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凭借《山东首富自办电厂》这则新闻而被媒体称之为“魏桥模式”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新入围本次财富500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以营收入249.06亿美元排行第440位。该排名力压排第451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电投),仅次与第433位的中国华电集团。可谓是本次财富500强的一匹黑马!本次财富500强排行,中国(含港台)上榜公司数量达到79家,首次超过日本,成为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与去年上榜69家相比,今年79家也有所增长。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算是此次新增加的10家中国上榜公司之一,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企业 > 正文

2012财富500强:揭秘黑马山东魏桥创业发家史

2012-07-10 11:14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昨日,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凭借《山东首富自办电厂》这则新闻而被媒体称之为“魏桥模式”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新入围本次财富500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以营收入249.06亿美元排行第440位。该排名力压排第451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电投),仅次与第433位的中国华电集团。可谓是本次财富500强的一匹黑马!

本次财富500强排行,中国(含港台)上榜公司数量达到79家,首次超过日本,成为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与去年上榜69家相比,今年79家也有所增长。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算是此次新增加的10家中国上榜公司之一,作为此次入榜财富500强的黑马,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张士平家族还曾晋级了“2012新财富500富人榜”第五名。魏桥创业集团是如何完成如此快速的财富增长的呢?北极星电力网为您揭晓财富500强黑马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的“发财史!

2012财富500强部分中国企业排行

 
 
排名
公司名称
总部
主要业务
营业收入亿美元
7
国家电网
北京
电力
2591.42
152
中国南方电网
广州
电力
605.38
234
神华集团
北京
煤炭
433.56
246
中国华能集团
北京
电力
414.81
330
冀中能源集团
邢台
能源
336.61
341
中国国电集团
北京
电力
325.80
369
中国大唐集团
北京
电力
296.03
397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郑州
能源、化学
279.19
433
中国华电集团
北京
电力
252.70
440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
山东
纺织
249.06
447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
太原
能源
245.33
451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北京
电力
244.00
490
开滦集团
唐山
能源
225.19
 

回顾:魏桥模式之山东首富自建电厂

山东首富张士平所在的魏桥集团自办电厂,不但为自家企业供电,同时也自建电网向其它企业居民供电。据悉,魏桥平均电价水平要比国家电网低1/3以上。有消息称,国家电网与魏桥集团达成了共识,欲重新联网,实现双方互利共赢。魏桥集团方面拒绝透露合作细节,但知情人士称,这是一个“平起平坐”的合作。

据福布斯中文网报道,张士平控制之下的魏桥创业集团,堪称中国最大也是最神秘的家族企业之一。

什么是魏桥模式

山东魏桥集团自建电厂,不但为本集团供电,同时也向其他企业供电。无论是工商业用电,还是居民用电,魏桥集团的电价都比国家电网要低1/3以上。民间自办电厂自建电网,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让当地企业和居民用上价格更低的电为民间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这就是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桥镇为中国电力市场的建设蹚出来的一条新路。

首富自办电厂

魏桥集团的平均电价水平要比国家电网低1/3以上

魏桥镇是中国百强名镇之一,能取得这一称号主要是因为镇上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魏桥集团”)。魏桥集团总资产650亿元、员工16万人,是集棉业、棉纺、织造、染整、服装、家纺、热电、铝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

该集团董事长为张士平,而张士平家族在2011年胡润富豪榜中以300亿的资产被评为“山东首富”。

与很多大型生产企业一样,魏桥集团也建有自备电厂,但不同的是魏桥集团的电厂不但为本集团供电,同时也通过自建电网向其他企业供电。

据了解,6毛/度是魏桥集团对外供电中较高的商业用电价格。如果商家用电量大,而且与魏桥集团的关系很好,那么商用电价可以降到5.6毛/度。

在魏桥集团的家属区,魏桥集团的供电价格是3.5毛/度,而家属区之外,国家电网的居民用电价格是6毛多。

魏桥集团自己旗下企业的用电价格则不到3毛钱/度,而当地的工业用电价格接近1元/度,这样的价格优势吸引了魏桥镇周边其他城镇的企业到魏桥集团来买电。

因此,无论是工商业用电,还是居民用电,魏桥集团的电价都比国家电网要低1/3以上,这意味着用上魏桥集团的电对企业和居民来说都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开放电力市场,那么魏桥集团无疑将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

魏桥壮大

在山东,类似魏桥这样的民间电厂装机容量已超千万千瓦。

据介绍,目前魏桥二电厂建有6台3万千瓦机组,日耗煤2000吨左右,主要供魏桥集团纺织生产用电。二电厂附近还有三电厂,建有8台6万千瓦机组,主要是供魏桥集团的铝制品生产用电。

也就是说,魏桥集团在发电的机组都是6万以下的小机组,其效率本身就比国有企业动辄60万千万以上的大型发电机组低,而魏桥集团正是用这些低效率的机组生产出了价格更低的电。

除了二电厂和三电厂之外,魏桥集团还正在改造一电厂。一电厂关停了原来的1.5万千瓦机组,目前正在建设6台30万千瓦的机组。“二电厂、三电厂现在都要关停了,以后可能改上30万千瓦的机组。”上述二电厂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他同时表示,这还要看魏桥集团的资金状况。

魏桥集团还在其它地区建设了电厂,总装机容量共计约220万千瓦。知情人士称,魏桥镇所在的邹平县,魏桥集团发的电要占多数。而在整个山东,类似魏桥集团这样的民间电厂装机容量已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

解析:魏桥创业财富500强如何养成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简称“魏桥创业”)是全球最大的纺织集团,2003年9月24日,魏桥创业的核心子公司魏桥纺织以H股方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尽管此后掌门人张士平及其家族的持股比例达32.4%,但以2011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魏桥纺织仅给张士平家族贡献了12亿元的财富。

张士平家族财富真正暴涨发生在其控制的中国内地第五大铝业公司—中国宏桥(01378.HK)登陆港交所之后。依照2011年12月31日中国宏桥4.17 港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张士平家族新增财富169 亿元,由此晋级“2012新财富500富人榜”第五名,并一举成为山东首富。

中国宏桥上市前为张士平100%控股的私人铝业公司,但鲜为人知的是,其起源于2006年对魏桥创业铝业资产的剥离。当时,乡镇集体企业邹平供销联合社控制着魏桥创业近90%的股份,魏桥创业董事长张士平及其家族仅仅持有魏桥创业5.86%的股权。魏桥创业何以忍痛割爱,让张士平家族独享财富盛宴,这其中是否隐藏着特殊的玄机?张士平又如何为中国宏桥这样一个传统的铝业公司打造出高毛利率的形象,以至于其上市前夕的2010年净利润达到惊人的42亿元,约是同期中孚实业、云铝股份、南山铝业、焦作万方、明泰铝业和东阳光铝净利润之和的2.5倍,而同期收入只是它们的36%。张士平又是如何绕过被民营企业家视为海外红筹上市“天堑”的“10号文”,筹得巨额资金?要解开“宏桥”谜团,还得从张士平的创业开始。

缔造纺织巨头,个人财富增值有限

张士平最初的声名,来自于其领导一家乡镇集体企业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棉纺企业—魏桥创业。

亚洲棉王逆势成长,原始积累不足8亿

据报道,现年 66岁的张士平于1964年参加工作,1981年任邹平县供销联合社全资拥有的一家小型棉花加工厂厂长,由于经营有方,到1984年企业利润就跃居全国棉麻行业第一。1989年张士平开始建立纺纱厂,1994年,他创建邹平县位桥棉纺织厂并任厂长,此时,纺织行业已进入连续6年全行业亏损的第二年。位桥棉纺织厂在1998年改组为魏桥纺织集团(2003年更名为魏桥创业集团),由此拉开了成长为全球纺织业老大的扩张历程。

由于纺织业连年亏损,国家不得不在1997年开始下狠手限产压锭,前后合计的压锭数量约为1000万锭。行业的寒冬对张士平而言却是难得的良机,1999年,位桥棉纺织厂兼并山东滨州一棉,将产能扩大到33万锭,一举成为山东棉纺企业的龙头。2003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2005年,实行了40年之久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寿终正寝,先是美国三次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入数量,此后,欧盟设限威胁接踵而至。面对国内外市场的不利因素,张士平继续逆势扩张其纺织帝国。到2007年度2月,魏桥创业拥有近650 万纱锭和5 万多台织机,成了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目前其旗下的魏桥纺织等多家企业共同组成一个从纺纱、织布到印染、服装、家纺的完整纺织产业链,被称为“亚洲棉王”。

从这一段创富经历看,张士平可谓中国第一代制造业富人的典型—他们往往胆略过人,通过洞察改革开放后出口行业成长的机遇,做大企业成为行业冠军。但和他的同代人一样,由于企业是集体性质,张士平家族并没有实现太多的个人财富。

公开资料显示,邹平供销联合社在2010年3月前一直是魏桥创业的绝对控股股东,邹平供销联合社是集体性质,因此,尽管张士平在魏桥创业中声望无人能及,在2007年11月邹平供销联合社改制前,张士平家族在魏桥创业中的直接持股比例仅为5.86%,按2006年12月31日魏桥创业集团净资产125亿元计算,其此时直接拥有魏桥创业的财富也不到8亿元。

 MBO之后仍然遗憾

就在魏桥纺织上市的2003年,MBO成了中国企业家青睐的热词。其中,荣智健通过曲线MBO成为中信泰富第二大股东,以61.1亿元财富坐上当年“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宝座。此后,他的成功路径被广泛复制。借由邹平供销联合社改制的机会,张士平家族也逐步获得了魏桥创业的控股权。

2007年11月,邹平供销联合社进行改制,张士平家族在魏桥创业中的持股比例上升到了36.04%,成为仅次于邹平供销联合社的第二大股东(图2)。到了2010年3月,邹平供销合作社改组成邹平供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邹平投资”),张士平家族控股比例进一步提高,其直接和间接的持股比例高达48.79%,一举成为魏桥创业的控股股东(张士平直接持有邹平投资20%股份,代魏桥创业其他高管持有5%的股份)。

由于纺织为成熟产业,成长性有限且竞争激烈,规模庞大的魏桥纺织不仅难以再持续快速成长,业绩还面临下滑,目前其市净率仅为0.21便是很好的佐证。在魏桥纺织中,张士平家族的持股比例则为32.4%,以魏桥纺织2011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这部分股权价值12亿元。显然,要实现财富的与时俱进,张士平必须放眼其他方向。好在魏桥创业早已于纺织之外发力另一产业—铝业,这为他的二次创富提供了运作平台。

剥离铝业资产上市,财富增长十倍

张士平财富倍增,得益于中国宏桥的上市。虽然中国宏桥上市前为张士平100%控股的铝业公司,但鲜为人知的是,其来自于2006年对魏桥创业铝业资产的剥离。当时,邹平供销联合社控制着魏桥创业近90%的股份,张士平家族仅仅持有魏桥创业5.86%的股权,那么,魏桥创业何以忍痛割爱,让张氏家族独享财富盛宴?这要从魏桥创业布局铝业之初说起。

未批先建,构筑铝产业链

纺织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热能,为降低成本,许多企业都实行纺织、热电联产,魏桥创业也不例外。由于山东煤炭资源丰富,早在1999年,魏桥创业就兴建了自备热电厂,2002 年12 月,又合资成立了装机容量为108 万千瓦的滨州魏桥热电有限公司(2006 年5 月更名为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

有了电力保证,魏桥创业又不失时机介入了同样高耗能的铝业。根据公开资料,2004 年,魏桥创业建成合计15.6 万吨的电解铝生产线,到2006年,形成25万吨铝锭的生产能力。2005 年10 月,公司为充分利用其热电厂生产废料—废煤灰及剩余的热力资源,开始向电解铝的上游延伸,新上氧化铝生产线。2006年魏桥氧化铝设计年产能为200 万吨,2007 年设计年产能达到400万吨,当时居于中国铝业集团和山东茌平信发集团之后,位列全国第三。

张士平将二次创富的方向确定为铝产业链,正应合了中国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电解铝的强劲需求,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此前后,许多民企都纷纷进入铝业,试图分享电解铝及氧化铝的丰厚利润,其中代表是刘永行,他2003年投资百亿建成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电解铝,接着投资数十亿元于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公司,生产氧化铝。

值得一提的是,魏桥的氧化铝项目开建时并未取得环保部的批文,直到2008年2月2日和2009年9月1日,其才取得环保部的完成检验批文。在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作《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曾对魏桥铝电的氧化铝生产线“未批先建”点名批评。

经过几年不断在铝产业链的延伸,魏桥创业集团在2006年就形成了纺织与铝电齐头并进、互补互利的产业格局(表1),其纺织产业链中有香港上市公司魏桥纺织、山东位桥染织(后改名为山东宏桥),铝业产业链中有魏桥铝电和魏桥铝业科技(图3)。2004-2006年,随着国内纺织行业景气度的上升,其纺织和铝电业双双实现了快速增长,2006年收入分别达到367亿元和137亿元,相比2004年分别增长150%和94%。

就在这个时候,张士平完成了对魏桥铝电及位桥染织的收购,形成了新的、独自控股的铝业上市平台,并陆续收购魏桥创业的铝业资产,快马加鞭自建铝业设备。同时,张士平开始谋求铝业资产的上市,中国宏桥招股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密集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精心设计红筹上市结构

2006年9月8日生效的“10号文”,将许多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之路几乎隔断,但中国宏桥“兵贵神速”,在2006年6月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签订了一系列密集的股权转让协议,依次对香港保恒俐(简称“保恒俐”)、山东宏桥和山东魏桥铝电进行股权变更和重组,迅速绕过“天堑”,完成了红筹上市结构的搭建,为其日后的境内资产收购扫清了法规障碍。

中国宏桥海外上市五步曲:

第一步:张士平控股香港公司保恒俐。要搭建红筹结构,首先就要控制一家海外公司,香港保恒俐是张士平选中的目标公司。保恒俐1996年就出现在魏桥创业的合作名单中,其于同年从另一个外资股东中大汇文手中接过了魏桥集团控股子公司山东宏桥40%的股份,可以说张士平与保恒俐合作已久。保恒俐股东是香港公民张乃梓和吴子良,中国宏桥招股书声称,此二人是独立第三方,但同时也是张士平的好友。2006年6月2日,张士平与张乃梓和吴子良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张士平由此控股香港保恒俐(图4)。

第二步:香港保恒俐控股山东宏桥。山东宏桥在重组前,魏桥创业和保恒俐各占60%和40%股份,2006年6月5日,魏桥创业订立一项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山东宏桥58%股权给保恒俐,完成转让后,山东宏桥股权由保恒俐持有98%,另外2%由魏桥创业持有(图5)。

第三步:收购境内实体企业魏桥铝电。魏桥铝电(简称“铝电”)是魏桥创业的铝业旗舰公司,其主体业务是氧化铝和电力,2006年魏桥创业对铝电进行了连续的注资,最终铝电的注册资金由2亿元增加为50亿元,后经一系列的股权运作,2006年6月9日,铝电所有股权作价50亿元被转让给了山东宏桥。

第四步:境外重组后无障碍收购国内资产。张士平为完成红筹上市,于2010年2月完成了境外重组,设立了多层次开曼及离岸公司(图7),并在2010年3月9日,由宏桥香港公司向香港保恒俐及魏桥创业收购98%和2%的股权。由于山东宏桥及铝电是外商投资企业,因此,宏桥香港向保恒俐及魏桥创业收购山东宏桥股份是属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不属于“10号文”所限制的“国外投资者接管国内企业”,因此并不需要商务部和中国证监会批准,国内资产顺利完成出境。

第五步:小额过桥资金助红筹上市完美收官。2010年3月9日,宏桥香港以32.6亿元的代价收购山东宏桥100%股权,如果全额由境外机构提供过桥贷款,那么困难程度和成本都可能很高,而实际上,宏桥香港仅仅就支付魏桥创业2%的山东宏桥股权借助了过桥贷款,而剩下的98%的收购款并无需实际资金流出。

宏桥香港应支付给保恒俐31.9亿元改为由张士平应收香港宏桥31.9亿元(图8),而宏桥香港为了支付此笔巨额应付款,先由宏桥香港按31.9亿元的代价层层向上配发股票,这样宏桥投资31.9亿元的应付配发股票款由此层层向上传递,最后变成了宏桥控股应支付中国宏桥的股票配发代价,接着,张士平同意宏桥控股认购中国宏桥股票,配发代价31.9亿元和应收宏桥香港31.9亿元相互抵消,这样,最终宏桥香港收购山东宏桥98%股权的31.9亿元债务得以解除。

背后的蹊跷

尽管中国宏桥顺利完成红筹结构搭建,却留下了诸多蹊跷。虽然中国宏桥声称这些密集股权转让协议符合中国法律及规例,但其中诸多事项似乎很难自圆其说,这些蹊跷的后面,很可能有“不能说”的故事。

未遵守法规的保恒俐收购

为搭建红筹结构,张士平2006年6月控股香港保恒俐,但招股书显示,其当时并没有办理股权过户手续,香港保恒俐股东依然是张乃梓、吴子良,直到2010年2月23日,张士平终止了与张乃梓、吴子良的信托关系,香港保恒俐的法定权益方正式转让给了张士平。对此,招股说明书解释:在张士平控股香港保恒俐的当天,和张乃梓、吴子良签订了一份信托合同,由二人继续持有香港保恒俐的法定权益,直到2010年2月信托关系结束。中国宏桥并告称这种信托关系不抵触任何中国法律,合法及有效。

但根据75号法规,张士平应于收购和信托安排保恒俐时进行有关外汇登记注册申请,而实际上,张士平直到2010年3月才完成了外汇登记事项。招股书对此解释,主要是对中国法规理解错误。这一问题上,香港居民张乃梓、吴子良也违反了香港法例,即与张士平签订信托关系期间未缴纳印花税,最后,二人补交印花税91220港元,且同时缴纳10倍逾期罚款912200港元。在海外,信托关系常见于亲属之间,这是资本运作模式下的平常手段,但发生在独立第三方之间,并且双方都因此未遵守相关法规,就有点不寻常了。

巧妙设计的山东宏桥50亿大收购

山东宏桥收购铝电的代价是50亿元,根据魏桥创业提供的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数据,山东宏桥注册资金1380万美元,总资产3.2亿元,当年利润340万元。显然,山东宏桥的实力无法支持如此大手笔的收购,那么,它是如何完成这一“不可能的任务”的呢?招股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描述。

铝电在2006年之前的注册资金为2亿元,魏桥创业向铝电的第一次追加注资18亿元发生在2006年5月20日和5月29日,分别以氧化铝资产作价11.7亿元和现金6.3亿元缴付,铝电在2006年6月5日获得新的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为20亿元。奇怪的是,在铝电新的营业执照获颁发的当天,即2006年6月5日,魏桥创业旋即将氧化铝资产购回,并且商定将11.7亿元的代价由魏桥创业支付(后由魏桥创业与中国宏桥往来账抵消)。

山东宏桥于2006年6月9日以50亿元收购铝电,按招股说明书解释,这是参考了铝电当时的注册资本为20亿元,以及转让铝电股份后要代山东宏桥向铝电注入30亿元的注册资金。魏桥创业为何要代山东宏桥注入30亿元资金?根据招股说明书,这是因为根据当时的营运状况及未来计划,铝电需要更多的额外资金,而魏桥创业当时较山东宏桥财力雄厚,有更多可供使用的资金向铝电注资。

但是事实上,山东宏桥仅支付了2亿元,魏桥集团对铝电注资及剥离铝电而收回50亿元资金的整个过程颇具意味。为了偿付山东宏桥向魏桥创业收购铝电50亿元的对价,在2006年12月,由铝电代山东宏桥向魏桥创业支付36.3亿元,另11.7亿元由魏桥创业应支付氧化铝资产的未付款抵消,而剩下的2亿元由山东宏桥于2007年度支付给了魏桥创业。

那么实际上,魏桥创业增资铝电48亿元及最后又卖出铝电这一过程,山东宏桥账面流出的现金仅2亿元,这个数字正好为铝电在注入额外注册资本48亿元前的注册资金。在魏桥创业注资以及铝电代山东宏桥支付收购款后,铝电就此事项的账面货币资金实际上没有任何变化,而铝电新增的48亿元注册资金变成了应收母公司山东宏桥48亿元。尽管招股说明书强调11.7亿元的氧化铝资产注入后旋即购回不构成虚假注资,但另外注册的36.3亿元资金如此一进一出,是否构成虚假注资值得商榷。

令人费解的合并报表

令人费解的是,魏桥创业已于2006年6月将山东宏桥和铝电的股权转让,但在此之后,山东宏桥和铝电却仍于同一时间出现在中国宏桥和魏桥创业合并报表范围内。

在魏桥创业2007年度的短期融资券的募集说明书中,并未对剥离铝电这一重要子公司的事项作出披露。同时,2010年7月,魏桥创业在为发行2010年度短期融资券而出具的2007-2009年度专项审计报告中提醒投资者:2007年度和2008年度山东宏桥和铝电纳入魏桥创业的合并报表范围,而此次的审计报表“因为各商业银行已给魏桥创业和山东宏桥分别授信,所以不再将山东宏桥和铝电控股纳入合并范围”。与此同时,中国宏桥在2007-2009年度也把山东宏桥和铝电包括在合并范围内(表2)。实际上,要么山东宏桥和铝电归属中国宏桥,要么还在魏桥创业旗下,二者只能选其一。

谜底:后补手续规避“10号文”?

同样奇怪的是,在2010年3月前,邹平供销联合社一直是魏桥创业的绝对控股股东,特别是在2006年张士平家族直接持股比例仅为5.86%的情况下,魏桥创业将形势一片大好的铝业资产剥离给了张士平,显然叫人无法理解。其中玄机何在?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上市时,中国宏桥的铝产品总设计产能为91.6万吨,其中有6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在2007年以后形成的,即中国宏桥铝业是在张士平家族直接控股魏桥创业36.04%之后才渐成大器的。依照张士平及其家族在魏桥创业中股权结构的变迁发展,此时,张士平家族在魏桥创业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收购铝业资产实现境外上市应当更具可能性。那么,魏桥创业剥离铝业资产的合约签定时间何以确定在2006年?种种迹象显示,这或许是为了规避“10号文”的限制。

如果张士平在2006年6月的诸多协议收购是为了避开“10号文”限制而后补的手续,那么,种种费解的事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因为,如果剥离铝业资产在2007年,后补的协议将此时间提前到2006年,那么,保恒俐的股权转让双方当时就没有办理相关信托手续,也就有了原保恒俐股东补交税金并交纳10倍罚款的蹊跷事件;铝电注册资金本就是50亿元,如果后补协议收购铝电,那么经过注册资金进进出出这一操作,山东宏桥即可以2亿元收购铝电,同时铝电账面上也反映了注册资金为50亿元这一事实;收购山东宏桥和铝电协议如果是后补的,令人费解的合并会计报表事件就不可避免,因为山东宏桥和铝电当时还是魏桥创业的子公司。

巨额投资借力关联方

张士平顺利完成铝业资产收购后,接下来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打造出有别于传统企业、富于竞争力的铝业企业。在他的运作下,中国宏桥快速扩张,不仅成本低于同行,利润也远远领先。

自2006年中国宏桥剥离魏桥创业15.6万吨铝产品生产设施开始,到上市前的2010年,张士平一共收购和自建了91.6万吨铝产能设施(表3),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宏桥总资产达133亿元,而其在上市前没有引进任何其他股权投资,那么,张士平扩张铝业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难道他先前从魏桥创业分得了巨额利润?

这几乎不太可能,魏桥创业一直致力于纺织和铝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链延伸,而它们无一不是资金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魏桥创业资金一向吃紧。从公开资料看,其2002-2006年度债务余额逐年递增(表4),资金压力从其支付股利/利润/利息的现金也可以看出,同期魏桥创业这一支出大部分用于支付利息,而张士平家族直接持有的魏桥创业股权比例又非常少,因此,能直接从魏桥创业分得的利润相比庞大的铝业投资无异于杯水车薪。此外,从香港上市企业魏桥纺织套现也不可能,张士平家族当时共直接持有2290万股(约占1.92%的权益)的魏桥纺织股票,持股比例没有发生变动,并且这还是不能在香港二级市场上流通的H股。

那么,山东宏桥巨额资金从哪里来?查阅中国宏桥的现金流量表(表5),在2007年到2010年,除了部分银行贷款外,中国宏桥的融资业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关联方的支持,魏桥创业应该是最大的关联方。正是依靠这种关联方倾力协助,中国宏桥的自建才如此顺利和快速。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07-2010年(2010年为截至9月30日数据),中国宏桥的平均设计能力为30万吨、60万吨、74万吨和91.6万吨,而同期使用率却高达103.1%、102.6%、98.3%和110.3%,这都为日后中国宏桥的成功IPO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慷慨”高新铝电成就宏桥超高毛利率

作为一家传统的铝业公司,中国宏桥却拥有迥异于同行的高毛利率。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09年,中国宏桥铝产品每吨的平均成本仅为10627元,而据专业市场研究公司安泰科的数据,当年的行业平均水平为11375元;2010年前三季,其铝产品的平均成本更是“匪夷所思”地下降至每吨8256元。

从利润看,2010年,中国宏桥利润达到惊人的42亿元,约是同期国内上市企业中孚实业、云铝股份、南山铝业、焦作万方、明泰铝业和东阳光铝净利润之和的2.5倍,而同期收入只有它们的36%(表6 ),2011年度,中国宏桥这一领先优势不但继续保持,并有扩大的趋势。

那么,中国宏桥的低成本战略是如何形成的,张士平又如何打造出了“宏桥奇迹”呢?铝合金最大的成本是电力、氧化铝及碳阳极块,其中,电力和氧化铝的成本总和大概占76.3%(图9),低成本的铝合金须得此二者成本之优势,而为中国宏桥在这两方面带来低成本优势的“白武士”,则是一家独立第三方公司—高新铝电。

电力供应涉嫌输送利益

电力是铝合金产品生产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拥有自己的电厂可以更有效发挥成本优势,虽然中国宏桥逐年加大装机容量,但也无法满足全部生产需要,截至2010年9月30日,内部供应电力占其总耗电的57.4%。其外购电力最开始由魏桥创业提供,但自2008年开始也向独立第三方高新铝电采购电力。从2010年1月开始,高新铝电成为中国宏桥唯一的氧化铝和外部电力供应商,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宏桥最大的供应商。

但高新铝电铝电供应电力事件曾一度让香港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据公开报道,2011年1月26日,在上市发布会上,中国宏桥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张波表示,未来有信心维持近40%的毛利率水平,因获高新铝电长期提供低于市价的电力供应,加上内地氧化铝持续供应过剩,中国宏桥生产成本已属全行业最低水平。香港媒体因此质疑,这是否涉及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1月28日,中国宏桥随即发布公告对此予以澄清,说是媒体错误引述张波讲话,称公司并无任何资料以断定生产成本是否业内最低,以及高新铝电供应电力的价格并非低于市价。

按中国宏桥披露,高新铝电从2008年开始供应给中国宏桥的基准电价为0.34元/千瓦,比同期从魏桥创业采购的价格还要便宜9分钱,自从高新铝电成为唯一外部电力供应商后,中国宏桥的电力采购均价由2009年的0.442元/千瓦大幅下降至2010年的0.291元/千瓦,此外,中国宏桥的外购电价甚至低于同时期的当地政府基准价(表7)。基准价由当地政府制定,即电力供应商能够向国有电网出售电力的平均基本价格,而国有电网实际向工厂售出的电力价格是在基准价上进一步上调,也就是说,相较其他工厂的实际电力采购价,中国宏桥的电力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对于低成本的电力,中国宏桥解释称,2010年的电价成本大幅度下降是由于先前修建的连接高新铝电的发电机电网系统成本已经在2009年度摊销完毕,而高新铝电是按价格较低的网外定价(即不使用高新铝电的电网系统)供电,并由双方协商达成。

不可否认的是,与高新铝电的密切合作对中国宏桥的低成本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及确保电力供应是中国宏桥关键成功要素及竞争优势体现”,其招股说明书如是说明。

那么,到底魏桥创业或高新铝电有没有给中国宏桥输送利益?媒体公开披露的《山东首富自办电厂供电》一文,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解读角度。文中提到,魏桥创业集团供电给自己旗下企业的价格不到0.3元/千瓦,给周围商家的价格是0.6元/千瓦,而国家电网为当地居民供电的价格超过0.6元/千瓦,工业用电价格更是达到接近1元/千瓦。由此看,中国宏桥的低成本电力在当地或不鲜见,令人反思的倒应是电力企业垄断带来的高价对企业成本的挤压。

在铝加工业中,电力成本大约占总成本42.5%,中国宏桥在电力采购上的成本优势,会为其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截至2010年9月30日,中国宏桥外购电力43亿千瓦时,随着其产能的提高,外购电力会进一步加大,如果上述媒体报道属实的话,那么,中国宏桥从高新铝电获得比魏桥创业更低的电力成本而带来的巨大竞争优势是不言而喻。

剥离氧化铝:提高毛利率的“利器”

张士平当初未批先建氧化铝生产线,可见其对此项业务的重视程度。但最终氧化铝不但没有进入中国宏桥上市平台,而且,魏桥创业在2009年12月25日也以30.89亿元的价格将这一资产彻底剥离给了独立第三方“高新铝电”,高新铝电由此成为中国宏桥唯一的氧化铝供应商。氧化铝项目从建成到剥离不过就在短短的两年多之内,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铝电2007年1月成立,到 2010年9月30日,一共才拥有400万吨的氧化铝产能,也就是说,高新铝电此前没有氧化铝项目,自接收魏桥创业的400万吨氧化铝资产后,到招股说明书发布日也没有再扩大产能。

张士平为何要彻底剥离这一铝合金上游业务呢?从魏桥创业剥离氧化铝的时间来看,如此重要的战略转变应该是基于众多因素才决定的。

首先,按招股说明书披露,在2010年1-9月,中国宏桥消耗的氧化铝为143万吨,按此推算的话,其全年消耗的氧化铝应为200万吨左右;而魏桥创业的氧化铝年设计产能为400万吨,如果张士平把氧化铝业务并入中国宏桥,必须要考虑对外销售非自用的氧化铝。此外,氧化铝生产线资产规模庞大,并入这些资产无疑将导致中国宏桥的毛利率和净资产回报率核心等指标的下降,进而对其IPO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中国氧化铝市场有饱和的趋势,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氧化铝不太可能取得37.8%的毛利率。根据安泰科数据,随着国内氧化铝产能的继续提升,中国未来对进口氧化铝的进口依赖预期将下降。此外,氧化铝价格受经济周期影响而波动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扩大氧化铝无疑会使得经营风险会加大,而高负债的魏桥创业又会因经营风险会触发财务风险,对业内人士张士平来说,显然对此看得更为清晰。

实际上,魏桥创业彻底剥离氧化铝,还是中国宏桥低成本战略的重要一环:氧化铝被剥离后,高新铝电成为中国宏桥氧化铝和外部电力的唯一供应商,中国宏桥从高新铝电的采购价格得到了更大的优惠(表 8)。按中国现货氧化铝平均市价计算,在剥离前,中国宏桥2007-2009年从魏桥创业购买氧化铝的价格分别是市价的76%、86%和86%,而剥离后,中国宏桥从高新铝电购买氧化铝的价格仅为市价的68%。

中国宏桥与高新铝电之间尽管合作密切,但高新铝电却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被划分为非关联交易。毫无疑问,魏桥创业剥离氧化铝更有利于树立中国宏桥良好的市场形象,既得名又得利,可以说是张士平的一步妙棋。

对于从高新铝电获得低成本的原料,中国宏桥解释称,高新铝电的价格低是因为中国宏桥长期采购承诺,并且采购量大,自行提货也会使得高新铝电扣除相应包装及分销费用,这样价格也会降低,此外,中国宏桥在高新铝电维持有4亿元的资金,为对方补充流动资金。但是这些解释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中国宏桥自行提货,虽然高新铝电会减低售价,但中国宏桥自身的成本也相应增大;即使在高新铝电中维持4亿元的资金成本,如按中国宏桥2011年高达31%的净资产回报率计算的话,这部分资金成本不过1.2亿元,与中国宏桥数百万吨氧化铝的采购量而带来的额外利润相比相去甚远。中国宏桥的氧化铝采购单价与市场价格有一定差距,因这种价格优势而获得的额外利润占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和截至2010年9月总利润的27.3%、81.8%、52.9%和26.3%。

在电力、氧化铝两大关键环节提供有竞争力低价的高新铝电,究竟是什么来头?按照魏桥创业的说法,“高新铝电为一家当地政府优先扶持的热电能源企业,以整合优化当地企业自备热电资源为主要目标”。高新铝电全名滨州高新铝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由邹平经济开发区机关工会委员会(简称工会委员会)持有74.6%的高新铝电股权,工会委员会的管理成员为邹平经济开发区的主要官员。尽管中国宏桥声称高新铝电为独立第三方,但其和中国宏桥、魏桥创业的微妙关系一直是悬在外界的疑问。近日,公开资料显示,高新铝电信托计划项目成功发行前两期,共为企业募集资金6亿元,该信托计划项目总规模40亿元,由魏桥创业提供担保,如果这一切属实,这就更加印证了投资者的顾虑。

不过无论如何,赶在2009年最后几天彻底剥离氧化铝正体现了张士平的精明之处,否则到2010年度,氧化铝交易就成了关联方交易,中国宏桥在2010年利润暴增6.2倍就会不折不扣地戴上关联方输送利益的帽子。

依赖单一供应商与大客户,低成本模式蕴含风险

高新铝电成为中国宏桥唯一的氧化铝及外部电力供应商后,截至2010年9月30日,中国宏桥自高新铝电的采购成本占其额采购总额56.7%,按招股说明书披露,这一局面短期内并不会改变。如果高新铝电的经营及财务风险出现任何重大不利影响时,都会对中国宏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甚至使其业务中断。

如同采购集中于同一区域的单一公司,其销售也同样如此。中国宏桥的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其2007、2008、2009年及截至2010年9月30日总销售收入的43.9%、24.1%、20.0%及41.5%,前五大客户分别贡献其同期收入的63.1%、66.1%、58%、74.1%,而根据最近的2011年报,其最大的前二名客户占其总收入的49.4%。这就意味着,如果最大几个客户出现经营及财务风险时,将会对中国宏桥造成较大冲击。

此外,占其主要销售收入的液体铝合金的全部客户都位于邹平县境内,直接销售液态铝合金可以降低买卖双方的生产成本,是一个双赢的业务模式。对卖方来说,可以省去将液体铝合金铸造成铝锭的过程,缩短了生产周期,也节约了铸造成本以及仓储成本;而对买家来说,直接购入液体铝合金不仅在价格上比铝锭便宜,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还省去了将铝锭重新融化成液态的过程,既节省电费的支出,而且也大大缩短了生产流,但是,液体铝合金必须存储于750℃-900℃的特制储存器中,而后用铝罐车保持液态运输给客户,由于液体铝的诸多限制,铝水的销售半径一般在方圆数十公里内,因此,这又限制了液态铝合金的优势进一步发挥。

中国宏桥这一依赖单一供应商和单一大客户的模式,在外部环境稳定时,因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而使得利润最大化,但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其同时也很容易因受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遭遇严重风险。尽管中国宏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与当地的产业群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地利”之外,其高风险的独特业务模式却凸显“人和”。

财富升级之后,能否可持?

2010年,随着上市的临近,中国宏桥更是显示出强劲的收入和盈利增长态势(表 9 ),其当年总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了151.3亿元和41.9亿元,虽然收入只增长74.5%,但是同期净利润却暴增6.2倍。“高毛利率”是其利润暴增的原因,这为中国宏桥成功登陆港交所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时,万事俱备,只等上市的那一刻。

2011年3月24日,中国宏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盘中每股最高价达8.09港元,最终以每股7.9港元报收,按张士平家族持有50亿股计算,中国宏桥给其家族当日带来近400亿港元的惊人财富。

2012年3月28日,中国宏桥公布2011年年报,建议派发2011年每股0.32港元的股息,按张士平持有50亿股计算,其将得到16亿港元(含税)的股息,远远超过张士平家族2002 -2006年从魏桥创业得到的直接累计分红。这意味着,中国宏桥的上市,给张士平带来的不仅仅账面财富的暴增,还有真真切切的巨额真金白银流入。

回顾张士平的创富路,打造中国宏桥是其中的分水岭。虽然在两段创富过程中,他都表现出了作为企业家敢闯敢干、逆势扩张的胆略以及做行业老大的雄心,并抓住了当时热点行业的脉搏,但所获得的财富数值却有天壤之别,这正体现了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爆发与创富模式升级的力量。

在魏桥创业阶段,张士平一如其他中国第一代实业家,专注于实业经营,但由于仅依靠生产利润扩张的速度较慢,且魏桥纺织产品以出口为主,海外市场增长有限,加之受制于集体体制,其实现的个人财富相当有限。而在中国宏桥的打造中,他已实现了从实业家到资本家的华丽转身:凭借在产业领域锻造多年练就的眼光,捕捉到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原材料需求,以为纺织配套的电力为基点,介入热门的铝业;在国退民进的进程中,逐步掌握了魏桥创业的控制权,从而得以利用既有的平台与关系,左右借力,实现铝业资产的高成长、高盈利;最后,通过精心设计,绕过制度障碍实现上市。可以说,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机遇、资本市场的放大作用、体制的转变,充当了张士平的财富加速器。这一过程中,张士平不仅未如大多同代人般在产业周期起伏、宏观调控等历险中被淹没,反而顺应时代变迁再造龙头,能与之媲美的,也许只有刘永行、鲁冠球等少数人。

不过,在中国宏桥的上市中,与之相随的是不无谜团的上市架构搭建、来自关连方的慷慨支持,今后,随着中国各项监管制度的完善,非常规运作的空间将日益缩小,张士平式翻越财富分水岭的故事或渐成绝唱。而左手纺织、右手铝业的张士平,未来能否驱动旗下两大巨头保持乃至扩大领先优势,同样令人关注。

就在中国宏桥成功登陆港交所的次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电解铝行业重复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叫停拟建电解铝项目,制止扩大产能的新建项目。实际上,早些年电解铝就有过剩的趋势,但张士平逆市提前布局,使得中国宏桥在上市前夕已位居中国十大铝生产商的第五位。中国宏桥上市之后,继续扩大规模,目前已跃居国内铝产能第四位,日后其计划将铝合金产能进一步扩大到180万吨。张士平不仅自己生产电解铝再生产铝合金,还不失时机地向下游高附加值的铝箔产品延伸产业链。高端铝业加工有应用于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的高端铝型材和应用于饮料、药品等多行业的铝箔板带,据中国宏桥公开披露,预计2012年下半年,其铝箔产品的产能将达3万吨。

不过,高端铝加工产业有技术、设备等壁垒,而最关键的是资金壁垒,高端铝业往往要有巨额投资。而截至2011年度12月31日,尽管中国宏桥账面有75亿元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但银行借款也高达72亿元。其对资金的饥渴在上市后不久就表现出来了,2011年7月,其公告建议发行美元及人民币结算的优先票据,以扩产发电设备,但却在随后的9月取消了发行;最近,其又公告建议发行1.5亿美元于2017年到期的可转债。随着铝产品设计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本就供电不足的中国宏桥需要大幅度扩大发电设备,另外,高端铝加工产业也需要巨额投入。

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当年张士平打造纺织业巨头时,也是面临产业过剩的局面,而后其通过高负债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链的延伸升级,最终缔造了魏桥创业的辉煌。而张士平进入铝合金加工产业时,传统铝业实际上也出现了饱和的趋势,但他通过左右借力,打造出了高增长、高毛利的中国宏桥。如今,面对与当年有些类似的处境,他又踏上了新的铝业帝国扩张之路,或许这又将考验着其未来的创富技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