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0年,首批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启动,今年10月25日,试点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并通过公司组织的验收。两年时间,公司积极探索农网智能化建设,在智能配电台区、农网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美观整洁的农村智能配电台区。
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坚强智能电网第二批试点工程中安排了“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项目,确定在陕西、天津和浙江三省建设试点工程。
经过近两年努力,截至今年10月25日,三个试点工程均通过公司组织的验收,试点工作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试点工程 意义深远
“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是公司2010年坚强智能电网第二批试点工程中的跨环节项目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以农村电网为对象研究农网智能化建设模式的综合试点项目。设立这个项目主要目的是立足农村供电特点和需求,通过研究解决农网智能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实施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为下一步农网大规模推进智能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在陕西蒲城电力局、天津静海供电公司、浙江鄞州供电局开展农网配电自动化、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农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等综合项目试点建设,完成以下研究内容:研究县级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根据县级电网的特点、网架结构、通信方式等约束条件,提出不同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县级配电自动化典型建设模式;研究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典型建设模式、标准化信息模型和通信服务接口等关键技术,制定配套标准规范,研发配电台区监控智能终端设备;研究农网用电信息采集、安全实时监测管理等农村智能用电关键技术,研制应用相关设备;研究农网营配调管理优化模式,建设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两年来,各试点单位建设了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两大平台作为专业应用系统统一通过省公司企业门户实现单点登录接入集成,具备配用电系统实时数据统一采集与集中监控、营配一体化分析与管理、企业业务系统集成与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功能。
科研攻关 亮点纷呈
公司高度重视农网智能化试点建设工作,项目由农电部作为牵头单位,成立了部门领导挂帅的项目领导和工作组织体系,研究确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机制,在中国电科院设立了项目办公室,各试点单位也相应建立了由省公司分管领导挂帅的项目组织机构,落实人、财、物等保障措施,省、地、县项目参与单位协调联动,全面展开项目研究和试点工程建设工作,为项目规范有序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支持试点工程配套关键技术研发,公司指定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为试点技术支持单位,同时安排了“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配套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紧密围绕坚强智能电网“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特征,深入调研分析企业、电网现状、存在的差距和发展需求,进一步细化项目具体内容。
在保质保量完成公司下达试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各单位结合业务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完成了一些与农网智能化相关的特色项目建设,获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例如:蒲城电力局基于3维GIS等可视化技术整合了95598客户服务系统、配电管理、故障抢修、视频监控、GPS车辆调度等各类资源,形成面向客户的服务资源优化调度和服务业务统一管理监督平台,有力支撑了主动服务和普遍服务;静海供电公司建设了24小时自助互动营业厅,开展了小型风光互补发电、智能家居等应用试点;鄞州供电局开展了多渠道交费方式、分布式电源接入试点建设,在农村智能用电服务和新能源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创新管理 凸显效益
试点工程建设实现了农电企业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高度融合,基于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在国内率先实现从中压配电网—配电台区—终端用户的营配业务一体化分析与管理和企业综合管理辅助决策支持,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各试点单位结合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针对本企业实际情况,对优化管理模式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积极尝试,通过试点项目建设,优化整合了县级供电企业资源,提升了集约化管理水平,为创新农网管理模式做出了积极探索。
试点工程建设与实用化应用并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试点工程应用区域范围内,通过提高配电网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停电管理、采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馈线自动故障处理,有效提高了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实现了电能的增供扩销;通过中低压配电网数据统一采集与集中监控,实现电网线损的实时统计和统一计算,对全面加强配网线损管理和防范查处窃电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撑,切实降低了电网损耗;通过试点项目建设应用,注重及时优化劳动组合,降低一线运行维护、抄表收费人员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试点工程的建成投运,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率和电能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客户主动服务水平,增强了有序用电管理能力,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构建了和谐互动的供用电环境,有效提升了政府和社会对供电企业的满意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步履加速 面向未来
2010年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选择浙江鄞州、天津静海和陕西蒲城三个试点建设单位,分别代表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农网智能化建设模式的探索。
经过试点建设,一些有代表性的建设模式初步形成,智能配电台区等项目典型建设模式较为明确,为进一步推广和扩大农网智能化建设范围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经验。但是,各类技术成果总体上距离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农网智能化全面推广应用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试点工程在各子项目建设中做出了积极尝试,收到了预期成效。应进一步开展智能化深化应用功能研究,结合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现状和农村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自愈和快速仿真等实际需求,重点做好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和配网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方案研究;加强中低压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功能和接口标准化工作研究,总结三个试点工程经验,深入调研客户业务需求,尽快形成典型功能设计规范,实现功能标准化、模块定制化,同时为更加灵活、快捷接入其他系统数据提供丰富标准的接口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智能配变终端设备的互动化功能研究,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开展台区范围内用电需求响应、客户侧分布式电源接入等互动功能深化应用研究;研究农网通信系统典型建设模式,深入总结各类通信方式在试点工程中运行效果,加强对比分析,提出适合不同条件下最佳通信解决方案建议,形成指导性技术文件。此外,需要进一步提高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效果和效率;进一步结合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与公司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优化管理模式。
试点项目中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应用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如农网智能配电台区、中低压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微功率无线和230MHz无线蜂窝通信网络等,在农网建设改造项目中应尽快推广应用,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善、提高,加快推进公司农网智能化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