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幅在水电工地拍摄的全家福,夫妻俩人均是水电六局三分局溧阳项目部普通工人。父亲张瑞峰,46岁;母亲赵立春,41岁。儿子张志浩,1994年出生,今年在宽甸一中毕业后,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环境工程专业。
张瑞峰和赵立春二人都毕业于水电六局技校,在投身于水电事业的20多年过程中,从1988年的吉林丰满电站扩建工程开始,夫唱妇随常年转站在内蒙古自治区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四川紫坪铺水电站、山西万家赛引黄工程、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等工地。青春奉献于绿水,热血情注于大山,但触及心底最柔弱的那一份情愫是时刻牵挂着远在他乡的爱子——志浩。
水电人注定就是飘泊居无定所。今年4月,因父亲生病要回四川看病,赵立春提早请假回家陪护今年6月初将要高考的儿子。作为水电女人,赵立春内心深处,一直有个结:这些年自己亏欠父母和儿子的太多,一年一次相逢分离时,终有千言万语一百个不舍,但为了水电事业,为了水电建设,她别无选择。从小寄养在姥爷和姥姥家的张志浩是一个非常懂事,品学兼优的孩子。学习上没有让人(姥爷和姥姥小学文化水平,父母常年在施工项目上)操过心,从上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排名在前三名。曾获得奥林匹克小学数学丹东市地区一等奖、全国高中生奥林匹克数学化学联赛二等奖和生物全国联赛丹东地区一等奖等成绩。小志浩长年累月很少与父母见面,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彼此之间的思念、牵挂和期盼,能穿越千山万水的阻隔,每逢节假日或爸妈的生日,志浩总会借着细细的银线给千里之外的爸妈以浓浓的祝福。还别说,水电娃志浩跟随着爸妈到过吉林、四川、山西、辽宁和江苏等工地呢,看到和父母一样水电人辛苦工作和拔地而的雄伟电站,非常敬佩水电工人也特别能够理解父母。今年高考结束后,带着630分高考成绩的志浩坐火车到四川看望治病中的姥爷,然后又“归心似箭”碾转来江苏工地探望在这里工作的爸妈。在入学前近20天的时间里,他可以依偎在久别父母的身边,尽享水电工地一家人的天伦之乐。
来到多个工地的张志浩在溧阳工地上,从职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的人文关怀让他感觉于印象中的其他工地大不一样。同时也强烈在感受到不同时期水电施工建设职工的生活和企业文化的具变。是的,在这儿上到项目领导,下到部室队里的叔叔阿姨,那种奋发向上、人文关怀、团结和谐的每一个场景,都让细心的志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虽然将迈进哈工大(985和211重点高校),身高1米85的阳光大小伙子志浩,仍孩子气十足悄悄对我说:我都向爸妈保证了,在大学里仍然要努力学习,力争拿全优奖学金,以优异的好成绩回报关心爱护我的亲人,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