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作为采购商的蔡华伟为采购品种齐全的电缆,可谓费尽周折。
“国内电缆销售除了投标外,多集中在五金市场和商贸城,电缆混迹于五金中,采购一套完备产品甚至要跑遍多个城市。”蔡华伟说。
如今,预计总投资超过10亿元,占地面积达450亩的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专业电缆城——东莞市好景电缆城将落户厚街。
蔡华伟现今正是该电缆城副总经理。据其介绍,电缆城将集电线电缆、电气设备、电缆原材料、仓储物流等电缆产业链所有环节于一体,实现产业集群效应,降低采购成本以及提高企业销售效率。
隐形冠军的渠道尴尬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国内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作为基础产业,其已占据我国电工行业1/4的产值,并成为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行业,可谓产业的隐形冠军。
东莞市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涛告诉记者,电缆行业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主要产地,江浙一带的电力电缆主要通过国企等大客户招标,依赖这些大客户完全可以解决市场渠道问题。而珠三角的电缆以外销为主,通过接单生产以及自主生产,市场渠道在外。因此,这两股势力根本就没有建立营销平台的需求。而剩余的中小电缆企业则因为不具备实力,而无法建立一体化的专业电缆市场。而它们的渠道,则主要与五金城、商贸城混合,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采购商的采购成本以及中小企业的流通成本。
不过,随着欧美市场的日益萎缩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电缆行业的这一渠道空白正需要填补。电缆产业急需一个规范、专业的市场渠道,来挖掘国内巨大的电缆市场。
电缆城的整合实验
蔡华伟说,好景电缆城正是立足于在采购商以及制造企业间建立一个整合电缆全产业链的展销一体化商贸平台。
记者在位于厚街溪头社区的好景电缆城看到,该电缆城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而已经签约入驻的企业,已在围墙外打出品牌广告。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电缆城分为核心部分的电线电缆产品、电工电气、电力设备、电缆原材料等产业链条的产品交易区。此外,产业博览中心、仓储物流、技术交流、行业人才服务等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也正在打造之中。
按照投资方好景实业的逻辑,产品交易区集中了电缆行业几乎所有需要的产品。对采购商而言,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体,都能够在此一次性采购完毕;而对制造型企业而言,其也将在此实现销售成本的控制。
“集聚的采购优势以及厚街高铁、高速路网等优势必将带来大量的采购群体,从而带动市场的集聚效应,产生磁场效应。”蔡华伟解释道,当采购商绕开层层代理商而与制造企业对接时,这又将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以及销售中难以控制的其他成本,从而为电缆企业的渠道建设提供新路。
据东莞市电线电缆协会的统计,东莞市的电线电缆及周边产业企业约有2000家,其中外资企业尤其是台资企业占半数以上;行业总产值达数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