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业绩预告,让华锐风电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预计2012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亿元左右。而上市前的2008年至2010年里,华锐风电的净利润分别为6.3亿元、18.9亿元和28.5亿元。与业绩下跌的同时进行的,还有华锐风电的股价。2011年年初登陆资本市场的华锐风电,曾创每股90元的主板最高发行价,随后股价一路下跌,目前华锐风电的股价为25.26元(复权),跌幅71.9%。事实上,股价大幅下跌的风电企业并非只有华锐风电一家。同期,金风科技股价从22元跌至目前的5.79元,跌幅73

首页 > 风电 > 风电设备与材料 > 企业 > 正文

风电企业变身财富毁灭者 华锐风电650亿市值蒸发背后

2013-02-26 16:07 来源:21世纪网 马军 

一份业绩预告,让华锐风电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预计2012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亿元左右。而上市前的2008年至2010年里,华锐风电的净利润分别为6.3亿元、18.9亿元和28.5亿元。

与业绩下跌的同时进行的,还有华锐风电的股价。

2011年年初登陆资本市场的华锐风电,曾创每股90元的主板最高发行价,随后股价一路下跌,目前华锐风电的股价为25.26元(复权),跌幅71.9%。

事实上,股价大幅下跌的风电企业并非只有华锐风电一家。同期,金风科技股价从22元跌至目前的5.79元,跌幅73.6%。与同类企业相比,华锐风电的股价跌幅相差无几,但计算市值,华锐风电的财富蒸发额颇为惊人。

按照上市时每股90元的发行价计算,华锐风电的市值约为900亿元,目前华锐风电的每股25.26元计算,其市值仅244亿元,较上市之初缩水约650亿元。同期,金风科技总市值约580亿元,而今其市值仅153.59亿元,市值蒸发约430亿元。

在公司股价和业绩双双跳水的同时,华锐风电的原始股股东和创投们股票虽尚未解禁,却已悄然收回当初投资,并有所盈余。

根据华锐风电招股书披露的数据计算,尉文渊持有85%股权的西藏新盟、阚治东组建的深圳市东方现代投资公司等2006年发起成立公司的5位股东其每股成本约0.17元;天华中泰和FU T U R E以及其后接受股权转让的华丰能和SIN A R IN的持股成本约0 .5元/股。

而华锐风电近两年连续实施高派送,每股分红高达1.7元(税前),约为2006年发起成立的5位股东所持股票成本的10倍。

两年市值蒸发650亿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用这句话形容风电行业并不为过。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获得了政府的和扶持。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包括上网电价、税收优惠、专项补助金、金融扶持在内的等一系列扶持和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

依靠政府的鼓励,我国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迅速上升。

中国电监会在2011年发布的《2011年风电安全监管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五年翻番,成为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第一大国。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并网运行的风电场486个,装机容量达到3924万千瓦。而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04,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只有约74万千瓦。

疯狂发展的风电行业带来了一个个传奇,而华锐风电则是其中最大的传奇。

2006年2月,华锐风电正式成立,2007年即实现24亿多元营收,2008年超过51亿元,2009年更是接近140亿元。这一年,华锐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510兆瓦,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据坊间传言,华锐当年生意最紧俏的时候,“6家客户的代表到华锐的厂里坐等产品下线,生产一台拉走一台”。

这段时间对于华锐风电来说,无疑是发展的黄金期。其业绩极其靓丽。2008年至2010年里,2008年至2010年里,华锐风电的净利润分别为6.3亿元、18.9亿元和28.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97倍、2倍、0.51倍。

华锐“神话”引来无数的模仿者,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内的整机厂商已达70-80家之多。

众多分食者的加入,自然引来激烈的竞争,价格战就此展开。数据显示,风机的整机价格在2008年还在6500元/千瓦的高位,2009年降至5400元/千瓦,2010年跌至4000元/千瓦以下。

这还仅是开始。

2011年上半年,我国风机平均投标价格下降了8%,2011年平均公开投标价格较2010年下降16%。

风机价格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企业利润率的下跌。

就整机毛利率而言(除去风机零部件),2011年金风科技下降40%,达到13.71%,净利率下降59%至5.59%,创下历史新低;华锐风电相对降幅较小,整机毛利下降21%,为16.29%,净利率下降47%,达到7.43%。

在利润率下滑的同时,国内新增装机数也在下滑。

2011年,我国新增装机量为17630.9兆瓦,低于2010年的18928兆瓦,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2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较2011年的1930万千瓦减少18%,2012年中国新增风电投资总额较2011年回落12%至272亿美元。

从这一年起,华锐风电的业绩出现了下滑。

华锐风电年报显示: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66%,实现净利润7.7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2.84%。这个成绩跟主要竞争对手金风科技比起来,可谓伯仲之间。金风科技2011年实现营收约128.43亿元,净利润约6.07亿元。两个难兄难弟的相同遭遇是净利润都同比下跌了73%左右。

受上述因素影响,风机上市公司的股价大幅下滑,二级市场投资者们损失惨重。

2011年,华锐风电发行价格为90元,目前复权价格为25.43元,跌幅71.7%;同期,金风科技股价从22元跌至目前的5.79元,跌幅73.6%。

若计算市值,上述风电企业的财富蒸发程度令人惊讶。

按照上市时每股90元的发行价计算,华锐风电的市值约为900亿元,目前华锐风电的每股25.26元计算,其市值仅244亿元,较上市之初缩水约650亿元。同期,金风科技总市值约580亿元,而今其市值仅153.59亿元,市值蒸发约430亿元。

原始股股东悄然获利

资料显示,2005年12月6日,大重成套、新能华起、方海生惠、东方现代、西藏新盟签署《发起人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大重成套出资3000万元,占出资总额30%;新能华起、方海生惠、东方现代、西藏新盟分别以现金方式出资1750万元,各占出资额17.5%。

2008年3月12日,天华中泰和FUTURE各出资7500万元,其中,2500万元用于增加华锐风电注册资本,其余的5000万元作为溢价款计入华锐风电公司资本公积。

增资完成后,大重成套出资比例为20%,天华中泰和FUTURE出资比例16.67%,新能华起、方海生惠、东方现代、西藏新盟出资比例11.67%。

2009年1月5日,大重成套持有的股权被无偿划转给重工起重,其他部分股东也将各自持有的华锐风电股权转让给其自身的股东,其中包括东方现代将其股权转到瑞华丰能名下。而瑞华丰能即是上述阚治东持有32.8%股权的华锐风电第七大股东,发行前持股3.97%。华锐风电股东由此骤增至22家,数十家投资公司也因此进入了公司的股权结构图。

2009年6月15日,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了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决议,以截至2009年3月31日华锐风电经审计的净资产960,876,860元,按1:0.9366比例折股,并确定股份公司总股本为9亿股。

照此资料计算,华锐风电的这些股东们的持股成本极其“低廉”。

以西藏新盟等2006年发起成立的5位股东为例,其上市后其持有10500万股,持股比例10.45%。若对照其1750万元的出资额,其每股成本仅0.17元。

而天华中泰和FU T U R E以及其后接受股权转让的瑞华丰能和SIN A R IN的持股成本约为0 .5元/股。

不过无论是发起股东或是后来增资入股的股东,这些原始股的投资者们收益十分惊人。

若按照90元/股的发行价格计算,西藏新盟1750万元的初始投资变身为94.5亿元;目前股价复权后为25.43元,西藏新盟的手中股票市值已由上市初的94.5亿元缩水至现在的26.7亿元。

不过以上并非这些原始股股东的唯一收益。在上市后两年里,华锐风电连续“分红送礼”,不仅帮助这些原始股股东收回了此前的投资成本,且有可观的收益。

2011年,华锐风电每10股派10元送10股;2012年每10股派3.5元转10股。如此算来,华锐风电的投资者每股分红约1.7元(税前)。这也意味着,西藏新盟等5位初始投资者获得的分红为持股成本10倍,为天华中泰和FU T U R E以及其后接受股权转让的华丰能和SIN A R IN持股成本的3倍。

此外,虽然华锐风电限售股要到2014年才能解禁出售,但依靠上市公司分红,西藏新盟等2006年发起成立的5位股东不仅收回了此前的投资成本,每股盈利约1.5元(税前)。而后来增资入股的天华中泰和FU T U R E等每股盈利约1.2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