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在加强云计算和物联网领域的市场拓展。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凌伟在中国云计算与物联网高层论坛作出了主题发言,阐释了中移动在M2M通信网方面的技术应用。叶凌伟: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互联网大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整个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应该说物联网现在非常热,特别是我们大会云计算和物联网放在一起就更热了,刚刚两个专家已经讲了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内容,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启发。物联网这两到三年在我们政府的推动下大家看到很多报道,实际上我们也认为在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是一个新产业革命。我们理解有四个方面。首先应

首页 > 发电信息化 > 人物 > 正文

叶凌伟:中移动发力M2M 以物联网拓展通信边界

2013-08-21 10:35 来源:eNet硅谷动力 

作为中国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在加强云计算和物联网领域的市场拓展。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凌伟在中国云计算与物联网高层论坛作出了主题发言,阐释了中移动在M2M通信网方面的技术应用。

叶凌伟: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互联网大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整个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应该说物联网现在非常热,特别是我们大会云计算和物联网放在一起就更热了,刚刚两个专家已经讲了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内容,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启发。

物联网这两到三年在我们政府的推动下大家看到很多报道,实际上我们也认为在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是一个新产业革命。我们理解有四个方面。

首先应用边界的扩展。现在我们通信更多基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今后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还有很大发展。

第二联网设备的爆发,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有终端手机电脑今后我们家庭终端,办公室终端会发展。现在比较热的穿戴式设备实际上已经是一种趋势。

第三信息技术的革新。现在大家看到很多物联网的应用,更多构建在我们现有传统的架构,是我们原有IT架构。业界很多讨论物联网的标准。云计算今后也是我们物联网的底层设施,包括大数据,物联网进行数据采集进行大数据的应用。

另外传统产业的改变,这是互联网和物联网今后应用很大不一样的地方。物联网伸入到我们工业和民生企业,带来企业转型升级生产方式的转变。我们理解物联网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一次产业革命。全球物联网正在快速发展,国内很多报道经常说这个产业园今年产值多少,实际上肯定没有那么快,我们了解在技术的驱动下,全球每年以20%到30%的速度增长。下面这两张表大家看到,这个速度没有呈现曲线增长的态势,但是每年是20%到30%的增长。到2018年整个全球互联网的连接数,连接的传感器,智能终端达到100亿美元。中国根据很多报道的数据我们分析到2015年物联网的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人民币。可以说物联网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今年6月份我参加一个会议,会上包括欧洲、北美很多专家分析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大家有经过讨论研讨有一个一致的关键就是说从2017年开始会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到2020年基本上它的规模超过我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实际上三到五年的时间物联网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我们认为在起步的阶段。

物联网和互联网很不一样的地方,产业复杂涉及非常多。现在比较分散,全球范围来看目前来说运营商在物联网占的份额和比例都非常小。我们看张从上游的芯片终端到下游的应用开发系统集成,产业链的跨度比较长,而且参与角色非常多,有芯片厂商,有做薄膜厂商,有做终端的厂商,现在做传感都有六七百家,我们做应用一般以企业一个行业为单位来开展,现在听比较多的智能抄表,都是垂直性连通性的应用。随着发展今后逐渐产生比较大的有一些可能做终端,有些可能做平台,有些可能是做利用的,甚至会产生虚拟的一些产业。同时产业协同是很关键,现在大家用互联网交流,智能手机都是基于安卓、IOS,终端和传感器的接口也是有很多标准。现在没有很多标准的方式,现在很多都是没法推广的。

作为中国移动物联网是我们比较看好的领域,中国移动在物联网在做部署。在2006年在重庆成立了一个中心,同时2012年为了加快物联网的发展,更好的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交流,我们移动互联网九个基地率先成立专业化的公司。我们成立这个公司是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正在全部部署,这个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快速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比较复杂,可能跟我们了解包括这次大会看到的物联网很多内容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近期到上海跟一些芯片,到深圳有很多做应用,到无锡跟很多做传感,到北京跟行业的大老交流,大家觉得说虽然说市场叫得很热,真正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基于市场的现状,作为中国移动我们也在思考,在物联网这样一个比较大的领域,特别是产业链这么复杂,我们自身定位如何发展。像刚才电信介绍云计算一样,有一个非常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给我们很多需要不管做互联网做IT的人应用,物联网今后也是一样的,也需要一些基础设施,当然基础设施不仅仅是我们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目前从三个方面跟产业链开展合作。首先我们建立一个专业的互联网专用网络。我们有联网有穿戴式我们行业的终端,无线上网的卡基于手机个人通信的卡,针对它这种卡的管理设备状态的监控是有局限的。

我们现在中国移动从2010年启动专门建了一个物联网专网,无线网络用现在2G3G等,后台的网络不一样,跟我们手机跟手机之间通信的完全分开,号码有区别,给穿戴式设备的号码是13号,号码是有所区别的,这个网络我们今年四季度开始全国推广。目的就是打造一种能够快速接入各种终端,能够对终端有效管理监控这样的平台。

第二推专用的芯片,物联网很多的终端要求能够有数据采集处理能力。我们用在很多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芯片直接用到我们物联网不太适用,特别是要求低功耗,我们一个设备放在这里,一个传感器,你平时看它没有工作,但是出现应急状况要求它快速响应,我们用现在芯片可能放在上面不行,很多时候要求一个传感器一个终端放在那至少支持半年一年左右的运行,低功耗是很大方面。我们致力于专用的通信模组,智能传感器。同时对我们最终用户来讲他们看到的是产品和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也会跟合作伙伴一起在一些智能家机,车联网,一些智能交通贡献力量。

现在物联网在发展就像我们互联网发展的早期一样,现在用户量不是很大,包括中国移动我们到2013年只有两千万,大家想想十年前的互联网,五年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方面也是不大,我们希望我们立足全国服务全球的计划。

从大的看我有四大行业,一细分有几百个行业,怎么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从三个不同市场来看。首先从垂直市场,垂直市场是比较大的行业,电力、交通、水利,这个行业里面做信息化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和规则,很多的应用实际上在四年前,五年前应用,现在用物联网云计算的技术改造再进行联网。这时候它可能不会说我应用进行全部改造,是逐步来的,针对我们大的行业首先要你能够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还有智能管道。物联网智能管多更多,我们互联网的智能管道有所不一样,它需要一个专业的网。第二他要用各种终端能够快速接入到平台和网络。不像现在很多终端访问不到的。

第三就是说里面的芯片模组能够支持这种各种类型的终端,有些可能是低功耗,有些看中智能处理,这个智能管道比在互联网行业更丰富。但是这个智能管道是我们行业需要的。我们看到有一些市场,现在我们看到比较多的包括智能家机,车联网等等这些方面有一些应用推广,但是总体来说推广规模比较小。这个目前来说全球看都是起步阶段,业界没有一个品牌支持物联网的发展。实际上需要像我们类似互联网一样,开发APP,有很多大的数据要开发,开发的效力和质量都是不可以保证的,以后也会有类似物联网开放的平台出现。

车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和物联网一个交界的地方,车联网现在做法很多。包括合资品牌的车,国产品牌车都在推车联网。车联网运营商在里面并没有特别强的意识,车厂所有的系统升级等都是车厂可以做的。国外品牌合资品牌研发周期是三到五年,我们2013年定义了方案,真正上市要2017年,车厂它首先注重稳定安全,所以说车联网虽然是很重要的领域,但是不同角色在里面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们在前装和后装推出一些产品的解决方案,前装我们跟吉利做了一个试点,可能在今年10月份有几个省作为市场推广。同时我们做了一个差异化的处理,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个电动自行车,在无锡10个人有三个人自动车被盗,这种自行车两千到三千,我们尝试做一个产品是行车卫士,我们开发低功耗低成本的终端,你可以很简单的装到电动车和摩托车上面,通过上面的定位还有汇集的传感器等等,加上我们后台平台进行管理监控,我们用户基本上通过手机和电脑能够随时知道自己车在哪里。这个目前来说我们在江苏在山东在福建作为试点,大概有接近30万的规模。目前来说整体效果是还可以的,大概平均能够降低90%的防盗率。车联网领域有很多做法。物联网太细分了,每个领域都有合作模式。

我们也想跟大家探讨物联网在起步发展阶段怎么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现在产业发展的困难我们理解有三个。

一、产业链长,专业分工非常显着。产业链的整合和协调难度大。

二、核心技术缺乏,设备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高端的传感器基本上在国外,国内刚开始。

三、同时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应用难以规模化。

第三就是开放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平台解决应用开发部署。基于此我们真的期待跟产业链各方协同合作。物联网和互联网有一个很大不一样,如果产业链各方不能合作起来很难把这块做大。运营商也是一样,运营商根本没有能力整合产业链,很多时候要靠大家协同的。所以我们借今天的机会谈点合作基本想法。

首先是开放合作,大家联合推动发展。通过建立互利产品渠道关系推广产品的解决方案。

第二策略就是协同发展,通过开放平台打造物联网的应用。我们有三点1、让你应用开发和终端开发有一个很好的开发环境。2、运营环境。3销售环境。我们通过我们产业链各方的不同合作,我们将秉着“开放合作协同发展”这种想法跟大家一起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