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两年多了,侯晓峰和“新婚”妻子相聚的次数不超过个位,因为他有91台SL1500风力发电机和十几个兄弟需要照顾。
侯晓峰是华锐风电公司江苏国华风电场的“总代”,总代是风电场售后服务的“头儿”,带领班长和十几个员工保证风力发电机的稳定运行,风电场在哪里,这群人的“家”就在哪里。华锐风电售后服务部的员工们之间互称兄弟,在举目无亲的异乡,他们组建了一个个大家庭。
脸膛黝黑的宁夏小伙儿侯晓峰今年30岁,为了到祖国大地闯荡一番,当年特意报考了离家几千公里外的黑龙江科技大学,没想到真正实现他闯荡愿望的却是华锐风电。大学毕业,在网上填报了华锐风电求职表后,一纸聘书把他带到了山东威海、内蒙古辉腾锡勒、江苏东台……
“面试时公司称工作比较辛苦,会到各地维护风机,当时想,年轻人苦点就苦点,多锻炼锻炼,没想到,工作条件比自己想象得还要艰苦。”侯晓峰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风机日常维护、修理工作的辛苦可以克服,最大苦楚是寂寞、想家。”
这群年轻人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正处于结交朋友、谈情说爱、照顾父母的时期,而他们却长期置身于茫茫荒野之中,隔绝于花前月下之外。

图为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

图为华锐风电国华东台风电市场售后服务总代侯晓峰(左)和员工陈凯(右)。

图为售后服务人员每天都要攀爬的风机塔筒。
幸亏侯晓峰的第一个工作地是山东的海滨城市威海,否则,就像其他兄弟一样,根本没机会找女朋友。在华锐风电供货的华能威海风电场工作期间,这个相对发达的城市给了侯晓峰认识现在妻子的机会。威海姑娘看上了宁夏小伙儿的踏实、成熟、有一技之长,两人在2009年正式结婚,然而,短暂的婚假刚刚结束,侯晓峰就被派到了江苏东台,他俩至今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到现在也没有时间怀孕生子。“不幸”的消息传来,由于风电场业主对华锐的售后服务相当满意,双方的合同即将延长三年。作为总代,侯晓峰没有几次春节是在家过的。
很少有人能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当谈到今后如何打算时,侯晓峰说得很朴素:“好好干工作,带好一帮兄弟,有机会和家人团聚更好。”
而他们的工作并不好干。侯晓峰回忆起在内蒙古辉腾锡勒的那段日子,极目远望,地平线上看不到个人影,冬天摄氏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大雪没膝,伸手冻僵五指,仍要攀爬近70米高的风机维护修理,一天下来,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如今到了江苏,夏天要忍受40摄氏度以上的酷暑,干同样的事情。
如果说威海的工作经历使总代大哥找到妻子是个幸运,侯晓峰的小弟陈凯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但来自湖南的陈凯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称自己也有女朋友了,还能在宿舍里每天聊天!
怎么可能呢,记者刚刚从那个宿舍出来,不到20平方米的屋内摆着四张床、四个桌子、四个笔记本电脑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男生宿舍的凌乱在这里充分体现。
扭捏了一会儿,陈凯终于承认,和女朋友只能在网上聊天,工作之余两人就在网上约会,光缆的另一头是云南。
“我们感情很好,认识时间不短了,赶上较长的节假日,我就坐火车去云南看她。”陈凯说。言谈之中难掩两情相悦的幸福感,可记者了解到,他所说的火车得坐40多个小时。1985年出生的陈凯这样描述未来:“努力工作,把技术学好,多挣钱,娶个好老婆。”
在华锐风电,基层员工未见得是最辛苦的,每个高层甚至更加勤奋。被誉为“工作狂”、“钢铁侠”的高级副总裁陶刚诠释了什么是“工作=生活”。
如果不出差,每天早上6点多就可以在公司内网上看到陶刚闪亮的“头像”,几乎每时每刻,陶刚都有工作要干,办公室桌子上经常摆着快餐盒,餐后没有午休,晚上快10点了才下班,周而复始,一周最多只休息一天。
毕竟,陶刚一人身兼数职,大的方面,战略、海外采购、财务都归他管,细分起来就更多了,如战略部又下分媒体、项目、专利等等。常有分身乏术之感。
陶刚忙到什么程度?有华锐员工回忆:“中秋节陶总在线给下属员工发了个‘祝大家中秋快乐’的留言,还没等大家回复,头像就从彩色变成了黑白的。”还有员工戏称陶刚乘坐的飞机甚至直接飞到办公室——经常是从国外回国刚下飞机,直接驱车到办公室接着工作。“时差怎么倒”记者问,笑答:“陶总有倒时差的药。”记者惊愕。记者看到,有时陶刚的座机、手机、短信同时响起,刚接着电话,又提示有另一个电话打进来,两个耳朵一张嘴实在是不够用。记者经常问,陶总,你不累吗?而他总是笑而不答。
陶刚的工作节奏也影响着他的下属。记得去年底华锐风电上市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有五场投资介绍会,华锐人就像赶场一样,来了个飞机、会场、酒店三日游,陶刚对下属说:“每个人只能带一个不需托运的箱子,我们耽误不起取托运行李的时间。”华锐战略部员工对记者说:“我们都是跑着出的机场。”该员工回忆公司上市的日子,有一天早上5点多接到陶刚电话说有急事,等到了办公室,看到信息部一个员工躺在地上,脚搭着椅子正在睡觉……
工作勤奋只是陶刚成功的一部分,诚恳、智慧、周到、细心、一视同仁是朋友们对陶刚的普遍印象。举几个例子,据多位华锐员工称,陶总很聪明,有时你不用说话,他就知道你的想法,而且总能给出兼顾各方的解决办法。对待下属,陶刚不唯亲、不唯近,只唯才,把工作干好就OK。对待基层员工,无论工作满不满意,陶刚都以鼓励为主,只有直接下属才会遭到痛批。而他的工作伙伴和朋友,总能接到他的祝福短信……
记者的很多朋友在描述陶刚时经常用到这样的话:“有些人,当失去了工作关系的纽带后,也许再也不会联系,而陶刚是那种你走到哪里都会当朋友一样联系的人。”
虽然工作极其辛苦,但华锐人总是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他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华锐的成功并非偶然,从下到上,无数这样勤奋工作的人铸就了其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