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细则出台由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制定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日前出台,《细则》要求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向深水离岸布局,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海上风电是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近年来新兴的海上开发利用产业。为规范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能源局在2010年1月联合下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就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中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要求作出原则规定。但去年以来,海上风电项目不断增多,且大都选择在近海海域和潮间带布局风电场,单个风电场规划面积也普遍较大,这

首页 > 风电 > 风电运维 > 财经 > 正文

风电向深水离岸布局 又有8个风电板块股有望狂飙

2011-07-20 13:17 来源:中国证券网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细则出台

由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制定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日前出台,《细则》要求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向深水离岸布局,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海上风电是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近年来新兴的海上开发利用产业。为规范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能源局在2010年1月联合下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就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中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要求作出原则规定。

但去年以来,海上风电项目不断增多,且大都选择在近海海域和潮间带布局风电场,单个风电场规划面积也普遍较大,这使我国海域开发利用面临的行业用海矛盾较为突出。

为此,此次出台的《细则》以《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重点明确了海上风电规划和项目建设的具体程序和管理要求。

在海上风电场的布局方面,《细则》要求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向深水离岸布局,这将有利于减轻海上风电场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细则》明确提出,海上风电场原则上应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的海域布局。

粤电力A:燃料价格影响业绩增幅

粤电力A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2.5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11 亿元人民币和4.31 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2.08%和17.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3 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5.11%;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发电量增加导致营业收入增长,燃料价格上升影响经营业绩增幅。上半年公司发电量完成情况较理想,完成发电量155.4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8%;完成上网电量144.0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63%。但由于燃料价格上升,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导致盈利增幅明显低于营业收入增长。下半年随着西电东送电量恢复及补送,广东省外购电增多,将挤压公司在省内发电市场的份额。由于燃煤价格坚挺,煤电联动机制未及时启动,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成本压力,预计毛利率水平短期难有较大回升。

定向增发大幅增加公司装机规模,收购标的资产盈利能力强,业绩增厚明显。公司大股东粤电集团定向发行9.9亿股,购买粤电集团持有的七家发电公司股权,收购资产预估值为60.52亿元。收购完成后,已投产可控装机容量从669 万千瓦增加到911 万千瓦,同时新增在建可控装机260 万千瓦。标的资产收购PB为1.7倍,PE为9倍,低于公司目前2倍PB与21倍PE的水平,收购资产预计将分别增厚公司10、11、12年EPS为 0.06元、0.08元和0.09元。

长征电气:业绩有望爆发

定向增发获得有条件通过是对公司风电业务的认可

自 09 年下半年,有关风电相关的增发方案已有半年多没有获得通过,这主要是因为风电产能“过剩”已引起重视,在09 年10 月发改委更是将风电列在了产能过剩的“黑名单”中。虽然近四年我国风电行业保持了100%以上的高增长,但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已愈发突出。此次,公司的定向增发方案能得到通过,是相关部门对长征电气风电业务的认可,同时间接说明了长征电气的永磁直驱机型从技术上具备了较强的高端竞争力。

长征电气所生产是由 AVANTIS 设计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与目前应用最多的双馈异步式风力发电机相比,永磁直驱式无齿轮,系统简单可靠,故障率低,运营成本低,更适合海上风力发电。目前,设计机型有2.5MW(陆地)、2.3MW(潮间带)和3.75MW(海上)三种,首台2.5MW 已在09 年6 月份在北海电力局成功并网发电。

长征电气市场目标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外市场,银河风电地处广西北海市,当地有三个码头方便公司产品的水路运输。公司有多名风电专家来自德国,不仅得到了德方的技术支持,并且在海外市场开拓上也有助力。

目前长征电气已获得越南80 台机组的订单,合同总价约为 180,000 万元,此外,长征电气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广西和海外市场的风电订单。另根据长征电气公告称,2010 年长征电气拟在江苏射阳县投资 20 亿建设风电机组生产基地,并计划在2011 年底达到200 台的产能。预计长征电气2010 和2011 年分别可交付2.5MW风机36 台和140 台。

有载分接开关将保持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长征电气的另两项定向增发业务系公司传统主业。国内有载分接开关市场集中度较高,基本被 MR、ABB 等外资公司和上海华明、上征电气垄断,公司占据了约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份额。通过募投项目的建设,公司实现产能扩张与产品升级,进一步保持并增强公司在此项业务上的竞争力。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公司该项业务会保持平稳增长,并继续保持50%左右的毛利率。

环网柜技术先进,2010 年将进入高速成长期,预计将有90%以上的收入增长除了风电发电机和分接开关外,长征电气还有环网柜和断路器等业务,产品技术水平位于国内领先地位,储备的固体绝缘环网柜和固封式真空断路器技术先进,符合安全环保的要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成为公司未来的发展亮点。随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推出,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申华控股:风力发电渐入佳境

盈利预测,风险提示及投资建议。根据预测,2008-2010年,申华控股整体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3.8%、12.70%、11.2%,其中风电收入占比增长较快,申华控股08年转让绵阳华瑞及重庆经开汽博的股权,收益有望于年内确认,两者合计可为申华控股带来投资收益1.13亿元,申华控股目前拥有7800万股金杯股份股权,均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若申华控股出售此部分股权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政府对风力发电价格调控可能会对公司未来收入产生影响,风电项目建设周期可能会受到当地气候条件及银行信贷风电设备到位时间等因素影响。

漳泽电力:盈利能力平平 看点在电解铝

8月27日,漳泽电力发布2010年半年度报告。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18.2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约-1.46亿元,同比增亏101.00%。上半年实现每股收益-0.11元。

上半年亏损1.46亿元,差于此前预期漳泽电力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22.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26%,营业成本完成23.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3%。报告期内漳泽电力净利润为亏损1.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101.00%。上半年实现每股收益-0.11元,低于此前预期。

上半年山西省经济形势好转,用电需求增加,刺激了漳泽电力发电量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公司完成发电量89.33亿千瓦时,上网电量81.21亿千瓦时,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60%和15.96%。2、2009年11月份漳泽电力机组上网电价上调了0.01元/千瓦时,也增加了公司的营业收入。但是由于上半年煤炭采购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公司营业成本相比营业收入上涨幅度更大,因此营业利润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

漳泽电力曾在一季报中预测,上半年亏损在1.30亿元左右,而实际亏损额大于此前预测值。这主要是因为二季度公司汇兑损失扩大,财务费用增加幅度高于预期。

华泽铝电扭亏,汇兑损益放大业绩波动

非经常性损益是影响漳泽电力上半年业绩的重要因素。上半年,漳泽电力收到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实现营业外收入大约4,000万元左右。上半年漳泽电力财务费用支出为1.46亿元,同比增长了260.64%。这主要是受日元汇率变动形成的汇兑损益影响,上半年公司出现汇兑损失3,199.35万元,而去年同期实现汇兑收益8,139.21万元。可见,汇兑损益放大了公司业绩波动幅度。

此外,漳泽电力重要投资企业——华泽铝电(参股40%)上半年经营状况同比好转。上半年华泽铝电实现扭亏为盈,为漳泽电力贡献投资收益2,488.03万元。目前,电解铝市场价格超过了15,000元/吨,仍高于华泽铝电的盈亏平衡线。预计华泽铝电全年将为公司贡献一定的投资收益,成为公司减亏的途径之一。

燃料成本上升,毛利率环比下降明显

上半年漳泽电力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6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69%。其中,二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78%,较一季度环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漳泽电力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因为煤炭采购成本上涨。虽然公司地处产煤大省山西,但是公司合同煤比重较低,而上半年市场煤价格维持在高位,显著增加了公司的成本压力。1-6月份,公司发电综合标煤单价同比上涨74.78元/吨,明显大于合同煤30元/吨左右的上涨幅度。

鉴于日元汇率变动趋势难以判断,我们保守预测2010、2011年漳泽电力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119元和-0.093元。在“煤电联动”迟迟不能重启的情况下,漳泽电力未来发电业务的盈利能力仍不容乐观。下半年公司的主要看点仍然是电解铝业务,上半年参股子公司华泽铝厂扭亏为盈,预计下半年仍能为公司贡献一定的投资收益。维持公司“中性”投资评级。

闽东电力:风电转型稳步推进

闽东电力参股40%的霞浦大京4.2万千瓦风电场已于今年3月正式并网发电,预计控股风场将于近期获得核准并开建,2012年有望实现约10万千瓦投运,预计贡献EPS0.06元。闽东电力当前正处于既有业务向风电转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项目获取能力将加速公司转型,预计2013-2014年,闽东电力可实现陆上约30万千瓦风场投运,于此同时完成海上风电的前期工作,闽东电力转型后持续扩容空间较大。我们建议从发电权角度审视公司可获得风场的资源价值,风电作为当前可再生能源市场中最具商业化价值的发电形式,其资产价值不仅体现于盈利本身,而更多在于让传统发电企业获得发电权力及扩张权力的潜在收购价值。

风险提示:水电站来水波动;陆上风电项目推进速度差于预期;海上风电技术发展、国内试点项目及国家政策的变数;房地产业务结算利润低于预期。

华锐风电:风电猛士,破浪前行

中国风电第一猛士。我们认为用“猛”来形容华锐风电的发展速度最为贴切:这家2005年底方成立的企业,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坐上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宝座,预计2010年出货量4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近200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超过15倍。激进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带来公司财务杠杆的“猛”,近年来资产负债率保持在85%的高水平。

背靠大重集团配套能力强,拥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华锐脱身于大重集团,借助大重雄厚的机械制造实力,实现了70%以上的零部件自主或关联配套,仅有发电机、叶片等部件需要外购;这一优势在零部件短缺的2008一2009年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市场份额也在这一时段达到高峰。近年来金风、东电等主要竞争对手也在迅速整合产业链资源以弥补这一差距。

资本之手和政府扶持推动企业追求快速发展。华锐的创立离不开众多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除大重集团占20%股权外,众多风投公司和高管团队拥有华锐本次发行前80%股权;风投的进入使得华锐的发展始终围绕高速扩张和抢占市场份额的目标,同时也推动了相关政府部门对华锐的扶持。

海上风电具备先发优势。公司通过引进吸收国外1.SMW双馈风机技术,迅速实现了从样机到大批量生产的过渡,于国内率先推出3MW、SMW风机,并承揽上海东海大桥示范项目和首批海上风电百万千瓦项目的60%,领先于其他对手。我们认为华锐若能提高其风机产品可靠性以满足海上风电苛刻的环境要求,就能继续保持在这一市场的先发优势。

风险因素: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将带来质量控制风险。

盈利预测及估值:行业内最可比公司为金风科技,两者2010一2011年的业务结构、市场地位、盈利能力及增长潜力均十分接近,我们认为按照2011 年20倍PE为两者估值较为合理。我们预测华锐风电2010一2012年EPS为2.83/3.64/4.49元,合理估值区间为65一80元,发行价 90元明显偏高,建议投资者规避二级市场风险。

  

  

天顺风能:专注高端、技术工艺领先的专业风电塔架制造商

国内名列前茅的专业风电塔架制造商。天顺风能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取得全球风电巨头Vestas和GE合格风塔供应商资格认证的企业,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品牌、认证壁垒有助于公司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目前公司已通过三菱重工、Suzlon的资格认证,同时积极寻求与西门子等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国内方面,天顺风能也逐步开发了华润、华能、中海油、中广核等风电开发商。我们相信天顺风能的市场份额将大幅提高。

专注高端大容量产品,技术工艺为核心竞争力。天顺风能主营业务为1.5MW及以上风机塔架及风塔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天顺风能产品质量过硬,技术含量高,目前已拥有1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在技术工艺方面占有很明显的优势。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抢滩国内外海上大功率风塔市场。近年来,海上风塔市场发展迅猛,预计到2020年欧洲海上风电投资有望超过陆上风电投资。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已经启动,已规划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3.4GW。天顺风能有望凭借其丰富的海上风塔制造经验,分享这场声势巨大的投资盛宴。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3MW及以上海上风塔建设、2.5MW及以上风塔技改项目。天顺风能拟使用6.76亿募投资金筹建年产100套3MW及70套5MW的新太仓厂区。

金风科技:业绩超预期

金风科技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0,478.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5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7,275.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5 %,实现每股收益0.35元。

金风科技的中报业绩超出市场普遍预期(Wind分析师平均预期增幅为30%左右),这可能说明了证券市场对风电设备行业增速趋缓的担心有点过度了。

截止 2010 年6 月30 日,金风科技在手订单总量为3790.25MW,其中:750kW 机组132.75MW,1.5MW 机组3652.5MW,2.5MW 机组5MW;除此之外,金风科技中标未签订正式合同订单1502MW,以上两项合计为5292.25MW。目前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已经开始招标,公司将积极筹备、参与投标工作。

金风科技研发的新机型2.5MW永磁直驱风电机组、3.0MW混合传动风电机组已分别完成5台和1台样机的安装,其中控股子公司德国Vensys Energy AG完成1台2.5MW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在德国的安装,上述机组均已投入试运行,目前运行数据良好;预计下半年2.5MW永磁直驱机组将实现小批量生产,基于2.5MW直驱永磁机组良好的运行及检测结果,金风科技已开始进行该机型的系列化设计乃至容量升级工作。另外,金风科技将在原5MW风电机组研制项目研发成果的基础上开发6MW永磁直驱风电机组,计划在年内完成整机初步设计。

另据媒体报道,金风科技可能与9月份重启H股的发行工作,金风科技对此未予否认。在中报中,金风科技重申H股发行与上市工作由于市场原因暂缓,目前仍在积极准备中,公司将选择合适时机重新启动H股发行上市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