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供电所帮忙,农作物可能就种不上,今年秋天村民们也就没多大指望啦。”6月23日,在济源市邵原镇花园村,看到汩汩清泉流进田间,村党支部书记曹宪录说。
曹宪录告诉笔者,麦收过后,秋作物种植就成了山区农民的头等大事。因旱情严重,全村900多亩耕地多数需要深井提灌。因线路老化等原因,用电方面时常“卡壳”。供电所不仅改造了部分线路,对抗旱变压器进行了增容,还彻底排查了用电安全隐患,为较远的两个取水点接通了电源。
今年,济源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春夏连旱,降水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随着气温攀升,旱情不断加剧,给烟草、小辣椒等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玉米、大豆等秋作物的种植,以及部分群众的生活用水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服务抗旱,电力争先。为确保抗旱用电,济源供电公司把“电力负荷送田间、优质服务到一线”作为行动准则,全面检查引沁济蟒渠、布袋沟、黄背角等库区及下游供水点、蓄水池的用电安全情况,对500多眼抗旱机井、154处泵站,以及用于农田灌溉的电力设施作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线路和设备隐患,并尽可能把临时电源接到田间地头和取水点。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简化报装和用电程序,深入田间地头办理临时用电手续,为抗旱用电申请亮“绿灯”,并为条件艰苦的深山区提供临时发电机设备,千方百计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同时,组织动员100余名党员奔赴抗旱保电一线,为群众用电排忧解难,帮助孤寡病弱等特殊群体引水灌溉。成立12支青年突击队,并在基层供电所成立13个流动服务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又分为2至3个小组,活跃在田间地头,把浓浓真情化作清泉甘霖。
据了解,目前该市具备浇灌条件的农田灌溉工作已基本结束,秋作物种植及田间管理正有序推进。