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伦贝尔鄂温克自治旗,有一个名叫巴彦镇的地方,原来的名字叫大雁镇,是一个以煤矿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在这里,蒙族、汉族、鄂温克等各民族兄弟和睦相处、共铸繁荣。
2006年6月1日,随着国家清理转供电政策的落实,当时的大雁矿务局把当地的民用电全部移交给牙克石供电局管理,接手之初,线路老化、管理落后、线损奇高,据当时大雁矿务局的统计数据,最高时曾达到过80%。形成高线损的原因很复杂,当时的大雁矿供电属于企业自主供电,除了线路老旧、管理落后和偷窃电之外,人情电、福利电、关系电也是其中的一个决定性原因。当时某权力机关的负责人士说过这样的话:“从建局开始,我们就没交过电费。”
牙克石供电局接手大雁镇供电之后,在呼伦贝尔电业局的大力支持下,集全局之力,对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对居民商铺的计量表计全面更新轮换,从技术手段上向高线损叫板。与此同时,积极取得当地政府和矿务局的支持,并联合当地媒体进行电力法规政策集中宣传,提高当地机关、居民和商户的电力法规意识,让“电是商品,用电交费”的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使民众意识到用电交费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合理合法的事。
在此期间,发生过许多“故事”,改造电表的时候,很多居民不配合、不支持,抵触情绪很大,用惯了免费电、福利电,思想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尤其是抄表员的抄收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当时居民家的电表多数安装在居民家中,抄表员抄表的时候,客户不给开门、不让进屋的事时有发生,有的时候,客户明明知道有人来抄表,家中有人也不给你开门。抄表员一次、两次、三次的反复上门抄表、说服教育,时间久了,慢慢地,都接受了用电交费的事实。
在进行线损攻坚的同时,牙克石供电局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大雁供电区内,积极开展供电优质服务工作,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品质,向社会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督电话,积极推行承诺服务、限时服务,提供24小时供电故障急修服务、营业窗口全年营业一天不休,让当地民众充分感受到正规供电服务与以往的不同。
巴雁镇居民居住区地形狭长,南北延续近20里地,为了方便民众购电,牙克石供电局还筹资建立南北两个客服营业厅,并积极推行电子交费业务,让客户用电放心、交费方便。
从2006年至今,大雁供电所已经成立五年多,这五年的多的时间里,大雁供电所全体员工披荆斩棘、历尽艰难,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百倍艰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当地用电秩序明显改善、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优质服务品质卓越、线损指标逐年下降、供电管理规范标准,2009年被牙克石供电局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同年,还获得牙克石供电局“先进党支部”称号。2011年被呼伦贝尔市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称号。2011年全年供、售电量超额10%完成任务指标,供电量达到4800多万千瓦时,在全局名列第二。看今日的大雁供电所,如展翅高飞的大雁,晴空万里、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