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上涨,火电企业严重亏损,无煤可用。煤电紧张成为常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煤炭跨区输送量大、运力严重不足、电厂缺煤停机。
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电力需求旺盛,但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煤炭资源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煤炭跨区调运量大。我国燃煤发电用煤已经占到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长期以来,煤炭输送过度依赖铁路等物理搬运,但铁路运力一直难以满足高速增长的电煤运输需求。
11月24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在成功完成新设备操作投切、串补调试、系统联网和人工接地短路试验等前四阶段启动调试任务后,顺利进入第五阶段大负荷试验阶段。特高压跨区输电的加快发展,将极大地提升电网在我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地位,电网作为能源电力输送平台、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和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网功能实现由“电力输送”向“能源电力输送”的提升和转变。
大力发展跨区输电,构建输煤输电并举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可以充分体现电网作为能源输送通道的地位和价值,发挥其高效、及时调剂余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与煤炭转运相比,电力跨区输送具有环保、高效、供应保障能力高等优势。
通过优化煤电布局,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的大型煤电基地,电煤供应能够充分保障,不会出现缺煤停机问题。同时,由于这些电厂的电煤供应没有经过多环节、远距离的运输,电煤价格低且稳定。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的大型煤电基地,可有效解决燃煤发电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缺煤停机、电煤价格不断攀升、发电亏损严重的尴尬局面。
通过输煤输电合理分工,铁路可有效减少现有运力浪费。因此,加快煤电一体化,大型煤电基地和特高压跨区电网建设,构建输煤输电并举的能源输送体系,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煤炭运输紧张问题。

图为11月21日,在西煤东运要道青银高速陕西至山西段,这里的运煤车辆拥堵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