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连带着像大富科技这样的企业迅速壮大。用“寄生”一词来形容后者,也并不为过。最近随着大富科技业绩的公布,业界对它的担忧也逐渐加深了。作为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供应商,大富科技近年来十分活跃。自从两年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其收购拓展的举动似乎就从未停止过。最近随着该公司业绩的公布,业界对它的担忧也逐渐加深了。10月14日,大富科技发布第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三季度亏损额最高达9000万元,并且预计今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700万-4200万元,同比下降高达100%-120%。次日开

首页 > 物联网 > 市场 > 正文

大富科技倚靠华为盲目扩张 独董形同虚设

2012-10-23 09:37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在华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连带着像大富科技这样的企业迅速壮大。用“寄生”一词来形容后者,也并不为过。最近随着大富科技业绩的公布,业界对它的担忧也逐渐加深了。

作为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供应商,大富科技近年来十分活跃。自从两年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其收购拓展的举动似乎就从未停止过。最近随着该公司业绩的公布,业界对它的担忧也逐渐加深了。

10月14日,大富科技发布第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三季度亏损额最高达9000万元,并且预计今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700万-4200万元,同比下降高达100%-120%。次日开盘不久,大富科技的股票便一字跌停,此波随后跌至上市以来的最低点9.88元。

对此,大富科技方面解释说,由于投资并购的行为整合进程并未达预期,协同效应尚未体现,对业绩产生了影响。记者另悉,大富科技执行副总裁房天涛已递交辞职报告。

记者从湘财证券的研究报告中了解到,大富科技最近一年来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先后收购了波尔威等一系列行业相关竞争对手,以期拓展新的客户,整合射频滤波器和双工器的市场。但由于今年无线通信设备行业整体的景气度下降,以及产品价格受下游设备商压制。其毛利率水平预计将保持下滑态势,而收购产生的费用也将影响到业绩的表现。长期看,公司除了在行业中进行兼并整合外,也试图通过对RFID,汽车空调压铸件等相关行业的拓展实现再增长。但目前来看,新的增长点短期还不会对主营业绩产生大幅影响。

被大富科技收购的波尔威,是射频领域淘汰战的幸存者之一,另一个幸存者叫康普。而他们都与大富科技有关。

今年4月中旬,大富科技宣布收购康普中国子公司——深圳弗雷;4月25日,大富科技又与波尔威签署战略协议,购买其苏州子公司苏州飞创的资产。按大富科技董事长孙尚传的说法,这是抢占市场份额的良机,而对于被收购方来说,这是“优化供应链”的做法。

孙尚传认为,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一项双赢的交易,康普借此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大富科技则借此成为康普公司的战略供应商,提高了市场份额,并打入连中兴、华为也无法有效进入的北美市场。与对深圳弗雷的全资并购不同,大富科技购买了苏州飞创的有效资产并建立战略联盟。“把人员和生产设施买过来,同时波尔威把其在中国的OEM客户接口如诺西、阿朗等转给我们。”孙尚传说。

根据相关协议,大富科技收购上述两家企业的代价不菲,这从两家企业的经营业绩中就可看出:截止到去年年底,深圳弗雷的总资产为2.16亿元,净资产1.36亿元。2011年净利润超过3500万元;而苏州飞创去年的营收规模更高达15亿元。

几个月之后的最近,当大富科技解释业绩为何变脸时,说了这样一些原因:去年下半年及今年上半年,公司为发展现有业务、进入新的市场和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投资并购行为,增加了相应的并购费用。

所以,如果结合湘财证券的研究报告就会发现,大富科技的大幅并购,也是导致其业绩大滑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并购需要一段时间让企业消化,在这段时间内,业绩不佳也可以理解的话,一些业者对于大富科技如此大规模收购的观点就有些刺耳了。《华夏时报》援引在深圳一家通讯公司工作十多年并参观过大富科技的人士的话说,大富科技业绩亏损主要是收购失败,“收购了一些烂摊子,没有能力整合资源,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花冤枉钱了。”民生证券投资顾问赵维亚则表示,大富科技由于扩张过度导致会计报表亏损。“如果盲目扩张,迟早把自己逼入绝境。如果认清形势,适度收缩,后市还是有戏的。”

谁给了大富科技“盲目扩张”的勇气?记者在群益证券于去年6月时发表的一篇报告中看到,公司95%的收入均来自于华为和爱立信这两家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尤其是华为,其是大富科技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06年初成为华为的射频器件供应商,2009年11月被华为评为2009年度全球金牌核心供应商,已成为华为基站射频器件最大的供应商。大富科技对华为的销售额近年来的CAGR为68.5%。北京一位金融投资界人士也说,“大富科技一半以上收入来自华为”。

可以想象,在华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连带着像大富科技这样的企业迅速壮大。用“寄生”一词来形容它,也并不为过。随着全球通信企业集体遇到寒冬时,大富科技当然也连带着受到影响。最近的业绩就足以说明。

天相投资分析师邹高预计,大富科技毛利率与前几年相比略有下降,但是净利润率将延续今年低水平,保持在5%左右。

大富科技引人质疑的问题还不止这些。据新华网报道,2011年,大富科技控股股东向大富科技出售成立不久的深圳市大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表示其拥有大量在物联网领域拥有相当经验的高素质研发人员,然而2012中报却显示大富物联网亏损累累。这引起了投资者的不解:大富科技的控股股东不主导大富科技成立物联网公司,而是自己先成立物联网公司再以净资产作价卖给大富科技,而大富物联网如今亏损累累。另据该报道称,直接和间接持有大富科技60.9%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孙尚传,同时任职大富科技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法人代表。其旗下的配天集团产业众多,大富科技上市后,孙尚传与大富科技接连3次交易资产或股权事件,因此造成关联双方作业区多有临近,为互相占有资源提供了条件。

此外,截止至去年年底,大富科技的三位独立董事谭建荣、耿建新和王武龙被媒体评为是薪酬最高的独董,每年从大富科技领取的薪酬均为20万元。21世纪网的报道显示,这三位独董除了担任大富科技的职位外,还数职缠身,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有多少精力能够放在大富科技身上。数据显示,大富科技的三位独立董事,在2010年和2011年的所有议案中,均投出赞成票,没有一票是反对票或是弃权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他们大投赞成票的2011年,大富科技业绩即开始出现大幅下滑。

记者试图与大富科技董事长孙尚传和副总裁温永鹏取得联系,但均未获成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