈。
经过以上分析和对趋势的判断,2014年将是纳米红外电热圈强势出击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一年,2014年也将注定成为电磁节能技术痛定思痛并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的一年。
能之原工程师介绍说:“基本上塑料轻工行业的设备耗电每天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随着纳米红外电热圈节能技术在塑料行业全面铺开应用,基本上可以省下一个三峡电站的状态,每吨制品耗电量基本降低在150到200度的状态。现在我们平均每吨用电量在400到500度之间,现在通过这个技术应用以后,整个的塑料制品行业吨制品可以降低每吨200度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企业自己的能耗的降低,真真实实的企业电费的降低可以减少很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