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中国资本市场并购内参》:中国电力行业最大软件并购案,或将于今年10月中旬报中国证监会审批。对于这一重大资产重组,无论对国家电网,还是青岛东软载波公司都是史无前例的双赢。但是,中国科学院朱英浩、沈国荣等院士对此却发表了更加激动人心的表彰和感慨:这是中国电力走向“云电力”的一个良好开端,它和诞生,将为中国新一代智能电网、包括智能电力、智能电站和我国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运用,整整提前四年完成。一、强强联合,不只是并购这么简章。众所周知,中国国家电网科技部,是我国电力科技开发

首页 > 发电信息化 > 报道 > 正文

国家电网欲39亿元收购国内电力软件老大?

2013-08-27 13:48 来源:香港南华早报 

据香港南华早报《中国资本市场并购内参》:中国电力行业最大软件并购案,或将于今年10月中旬报中国证监会审批。对于这一重大资产重组,无论对国家电网,还是青岛东软载波公司都是史无前例的双赢。但是,中国科学院朱英浩、沈国荣等院士对此却发表了更加激动人心的表彰和感慨:这是中国电力走向“云电力”的一个良好开端,它和诞生,将为中国新一代智能电网、包括智能电力、智能电站和我国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运用,整整提前四年完成。

一、强强联合,不只是并购这么简章。

众所周知,中国国家电网科技部,是我国电力科技开发最核心的技术权威,在电力行业,有“第二个微软”之称。科技部负责人赵永生、国家电网分管科技总经理、组成员舒印彪,都是电力技术的顶尖专家。在东软载波上市前,国家电网都一直在密切关注东软载波的软件开发和发展方向,以及东软获得的各种专利和知识产权的进展情况。东软载波第四代芯片推广尤其是第五代芯片的成功开发,在中国电网行业,都取得了前沿性的突破,特别是五代芯片的关键技术,甚至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切,对于国家电网总经理舒印彪,更是喜上眉梢。他清楚地意识到:在我国民营企业专注于研发电力载波智能软件的前沿,在不久的将来,将杀出一匹巨大的黑马。如果在未来两年内不出意外的话,它的荣冠,将属于青岛东软载波无疑。

当然,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系列科技项目的开发,无论其技术研发能力,还是科研经费的保障机制,抑或是未来产品的运用和推广,当属国家电网无疑。因为在全中国,只有国家电网独家享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际的前沿平台——那就是遍布全中国的电力市场,一个由国家电网高度控制的超级大卖场。

问题在于:国家电网拟以每股34元的价格,出资39.37亿元,一次性收购东软载波实际控制人崔健及其他五位主要股东持有的80%的股权计1.158亿股。具体为:收购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崔健4220万股股权、收购股东胡亚军、王锐各2400万股,收购肖舟880万股,收购陈一青800万股。收购苏州凯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880万股。这么高的价格,为何不直接从二级收购?观点尖锐的基金公司提出了疑问。

收购完成后,东软载波将成为国家电网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国家电网持有东软载波52.6%的股权,待中国证监会核准国家电网要约收购义务后,国家电网将成为东软的实际控制人。东软载波或将更名国电软件,公司注册地或将移到北京。而公司原董事长崔健等六大股东合计仅持有3619万股,仅占总股本的16.4%。

二、优势互补,雄霸中国智能电力未来天下。

中国未来智能电力电网,主要集中于“云电力”也称“云电网”。目前,国家电网和东软载波已经成功开发出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和正在研发的其他智能电网系列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产品:1、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一期)2、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3、电动汽车发展的电网技术,4、储能系统,5、电与用电技术6、网智能调度与智能输变电技术;7、信息采集系统,8、智能电能表,9、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与设施,10、电力光纤到户等关键技术,1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架构,包括主站、通信信道、现场终端、光纤专网、GPRS/CDMA无线公网、230MHz无线专网、中压电力线载波专网及依附于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产品等。

三、中国“云电力”的无穷魅力——万亿市场盛宴,或将由东软载波主独家享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电力科学家沈国荣发表了三个重要观点:他们认为:第一、中国“云电力”肯定会在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推动下,在未来几年全部建成;第二、中国巨大的电力市场,在目前和未来二十年内电力不能完全自给的前提下,国家电网必须抓紧实施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并且,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已形成由电科院、国家电网为主体、以民营企业青岛东软载波、北京福星晓程等知名企业为一体的庞大阵营。而在民营科技研发智能电力这一方面,东软载波无疑是最先进的领头羊,也是惟一可与国家电网和电科院相呼应的技术研发龙头。第三、国家电网收购东软载波后,其自身开发出来的各种智能软件和智能电力产品,都会优先用于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甚至或将形成由东软载波自行开发,再由国家电网自行购买供给给中国电网市场的大局面。当然其他优秀企业的产品也可在国家电网公平竟争。

四、智能电网市场有多大?1万亿丝毫不夸张。

朱英浩专家从2008年开始,经过五年的市场研究认为:仅仅在全国电力系统推广实施智能路灯五代芯片植入或其他设备的适当更新,其市场容量至少在1500亿元以上;如果考虑到目前互联网发展进程和中国电网的“云电网、云电力”,中国智能电网的市场,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这一点也不夸张。

五、业绩兜底,五年净利润20亿元将如期完成。

众所周知,根据目前东软载波的盈利能力,2012年其净利润为2.04亿元;2013年上半年约为1.15元左右,全年净利润约为2.9亿元。也就是说,东软载波的净利润从2013年开始,至2017年,五年内平均利润为不少于3亿元,但是被收购后,东软每年的净利润应达到4亿元以上。“从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被收购后国家电网自身巨大的业务需求,东软载波的平均盈利能力应该至少在每年4亿元以上”。赵永生说。因此,这对东软载波的现董事长崔健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压力。他十分乐观地认为,“东软载波在国家电网这个平台上,将借助于央企这一强大的后盾,在五年内,甚至会再造两个东软载波,也不是梦想”。也许,这也正是国家电网为什么如此看好并收购这一标的企业的根本原因。不少电力行业的专家同样乐观地认为。

六、股权激励机制即将出台,将有助于企业高歌猛进。

据悉,东软载波现董事长在被收购前,曾与国家电网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即附条件的被收购协议。崔健提出:一是国电收购时,至多只能收购主要股东们80%的股权。二是收购重组后,必须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以确保公司业绩迅猛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公司留住核心技术人才。三是公司现有的载体和经营模式在两年内不应做较大调整,除非国家电网出现重大部署和战略性规划。崔健之所以坚持和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企业技术研发不能有任何行政干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东软载波五年净利润达到20亿元以上。

七、大平台,大市场,大飞跃。

国家电网并购东软载波后,东软载波将成为国家电网最大的软件开发平台,也将成为中国电力行业最大的研发基地。其时,国家电网“云电力”将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东软载波也将完成质的跨越和“神九”般的飞跃。国家电网技术部领导满怀信心的说:“每年的营业收入至少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三倍。即在东软载波现有年净利润3亿元的基础上,达到9--12亿元。当然,这里面,可能会包括国家电网将其他核心盈利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毕竟,并购重组后的东软载波已成为中国国家电网旗下的最大融资平台和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我们将倍加珍惜”。

八、质疑:国家电网是花了冤枉钱,还是捡了一个大宝贝?

国家电网一致认为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他们算了一笔帐:一是较低的资金成本。东软载波目前总股本2.2亿,每股净资产6.73元,每年净利润约3亿元,目前尚有现金近十亿元。国家电网收购后持有1.158亿股,其实际收购成本为36亿—7.79亿净资产=31.2亿元,同时,增加了可控制的现金资产近十亿元,这还不包括每年资产的净利润4亿元。相当于用五年时间净赚了一个东软。

二是先进的软件企业。东软载波不差钱,也不缺少核心技术,更不缺少市场。仅电力载波这一主营业务,已占有全国42%以上的份额,产品的净利润率连续多年一直保持在50%左右。“所以说,东软是一个乘龙快婿,一个大金矿,一只极好的小盘绩优股”。赵永生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即便是国家电网不收购我们,我们也会在今年年底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因为我们目前已经物色了三家优质民营企业,并且与印度一家知名的国际软件企业进行了并购接触。一些国际私募也通过多种渠道欲战略投资。所以,我们并购和重组他人的方案,在四季度也基本上水到渠成了。当然,如今我们被国家电网被收购后,东软仍会继续推进大股东的并购重组工作。毕竟,我们还是东软的股东,企业的主人,我们将伴随东软共同见证即将的辉煌”。崔健董事长含着泪花对我们说。

(注:本文未经东软及国电官方确认,纯系市场传闻,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