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税一千万治污四十亿
——重返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发地
云南是一个见湖便称作“海”的地方,而位于昆明市东南方36公里处的阳宗海,确实是一块“金海银滩”,东西两岸山势陡绝峻美,南北两岸土地平坦肥沃。
2008年,阳宗海发生了影响较大的砷污染事件。如今,事情过去4年多了,当地投入巨资治理也有3年多了,阳宗海的现状究竟怎么样?近来,记者专程重返当年砷污染事发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已经停产的云南澄江锦业公司厂区,有的地方已经变成了菜地。澄江锦业公司被认为是当年阳宗海砷污染的罪魁祸首。
水位下降农民灌溉难
阳宗海是云南九大湖泊之一,位于两县一区之间,即玉溪市的澄江县和昆明市的呈贡区、宜良县交界处。湖面海拔1770米,形如一只巨履,两头宽、中间窄,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3公里。阳宗海是云南第三深水淡水湖泊,平均水深22米,水面积31平方公里。
记者从昆明市区出发,沿昆石高速路前行60多公里,下阳宗镇出口左转后,一片美丽的蔚蓝就呈现在眼前。
沿着河边道路朝前走,只见田里农人在忙碌劳作,两边的田野一片葱绿。与种田的农民搭讪后得知,他们已有好长时间没用阳宗海的水来灌溉了,原因不是因为污染,而是因为阳宗海水位下降得厉害。近来,在干旱的影响下,阳宗海的水位不断下降,水面也在不断缩小,而目前除了降雨,阳宗海没有任何补给水源。
作为阳宗海周边最大的自然村,呈贡区大渔乡的海晏村从村口到湖边,全是上好田地,种的都是蔬菜。为增加收入,大多数村民把有限的田地改种青花菜、豌豆等。一条直通阳宗海的主河道,除了靠闸门蓄起一点水外,整条河道几近干涸,枯草败叶铺满了河床。不少用水的农民只好开车来闸门处拉水。
再走阳宗海仍见大烟囱
在阳宗海岸边,记者看到,数十条渔船有序地靠在湖边,环保宣传标语、警示牌随处可见。海晏村村民赵旭羿和家人正在捞水草,说起污染的事,他们似乎并不在乎。“政府说污染就污染了,政府说没有污染就没有污染,但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用阳宗海的水,没什么改变。”赵旭羿表示,因为污染靠肉眼无法判断,很多化验的数据只有政府发布了大家才知道,所以老百姓对污染的概念并不敏感。
在阳宗镇北斗村委会左卫营,村民张小安说,经过这几年的治理,感觉阳宗海的水质好了不少,但他们过去就不饮用阳宗海的水,所以要说变化的话,他们的感受不是十分明显。
记者在阳宗海周边采访后发现,虽然阳宗海的砷污染并未根治,但显然这件事正在从当地人的记忆中淡出,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一切照旧。
难道人们忘记灾难带来的伤痛可以如此之快?是的,在阳宗海边上极目四眺,依然可以看见滚滚浓烟不断从阳宗海发电厂的烟囱里冒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和商品住宅项目依然在大干快上。那么,这些新项目的生活污水向何处去呢?
昔日污染厂今已成菜地
顺着村民的指点,记者驱车沿盘山公路而上,很快就到了曾经恶名远扬、目前已停产的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远远望去,几根高高的烟囱“呆站”在那里,没有了昔日生产的繁荣景象。记者来到厂区大门往里看,整个厂房和生产车间寂静无声,难觅人影。倒是厂门口的空地上,几块菜地上的蔬菜长得郁郁葱葱,两个人正在菜地里忙活。
工厂保卫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停产后,职工们觉得这么好的地荒着很可惜,于是就种了这些蔬菜。昔日排放污染物的厂区居然成了菜地,总让记者觉得有几分荒诞。
记者了解到,锦业公司成立于1996年,最早为乡镇企业,后改制为私营企业。公司快速发展,停产前已建成硫黄制酸5万吨等生产线多条。
有媒体报道,在该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违法记录也令人瞠目结舌:自2001年以来,当地环保部门对锦业公司先后进行了15次处罚,累计罚款71.39万元。其他如整改通知等形式的监督则次数更多。诡异的是,在处罚的同时,锦业公司曾6次受到玉溪市、澄江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该公司离阳宗海的湖岸约一公里左右,地势较高,停产的公司显得破旧不堪,几个月前还堆积成山的磷石膏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些很深的坑。
4万吨含砷表土被剥离
据了解,为了避免再度污染,除了运走磷石膏外,连被磷石膏渗透的土壤也被剥离运走,目前已完成了对厂区及周围4.4万吨含砷表土的剥离、贮存、转运及水泥砖窑协同处置工作,完成了30万立方米磷石膏异地搬迁,建成日处理能力1000立方米含砷水处理设施,目前已完成了原厂区4500立方米含砷废水收集处理。应该说砷污染治理工作推进顺利,砷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在云南连年干旱的影响下,水位下降明显,导致阳宗海的砷浓度下降趋势缓慢。
据当地环保机构测定,阳宗海的水质如今稳定在三类(国家水质量标准一共分为五类,一类最好——编者注),基本符合了集中生活饮用水及游泳区的标准。此前,在云南省九湖督导组召开的“督导阳宗海水环境治理工作会”上传出的消息是,各级政府投资9亿元的截污工程,也将在2013年动工,力争让阳宗海的水质在3年后达到二类水的标准。
当地政府网站有这样的描述:“阳宗海管委会成立以来,切实地开展了阳宗海水域周围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治理工作……砷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阳宗海是高原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断层陷落湖,生态功能很重要但同时也很脆弱。一旦被污染,水体置换周期将达10年甚至更长。
在阳宗海边上极目四眺,依然可以看见滚滚浓烟不断从阳宗海发电厂的烟囱里冒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和商品住宅项目依然在大干快上。那么,这些新项目的生活污水向何处去呢?
云南阳宗海沿岸的火电厂,依旧在冒烟。
缴税一千万治污四十亿
尽管如此,但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疑问和阴影却一直挥之不去。
走访中,许多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何锦业等公司被关闭了,新的污染还在继续,难道我们永远只能在污染-治理-污染的怪圈中徘徊?”
当地民间甚至有这样的说法,说是锦业公司所处的地块太值钱了,所以有人跟锦业公司争地,就用这样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记者在锦业公司附近看到,不远处,昆明国土资源学院盖得极有气势而豪华,旁边是一处住宅区。由此可见,这里的土地早已被精明的房地产开发商盯上了。不过,记者多番了解,也没得到锦业公司厂址所在地块何时处理、如何处理的任何说法。
据《阳宗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为了让阳宗海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投资将达到11.4亿元。另据云南省有关部门的专家预计,彻底治理好阳宗海水质最快也需要3至5年,花费的资金将在40亿元至70亿元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至2008年6月,锦业公司上缴税金1162.8万元。
企业污染源尚有270家
记者在锦业公司厂区找员工交流,他们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深感迷茫,不知何去何从,而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其实早在政府的检测数据公布前,就已经恢复饮用阳宗海的水了,“喝了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
锦业公司的员工总觉得自己的公司是替罪羊。他们总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还有多少企业仍在污染阳宗海?
政府部门给出了答案,阳宗海管委会已完成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普查,确定区域内共有生产经营性质的企业污染源270家。
目前,阳宗海区域内有与雀巢集团合资的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国电阳宗海发电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另外,号称亚洲第一的“春城湖畔”高尔夫球场、享誉海内外的香港柏联SPA温泉、在建的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云岭山生态旅游运动中心、阳宗海凹子山石城休闲旅游综合度假区、阳宗海柳树湾康体温泉旅游等,也在湖边。众所周知,高尔夫球场的草坪需要大量喷洒化肥、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是潜在的污染源。这些也成了锦业喊冤的理由。
“阳宗海旁边还有电厂、铝厂,还有一片温泉度假酒店,最终责任落到我们一家企业头上,是无法接受的。”当年,锦业公司工作人员王光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
成立管委会告别多龙治水
“云南9个内陆湖,一多半污染了,都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去年轮到阳宗海了。”2月9日,昆明当地一名环保专家说,阳宗海事件不过是“企业三不怕、地方政府三不查”的缩影。
在环保专家眼里,阳宗海该反思的地方远不止于此。早在1997年,《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便颁布实施,但十几年来,这部条例却没能保住阳宗海这颗“滇中明珠”。
今年3月1日,新修订的《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在修订《保护条例》的听证会上,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数额偏低。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王珊珊说:“《保护条例》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罚款,但缺少对后续责任的追究,容易出现宁愿被罚款也不惜违法的现象。”
在2008年的砷污染事件之后,云南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10月9日批准成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新修订的《保护条例》明确了昆明市政府全面负责阳宗海保护工作的职责,可见政府想彻底改变长久以来“多龙治水”局面的决心。
日前,记者就阳宗海的治理情况采访了云南省环保厅。环保厅相关人士坦承,目前阳宗海的治理和保护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水资源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而很多专业人士认为,除这两点之外,此前审批的一些已建和在建项目,对阳宗海的保护形成威胁。
人们期盼阳宗海能回到从前,重现“十里平湖霜满天”的美景。
云南澄江锦业公司厂区门墙体上的标语已有些斑驳。标语写着:“董事长告诉我们: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了不起的大事;做好了平凡的工作,就是做出不平凡的业绩。”2009年6月2日,该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李大宏因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特约记者 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