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和机井架到田地后,我们村就结束了靠天种地的历史,群众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4月2日,河南济源下冶镇吴村党支部书记赵宗轩说。
下冶镇吴村,地处济源下冶镇山区,该村的耕地近60%都在丘陵地带。村民赵忠文介绍说,他们家有3亩多地,以前,因为浇灌不方便,他们家只能种小麦,天气干旱的时候,就需要一桶一桶水往田地里浇灌,如果遇到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能收入近3000元。机井通电以后,他们家就把原来种小麦的田地全部改为培育白菜籽,一亩地能收入一万余元,是原来种植小麦的三倍之余。“现在,浇灌地时候,只要一合闸,就完成田地浇灌了,很方便,还省心、省力,再也不用拉水浇灌了。”赵忠文说。
济源供电公司把解决农业排灌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积极做好“三农”发展的“电保姆”。一方面集中优势力量,对郊区电力线路和机井灌溉等用电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改造用电台区16个;另一方面,全力做好电力供应,根据农田布局、取水点位置和农田配网现状,加大机井通电施工进度,新立线杆791基,新架线路45.84千米,新建机井配电设施98个,总容量5313千瓦,新通电机井数目373眼,惠及农田4.2万亩。
同时,成立13支电力服务小分队活跃在田间地头,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简化报装和用电程序,办理临时用电手续,确保农户用上及时电,用可靠电力和优质服务为夏粮丰收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