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电和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壮大的中广核集团,正在把目光投向能源产业之外。万亿元市场待开发与利用核能热量来发电的核电不同,核技术应用主要利用核能的射线。事实上,核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食品杀菌、安检设备和医疗设备等。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材料改性等领域,核技术的作用无可替代。“核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度可以与信息技术相媲美。”核专家对本报记者说,“但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表示,美国核技术生产的年产值约为3500亿美元,其中80%为核技术应用产业,远超过核电产业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企业 > 正文

中广核借“核”进军非能源产业

2012-02-08 14:06 来源:21世纪网 

在核电和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壮大的中广核集团,正在把目光投向能源产业之外。

万亿元市场待开发

与利用核能热量来发电的核电不同,核技术应用主要利用核能的射线。事实上,核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食品杀菌、安检设备和医疗设备等。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材料改性等领域,核技术的作用无可替代。“核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度可以与信息技术相媲美。”核专家对本报记者说,“但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表示,美国核技术生产的年产值约为3500亿美元,其中80%为核技术应用产业,远超过核电产业所占份额。

在核发达国家,核电技术应用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通常都在2%以上。2010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元,其2%即为7960亿元。而根据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的统计,我国2010年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实现销产值在1000亿以上,仅占GDP的约0.2%。王乃彦认为,我国这一市场的年产值未来将超1万亿元。“中国核技术应用有着很大的市场和很好的发展前景。”他说。

在做出投资核技术应用产业这一决策之前,中广核集团已经对核技术应用产业进行了2年多的考察研究。

“进入核技术应用产业是中广核集团发展规划的第三步。”中广核集团人士对本报记者说,“第一步是核电产业要从大亚湾核电站基地发展为全国布局,第二步是投资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这两步我们都做到了行业领先。接下来,我们要把核技术应用产业做大。”

该人士表示,中广核技术应用公司希望尽快达到100亿的销售收入,再利用10-20年时间达到与核电部门产值基本持平。

遍寻合作伙伴

据介绍,中广核技术应用公司于去年7月注册成立,是中广核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今年将追加资本金1-2个亿。

“我们和其它企业不同,我们不做产品和服务,而是打造一个投融资平台。然后以产品和服务为线索,不断设立二级公司。”上述中广核集团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采取这种发展策略的原因在于,中广核集团在核技术应用领域缺少积累。在此之前,中广核集团主要精力投入在核电建设运营和新能源领域,其旗下的科研机构也主要围绕核电开展工作。进入核技术应用产业,中广核集团并没有技术优势。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尽快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技术企业”,中广核集团必须要走“捷径”。

中广核技术应用公司计划以推动技术转让设立新公司、与现有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合资合营、并购,国际合作等形式,争取5年设立20-30家二级公司。

“我们现在到处走访,希望能发现好的商业机会,设计好的商业模式,尽快让新公司的项目"落地"。”中广核集团人士说。

然而,在我国核技术应用市场当中,中广核集团还需要面对多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一方面是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公司和荷兰飞利浦公司这三大世界核技术应用巨头,其占据了我国核技术应用尤其是医疗设备的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则是以中核集团和清华同方为主的国内企业。中核集团以其几十年的核技术积累成为国内的龙头老大,并于去年将旗下子公司重组成立了中核同辐有限公司,谋求更大的发展。而清华同方有限公司则主要是在安保设备领域发展迅速。业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去年营收分别为30亿元和26亿元。

“我们还是处在学习的过程,需要高水平的战略合作伙伴。”上述中广核集团人士说,“把对方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我们的市场拓展能力结合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把产业做强做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