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基地能在短时间内茁壮成长与供电部门可靠的电力保障是密不可分的……”4月21日,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城北村“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葛杭晓,对前来宣传电力安全知识的海宁供电局工作人员一个劲地道谢。
盐官镇城北村是浙北有名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村。2010年6月,村里平整出的107亩土地进行流转,大学生村官徐琼芳和男友葛杭晓承包下了这片农田。在创业初期,遇到了基地不通水电的难题,海宁供电局在接到申请的当天就派人查勘了现场,并在三个工作日内为他们立杆上表,使基地通上了电,解决了两人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为方便我们水稻田的灌溉,工作人员还特意选择将电接在了河道边”,回想起两年前接电时的情景,徐琼芳一脸感激。
徐琼芳和葛杭晓在36亩多的农田上开始了创业第一步。2011年9月,迎来嘉兴一家蔬菜公司10多亩大棚种植奥运保健蔬菜——羽衣甘蓝的订单合同,预计每亩收益达万元以上。为了提高无公害蔬菜品质,为它们浇上有机肥,两人筹划着建一个养鸡场,可选好地址后,新的问题又让他俩犯上了愁:鸡棚离接电的地方太远,怎么办?得知这一情况后,海宁供电局主动与他们联系,为他们制定了新增一个落火点的供电方案,三个占地6亩多的鸡棚很快建了起来,据估算每年的肉鸡饲养量可达8万羽以上,同时也解决了蔬菜有机肥灌溉的难题。
如今,种植、养殖配套经营模式已初具规模。“接下去,我打算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带领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初尝创业甜头的徐琼芳又暗下决心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