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产生的数据量也极为庞大,但真正存储下来的数据仅仅是北美的7%、日本的60%。昨天在沪举行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直言,全国超过半数的数据未得到妥善保护,存在数据外泄风险。与会专家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储备与数据分析是国家核心资产和能力之一,我国应尽早明确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邬贺铨表示,目前不少国际IT巨头,都不惜免费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以此获取海量的数据“原材料”。尽管全国仅“银联”银行卡发行量就达35亿张,数倍于他

首页 > 发电信息化 > 评论 > 正文

我国数据存储仅是北美7% 半数数据未保护

2013-07-11 11:15 来源:至顶网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产生的数据量也极为庞大,但真正存储下来的数据仅仅是北美的7%、日本的60%。昨天在沪举行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直言,全国超过半数的数据未得到妥善保护,存在数据外泄风险。

与会专家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储备与数据分析是国家核心资产和能力之一,我国应尽早明确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邬贺铨表示,目前不少国际IT巨头,都不惜免费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以此获取海量的数据“原材料”。尽管全国仅“银联”银行卡发行量就达35亿张,数倍于他国,但与它们伴生的大数据并不大,还是“数” 到用时方恨少。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建议在国家层面先 “摸清家底”,因为在互联网企业,在电信、金融等机构,以及在社保、交通等部门,都有大量数据沉淀,可以“为我所用”,也可“为人所用”。

但“数据大”并不是“大数据”,不少数据规模较大的“数据源”,数据自己不用,也不给别人用。高新民认为,在这种“所有权”状态下的数据,在严格意义上根本称不上“大数据”。他建议,厘清法制、订立规则,政府带头实现大数据的部门共享、社会开放,若按此模式活用数据,即使“中数据”、“小数据”也有其利用价值。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周涛表示,当数据真正成为产品,将出现类似淘宝的大数据交易平台,甚至出现专事数据运营的大型运营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