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力缺口?顾名思义是供需天秤的倾斜。什么是用电需求?它无疑捆绑着赖“电”为生的整个经济。这本应是一道并无悬疑的推理:经济增速越快,用电需求增长也越快,电力缺口也就越易出现。但近日中电联公布的一组“预警”数据却颠覆了这一逻辑。在经济增速放缓势成定局的今年,电力最大缺口反而同比大增3成,可能达到4000万千瓦。缠绕多年的“电荒”正像一团愈渐扩大的迷雾笼罩在中国经济的上空。而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正是供电量的萎缩为那道本无悬疑的推理增加了关键性的变数。那么,又是谁绑架了至关重要的电力供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谁“绑架”了电力供应?

2012-03-05 14:02 来源:解放牛网 

什么是电力缺口?顾名思义是供需天秤的倾斜。什么是用电需求?它无疑捆绑着赖“电”为生的整个经济。

这本应是一道并无悬疑的推理:经济增速越快,用电需求增长也越快,电力缺口也就越易出现。但近日中电联公布的一组“预警”数据却颠覆了这一逻辑。在经济增速放缓势成定局的今年,电力最大缺口反而同比大增3成,可能达到4000万千瓦。

缠绕多年的“电荒”正像一团愈渐扩大的迷雾笼罩在中国经济的上空。而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正是供电量的萎缩为那道本无悬疑的推理增加了关键性的变数。

那么,又是谁绑架了至关重要的电力供应?

现状

火电投资缩水6年

今年用电需求增速的减少,已是业内共识。按照中电联此次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会随宏观调控效果的进一步显现而有所回落。

而据中商情报网分析师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万亿千瓦时左右,相比去年同期增速在6.5%左右,而2011年全社会用电总量同比增长了11.7%。

但与此态势矛盾的,却是电力缺口越来越大。记者注意到,供需“方程式”中,需求增速与供应增速的失衡是导致缺口进一步放大的原因。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3712亿元,比上年减少258亿元,其中水电完成940亿元,同比增加14.8%;火电投资1054亿元,同比反而减少了372亿元。

更能说明问题的一组数据是:2011年火电投资甚至仅为2005年的46.4%,同比锐减26%,火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更是下降到了28.4%。业内认为,受电力工程周期影响,投资缩减的效应一般是两年后作用于电力供应。事实上,火电投资已经连续6年同比减少。

2012年,火电新增装机容量还将进一步缩减。据中电联预计,今年火电新增装机将缩小到5000万千瓦左右。

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受节能减排政策、房地产调控、铁路建设放缓、电价上调对高耗能行业产生的抑制作用等因素综合影响,增速还将略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怪圈

越产越亏无利可图

投资的削减,背后主因则是火力发电的收不抵支。事实上,不仅减少新增装机,连已有的产能也遭到闲置。华能国际一位人士对记者坦言,这样才能避免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

记者获悉,中部已有多个省份超过50%的火电机组处于检修状态。以2010年为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当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供应能力强大;而该机构还统计发现,去年用电总量为4.19亿千瓦时,只占到发电能力的40%,高达60%产能闲置。

“我们购买的煤价是市场化地水涨船高,卖给电网公司的上网电价却受政策管控,电厂完全受高煤价的钳制。 ”记者注意到,2009年以后,秦皇岛动力煤价格涨至1000元/吨的历史高位,煤炭市场已彻底变为卖家市场,结算方式也从以前的“先运煤,发电后付款”变为了“先付款,再运煤发电。 ”由于多数电厂资金链紧张,不得不违约拖延付款,后一种付款方式相当于变相涨价。

危机

脱硝增支致“投不起”

如果说火电投资量的下滑是由“煤电顶牛”引起的连年痼疾,那么,今年火电新增装机的进一步缩减则是因为电厂被迫面对的一场新危机。

今年1月1日起,火电厂被要求执行新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业内将这份新规认定为“全球最严”的“新国标”。 《意见》指出,对电力行业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全面推行燃煤电厂脱硝;直接影响新投资的规定是,新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

而脱硝的成本不容小觑。按照业内的说法,对于一个装机容量达到几千千瓦以上的火电企业来说,至少需要投入上百亿毋庸置疑。

再来看按照中电联给出的测算:如果要达标,现役7.07亿千瓦火电机组中,约有94%、80%和90%的机组需分别进行除尘器、脱硫和脱硝改造,改造费用共约2000亿元-2500亿元。考虑“十二五”新增火电机组2.5亿千瓦,环保设施因标准提高将增加年运行费用高达900亿元-1100亿元。

每年约300亿的脱硝补贴投入显然杯水车薪。据介绍,脱硝工程的成本包括多个方面:投资成本、折旧、财务费用、运行费等。其中运行费里包含了催化剂、还原剂、水、电、人工等支出。

对策

涨价恐怕治标不治本

为了缓解当前的电力矛盾,发改委一再使用的对策便是涨价。纵观近几年每次闹“电荒”,频繁买单的总是终端消费者,仿佛涨价就是缓解“电荒”的唯一手段。

去年底,共有7个省市、地区已现局部调价,矛头直指大工业、非普工业及商业用户等非居民用电价格。而近日,似乎是意识到了单纯涨价可能令居民难堪重负,为了降低居民的用电总量,发改委又计划将居民阶梯电价的范围普及到全国。

虽然阶梯电价并不能等同于涨价,但归根结底仍是调高了少数居民的用电成本,所以仍可以被归为是使用“涨价”这一调控手段。那么,电力缺口只能拿涨价来填补吗?

据记者粗略统计,几乎每次“电荒”,地方政府先“动手术”的总是电网卖给消费终端的销售电价,而不是电厂售电给电网的上网电价。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上调电价的初衷与结果之间竟然存在显而易见的背离:调价的初衷是力挺巨额亏损的火电企业,结果却独独利好了电网一家。

耐心寻味的是,与发电企业接连爆出亏损消息迥然有别,电网去年前11个月利润总额同比暴增1828%,切走行业65%的营收“蛋糕”。在如此混乱的利益分配体系中,单纯涨价显然只是权宜之计。

更值得质疑的是,据国家电监会统计,2010年每千度的购销差价有187.55元,每度购销差价近1毛9分钱。也就是说,电网从电厂购电,转手卖出的毛收入率高达49%。如此暴利,为何还要再提销售电价?不分策略地一味喊涨,显然难以治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